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上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星月书吧51xingyu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毕竟最便宜的珠花也能抵得上三朵娟花了。
娘两个商量了,就先掐些绢花卖了试试再说。
林氏仔细想了想,“布庄有时候会贱卖些受潮发霉或印上了水渍的布匹,咱庄户人家赶上的时候就买回去做衣服啥的。再有就是裁缝铺子那里也有不少下脚料的布条条,平常也有人去试试看,运气好的时候还能碰到快大的做双鞋面子。。。。。。”
韵秋稍稍犹豫了一下就说,“娘,那咱就去裁缝铺看看。布庄贱卖的那种布尺寸大不说,颜色也单一,倒不如裁缝铺子的花色多。”
“好,那咱买了鸡鸭苗就去乔家的裁缝铺子看看。现在的乔裁缝按辈分你得叫声表叔,他娘可是我出了五服的同村姑姑。”虽然话是这样说,可林氏心里确是惴惴的,都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了。可也总比一点亲戚关系都没有强些吧?
菜市的人很多,还有卖鸡蛋、鸭蛋和活鱼的。娘仨好不容易挤到了菜市的北头,那里果然有卖活禽的。
不过这些都是论斤卖肉吃的鸡鸭,是卖给酒楼或有钱的人家的。庄户人家一般只有在遇到红白喜事做桌,偏偏自家能宰的鸡鸭不够数的时候才会来买。
她们又往前走了几步,才看到卖鸡苗鸭苗的,还有个摊铺是卖兔崽的。
林氏找了个熟悉的摊贩,先挑出了二十几只个大强壮的小鸡苗,又拿起来看了半天鸡冠,说是为了看看公母,最后才决定只要十五只。
挑鸭苗的时候更是精挑细选的才定下了八只,一只鸭苗可比鸡苗贵了好几文钱。
最后,林氏还价,摊贩留了人情收了二百一十五文。
林氏把鸡鸭苗全放进全哥儿背上的草篓子里,是平时割猪草用的。
二十多只鸡鸭苗都挤在里面,韵秋有些担心,“娘,不会挤死了吧?”
林氏还没开口,摊贩先笑了起来,说道,“闺女,它们都在篓底挤着,又没有说是上面的踩着下面的,不碍事的?”
韵秋有些脸红,林氏笑着说,“可不就是这个理!”
要走的时候,韵秋拉住了林氏的手臂,“娘,咱买几只兔崽吧?”
林氏看了眼摊上的兔崽,笑着说她,“傻丫头,那可是菜兔子,只能吃肉不能剪毛也不能下蛋的。肉吃起来也都尽是骨头渣,没有油水,哪里有猪肉香!你看,村子里哪有人家养,跟鸡鸭比起来太不划算了。”
韵秋低声劝她,“可冬天的时候可以做成风干的腊兔肉,城里人都稀罕,一只最少都一两银子呢!”
“真有这么贵啊?可咱不会做啊?”林氏吓了一跳,好行情的时候一头猪养一年也才二两多银子。就这都是大进项了,这还不算喂猪的粮食钱。
韵秋附耳过去,“娘,我偷看厨娘做过好多回,自然知道该怎么做!”
虽说商贾人家名分地位低,但能挣钱自然也就舍得花钱,日子过的可比种田的讲究到天上去了。
赵府光厨娘就有十几个,伺候主子们的几个厨娘更是各有各的拿手私房菜。这道腊兔肉也是一位厨娘立身的本事。
有尊贵的客人吃了哪道菜赞不绝口,赵太太就会让人抄了做菜的方子送人情。这道腊味兔肉可算的上是赵府冬天里的一道有名的待客菜了。
韵秋偷看的多了,做法也知道了个□不离十。她确实不敢担保做出那位厨娘的手艺,但也绝对不会难吃到哪里去。
在韵秋的再三保证与缠磨下,林氏也豁了出去,把五只兔崽全给买下了。
卖兔崽的老汉高兴地不得了,他都连着来三集了才算碰到个识货的,一边把草笼子里的兔子递给林氏,一边絮叨起来“她婶子,要不是儿子非要接我跟他去外地享福我还舍不得卖呢!喂好了三个月就能长成,城里的酒楼可稀罕了。。。。。。”
经老汉这么一说,林氏像吃了颗定心丸一样,哪还有刚才的不情不愿。
全哥儿也兴奋,保证道,“那我好好割草,好让他们快快长大!”
眼看都晌午了,林氏说“咱先找个背人的角落歇歇,吃了东西再去裁缝铺子。娘给你俩一人买俩李记的肉包子,好不好?”
全哥儿眼睛亮了,口水也要流出来了,“娘,太好了!”李记的鲜肉包子,可是他吃过的最最香的东西。还是赶年集的时候,娘才舍得给他买了一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