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星月书吧】地址:51xingyue.com
看着光幕中的变压器,配电箱,李世民整个人都懵了
”这都是些什么玩意儿?“
“没了这些东西,百姓们就用不上电吗?”
李世民寻思道:“这理论倒是简单,无非像像把黄河水先引到高处,再一级级放下来转动水碓!”
“但这般精密的'电压闸',其构如何,却是不得而知,恐怕还需要极精密的铜线缠绕工艺....."
“这对我大唐来说,怕是一件比发电还难的事情。”
听到这话,长孙皇后安慰道。
“二郎,后世距我大唐千年之久,千年的智慧积累,岂是一朝一夕能追赶的?”
李世民闻言,神色渐渐缓和:"观音婢说得是,朕是太心急了,不过......”
李世民正色道:“既然朕知道了这发电的原理,自然也不能放弃不管,即便我大唐做不出来,但也能为后世赢得不少时间,能让后世科技领先于他国,日后便也不会像光幕所播放的那样,受到那些外族的践踏!”
李世民说到此处,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他猛地一挥袖袍:"传旨!即日起设立'格物院',专研电力之道。凡有所得,皆著书立说,藏之名山,传之后世!"
房玄龄立即进言:"陛下圣明。臣建议在终南山修建'格物藏书阁',以青石为墙,铜汁灌缝,确保这些典籍能流传千年。"
程咬金拍着胸脯道:"老臣愿率玄甲军驻守终南山,保这些典籍万无一失!"
魏征郑重拜道:"陛下此心,上合天道,下顺民心。臣请命编纂《电力溯源》,将今日所见所闻尽数记录。"
长孙皇后柔声道:"臣妾愿捐出私库金银,资助格物研究。"
李世民环视群臣,豪情满怀:"好!今日朕与诸卿立此'格物之誓',纵使我辈不能亲见电灯满城之日,也要为后世子孙铺就这条通天之路!"
......
与此同时,光幕又换了内容
【交通工具的变迁。】
看到这个标题,各朝众人都很感兴趣。
古人的出行方式受限于科技水平和地理环境,主要依赖人力、畜力、风力和水力。
大多数的百姓自然还是走路。
好一点的家庭可能会有骡马牛车这类运送货物的工具,而达官贵人们则乘坐轿辇、马车。
在水路发达的地区,舟船成为重要的交通工具。
明朝,朱元璋好奇道。
“除了牲畜,轿子,轮车,还会有什么交通工具?”
朱标道:“父皇,后世的飞机应该也算吧?”
“嗯?”
朱元璋皱眉:“那不是武器吗?也能算交通工具?诶,对了标儿。”
朱元璋突然问道:“我记得咱大明是不是有人曾经研究过飞天。”
“没错。”
朱标点头道:“陶家书院的山长陶成道,一首都在做飞天的实验。”
“陶成道.....”
朱元璋想着这个名字,少顷点头道:“朕记得他,当年驱逐蒙元,他还给咱进献过火器,怎么样,他飞天成功了?”
朱标摇了摇头:“目前还没有。”
朱元璋寻思道:“既然后世能有这飞天之物,想必确实有其可行之性,这样吧,你派人去把他找过来,朕要跟他好好探讨一下这飞天之事。”
“儿臣遵旨。”
话音刚落,就看光幕中出现甲骨文的“车”字、战国青铜马车模型、敦煌壁画中的骆驼商队。
【早在商周时期,木制马车己是贵族出行的象征;秦汉驰道上,骏马拉着轺车疾驰,成就了‘车同轨’的大一统;而沙漠中缓缓前行的骆驼队,则托起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
嬴政凝视着光幕中青铜马车的影像,眼中闪过一丝追忆:"当年朕统一六国时,就是乘着这样的战车踏遍天下。”
他缓缓起身,手指轻抚腰间太阿剑的剑柄:"李斯,你可还记得当年朕命你制定'车同轨'之制时,那些六国遗老是如何反对的?"
李斯连忙躬身:"陛下圣明。如今驰道通达西方,六国旧地商贸往来,再无隔阂。"
嬴政目光灼灼地盯着光幕中疾驰的马车:"这'车同轨'之制,不仅让大秦的战车可以快速抵达任何角落......"
他突然转身,玄色龙袍在风中猎猎作响:"更是让天下万民,都走在同一条道路上!"
......
汉武帝则盯着敦煌壁画中的骆驼商队出神,对卫青感叹道:"难怪张骞说西域有汗血宝马,这些骆驼能穿越茫茫大漠,想必也能带来更多奇珍异宝。"
汉武帝目光灼灼地凝视着光幕中的驼队,手指不自觉地摩挲着腰间玉佩:"仲卿啊,你看这些骆驼,背负千斤仍能在大漠中跋涉月余..."
卫青会意,拱手道:"陛下圣明。张骞曾言,西域诸国多产奇珍,若得此驼队相助......"
"不止如此!"刘彻突然转身,玄色龙袍在殿中划出一道凌厉的弧线:"朕要的是让大汉的丝绸、漆器,随着这些驼铃声响彻西域!传旨——"
他大步走向殿中悬挂的西域地图:"着令少府监即刻仿制这种驼鞍,组建官营商队。再命太仆寺精选陇西良马,与西域各国互通有无!"
主父偃忍不住插话:"陛下,若是遇上匈奴人劫道......"
刘彻眼中寒光一闪,冷笑道:"那就让骠骑将军教教他们,什么叫做'寇可往,我亦可往'!"
......
就在这时,光幕给出京杭大运河动态地图。
【水网纵横的江南,舟楫才是主角。隋唐大运河上,千帆竞发,漕运支撑起帝国的经济命脉。】
看到京杭大运河的地图,李世民不由的感叹道:“隋炀帝虽有过,但此河之功,确实泽被后世啊。"
房玄龄在一旁轻声道:"陛下圣明。这条运河连接南北,使我大唐漕运畅通无阻,实乃利在千秋之举。"
杜如晦补充道:"去年江南漕粮经此河运抵长安,比往年陆路节省了三成损耗。"
李世民望着光幕中繁忙的运河景象,若有所思:"传朕旨意,着工部再加修整运河堤岸,增设水闸。另外......"
他目光炯炯地转向群臣:"命将作监研制新式漕船,务必要比前朝运力提升五成!"
......
《开局仙剑,古人傻眼了》转载请注明来源:星月书吧51xingyue.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