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个瞪眼,刘氏像是心里有话又不好当着他人的面说,萧景天略有所悟地扶着人回房。
刘氏往后看看,见走远了,拍了萧景天脑袋一记,“你这个呆头呆脑的呆头鹅!这么高的屋顶别人还想着法子躲着避开,你却争着要上去,脑子被狗吃了!”
萧玉珠站在一旁脸色淡淡地看着两人的背影。
这边,萧景土和萧景文已经上到屋顶上了,范氏在下面仰上了脖子,嘱咐他们担心些,宁可慢点也不要急,这瓦咱慢慢拆,把脚落踏实了再拆。
萧景土嘿嘿笑道,“没啥事,你啊就是瞎操心的,有这闲工夫还不如去煮碗绿豆汤,给大伙解解渴。”
大伯家的在下头接瓦,把拆下来的瓦放到地上。
范氏心里还是不放心,多嘱咐了两句。丁香见范氏心神不宁的,扶着在一旁歇着,这煮绿豆汤的事她去。
萧玉珠看了看屋顶,离地三四米高,仰着头看这屋顶上的人儿,心里还真有些担心,这是老房子,梁上的木头八成都朽了,不比盖新房,要是不小心掉下来哪是要伤筋动骨的。刘氏刚才演的那一出,原来是不让萧景天上屋顶干这么危险的活。
真是个有心机的!
有刚搭好的木架子,人可以站在木架子上拆,远的就直接用竹竿把瓦撩了,从西厢房北间开始拆起,北间是萧景文住着,房里的东西早已经搬出来了,这样子拆的话旧瓦是全部废了,不过人可以落个心安。
“爹,小叔,别上屋顶,屋顶不结实,就直接站在木架子上拆,近的用手拆,远的就用竹竿撩了,反正是旧瓦也没啥用处。”
“对,二丫头说的对,这瓦啊不值几个钱,这旧瓦也不会再用,拆下来也就废了,就直接撩了。”范氏心里稍稍好过了点,连忙起身去找竹竿。
第九十四章盖了新房
-
-
-
老宅全换上了新瓦,一溜簇新的黛瓦鱼鳞般排列着,在秋天的太阳光下闪闪发亮,给古老的老宅增添了一丝新迹象。萧玉珠家的厢房和猪圈牛圈也盖好了,盖的是青砖大瓦,自家打的砖烧的瓦,请了村里会砌砖的泥工匠,两位叔叔和大伯家的,还有喜子家也过来帮忙,忙活了近半个月。
完工这日,范氏准备在家里摆上几桌,一来,新屋落成是值得高兴的事,图个喜庆热闹热闹,二来,对这段日子过来帮忙的几家和左邻右舍,以示谢意。
“孩子他爹,你去屠户家割二十来斤肉,去货栈上多打几斤酒,再买几盒糕点,今儿来的人多,小娃子也多,给小娃子多备些零嘴,多买点糖角子,小娃子爱吃。玉翠呐,你把家里拾掇拾掇,空了去菜园子里摘篮青菜,豆角和辣椒多摘些,玉涵,你把院子扫干净了,玉珠帮着烧水,我好杀鸡。”范氏吩咐道,给每个人都派了任务,连玉涵也分了活计。
今儿恰巧是学里的常休日,萧玉涵不用去学里,领了命令,拿了扫帚扫院子去了。剩下的人各自分头下去了,采买的采买,擦桌子的擦桌子。萧玉珠从柴垛里抱了一堆柴火进灶间,用打火石打上了火星,放上一把松针引燃,往锅里添了一大锅水,大锅旁边连着的两个小铁锅也添了水。灶间垒了两个灶,一个给来烧水煮猪食用,一个小灶给来做饭用,两连的地方留了两个口子,放上两口小铁锅,哪个灶上生火,小铁锅都能吸收热量,里面的水温热温热的。既节能又一举两得。
范氏把早上拴住了脚的鸡拎出来,准备杀鸡。
杨氏和丁香过来帮忙,喜子娘也来了,“玉涵他娘,这盖的新屋是亮堂又气派。”说这转到后院看看,用手摸了摸大青砖,敲了敲,听了听声音。一层青砖盖的。
范氏笑着答话。“喜子他娘,这新屋也就是外面光鲜,住起来还没老屋舒坦。”
“咱家前几年盖的房子,不出几年就旧了,外面破破烂烂的,住进去却是舒服。冬暖夏凉的,”喜子娘转回来,帮着范氏杀鸡。
“还别说。喜子娘,你家盖的那房子是下足本钱的,大青砖砌得是双层。结实耐用,里间的厢房都很宽敞,这萧家村怕是再也找不出第二家来,我家老大盖的这自是比不上的。”
杨氏一番话说得喜子娘高兴,脸上有光。
“咱家玉涵还说要盖就盖喜子家那样的房子。这后院的地也没多宽,拢共就那么几米,盖得小了些。”范氏道。
一群女人在院子里有说有笑的,一边干活一边唠着,叽叽喳喳地好不热闹。
山茶来了,站在篱笆门口叫人,“婶子……婶子。”
范氏朝她招手,让她进来说话。山茶朝院子里探了探头,大槐树下围着四五个人,后院一群人在盖瓦,见人多她就不进来了,出来的时候,她娘还不知道,待不了多久,说完话就走。
范氏见她像是有事,在围裙上擦净了手走过去,“山茶啊,进屋坐会,屋里有糕点还有刚煮的玉米八宝粥,进来喝一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