为什么说投资谷歌是一场豪赌,谷歌走的是ab股模式,b股是绝对控制,2004年ipo中,佩奇和布林保留了91.5%的b类股(每股10票,佩奇和布林持有约16.7%的b类股,但投票权占比超过50%)且通过公司章程确保对董事会的绝对控制,导致外部投资者难以影响战略决策。
而且他们治理结构的“技术霸权”:董事会成员中技术背景占比达70%,缺乏市场营销和国际业务专家,未来到底怎么样,谁也说不清。
adwords的局限性:2004年adwords占据谷歌收入的98%,但广告主集中在科技和零售行业,抗风险能力弱,加上品牌广告缺失:谷歌早期拒绝品牌广告(如横幅广告)。
谷歌全球服务器总量不足50万台,远低于雅虎的100万台和微软的150万台。其自建数据中心仅在加州山景城和俄勒冈州有小规模布局,大部分依赖第三方托管。
而田毅就算即使持有大量a类股(如10%),其投票权仅相当于1%的b类股,无法直接影响董事会选举,最多拿到一个独立董事席位,变成象征性反对派,而这按照田毅脑海里系统预计需要22-28亿美金,就算把田毅卖了,在现在这短短时间内也筹不够,这就是典型的金钱无法直接兑换控制权。
而田毅能拿到建议权的唯一途径就是谷歌的硬伤:
基础设施短板:用中国大量的人才市场吸引谷歌启动“谷歌全球网络”计划,建设数据中心。
人才战略调整:推出“谷歌校园招聘计划”。
毕竟谷歌员工总数仅3000人,而微软、雅虎分别拥有5.6万和1.4万员工。为争夺顶尖人才,谷歌被迫采用“20%时间”政策(允许员工用1/5时间开发新项目),但这也导致核心业务资源分散。
再通过话题吸引环保组织、隐私倡导者支持,迫使董事会妥协,赌谷歌股价大幅度涨幅,一年内能达到几十倍倍,那么就算只有1%股权,2025年价值约百亿美元,足以影响市场情绪。
而使用方法就是认同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他俩
星月书吧【51xingyue.com】第一时间更新《我居然成了资本家》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