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小猫闯天下》转载请注明来源:星月书吧51xingyue.com
三日后,二十套桌椅送到了景家学堂,学堂正式开始授课了。学生的年纪参差不齐。小的五六岁,最大的有十一二岁了,再大的孩子,已经是家里半个劳力,虽然景先生的束修要的不高,但乡下人家一般也舍不得,让快要长成的劳力扔下手中的活计去学堂,里外里差着两份收入呢。
第一天来上学的孩子,大概是在家里被父母拎着耳朵嘱咐过了。再加上到一个从来没有来过的环境,多少有些怯生。所以一个个都规规矩矩的坐在板凳上。
一群熟识的小伙伴,以前天天在田间地头,村口树下追逐打闹。如今第一次板板正正的坐在一起,相互之间又新鲜又好笑。谁也不敢大声喧闹,只是有那调皮的,偷偷的挤眉弄眼,按捺不住心里的兴奋。
一袭长衫,玉树临风的景先生缓步走了进来,一群乡下的孩子都不由得看呆了,有那嘴快的偷偷在下面嘀咕:
“先生长得真好看。”
“就是,先生咋比女人还白呢?”
……
声音虽然小,却架不住景昭耳聪目明。他轻咳一声,目光向下一扫,果不其然,如他所料,所有孩子的桌上都干干净净。空无一物。
没办法,乡下没有几个读书的。不知道是不懂得还是是舍不得银子,于是装作不懂得置办笔墨纸砚。他这学堂一开张就能收到这十几个学生,无非是因为他收的束修便宜。这比镇上便宜一多半儿的束修,十几个孩子,还有一多半儿是扛着粮食和自家打来的猎物来抵的。看那几个流着鼻涕的四五岁的孩子,估计把他这里当做看孩子的所在,腾出家里的人手,好去做活计了。
不过这难不倒走南闯北的景先生,他早有准备。冲旁边充作书童的儿子景昊使了个眼色,景昊就飞快的搬来了一摞薄薄的石板,又端来了一摞子木碗。
窗外,芸娘领着默不作声的水瑶在偷窥新鲜出炉的景先生。
水瑶的眼睛瞪得大大的,上学堂拿碗做什么?难道这里的学堂和家里的不一样?
景先生食指清扣了一下桌子,开口道:“既然你们没有准备笔墨纸砚,咱们今天就因陋就简,每人一方石板,一枚木碗,碗中至清水,以指蘸水为墨,以板为纸学习书写。现在都上前来,各自领取自己的器具。取水后再回到座位上。”
一屋子的土娃子听的晕头胀脑,半晌坐在前面一个瘦小的孩子怯生生的问:“先生,你说啥?”
(村娃听不懂,可水瑶听懂了,以指为笔,以水为墨?为什么,为什么不用真正的笔墨呢?用手指怎么能练出好字呢,以前,夫子曾说过……
在很久之后,水瑶才体会到,“何不食肉糜”说的就是她的现在。)
觉得自己说的很清楚的景先生无语。
一旁扮了一早晨合格书童的景昊,终于憋不住“噗嗤”一声笑出声来。
景先生侧过脸来瞪了他一眼,正准备指使景昊去把东西给孩子们分发下去。最后一排站起来,一个又高又壮的孩子,他快速走的前排。一巴掌打在那个刚才说话的孩子的后脑勺上,说道:“先生让咱们上来领石板和碗。”
说完,上前拿起一个石板和一个木板,在旁边的木桶里舀了一碗水。又说道:“像我这样一人拿一份儿回去,用你的手指头沾着水在石板上学写字儿。”
孩子都明白了,呼啦啦的涌上来,拿石板的拿石板,舀水的舀水,一阵的兵荒马乱。地上湿了一片,半晌,总算都回去坐好了。
景先生满意的看了看他的学生们。说:“今日你们初入学,我们不讲经史子集,每个人先把自己的名字报上来,先生给你们入册。然后今日每人学会自己姓名的书写。”
……
片刻后,执笔要给学生们建名册的景先生再一次无语了。
王二毛,张大力,李四小,田守财……这些好歹还算是个名字。狗蛋儿,猫蛋儿,孬蛋儿是啥名字?自诩开朗豁达的景先生也不由暗自腹诽:这些人的爹娘咋想的?这么
开心鹦鹉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星月书吧51xingyu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