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婆一一答了,她就是张家村的,说的正是王寡妇家的大闺女。婆子心里的气消了大半,脸上雨过天晴,满脸堆笑“咯咯咯”笑出声来,“这王寡妇不咋地,她的闺女却是出落得好咧,大闺女我偷偷瞧见了,哎呦喂,美得跟天仙似的,配我们张家村那后生最合适不过了。”
范氏见是张婆子派的人,请在她院子里坐会,顺便打听下情况怎么样。
“张婆子家的老幺,不是我说的好,咱们张家村就数他最出挑,人才最好,论长相有长相,论人品那是百八里再也挑不出一个更好的了……”媒婆坐在板凳上,拉长了声音夸道,这一番职业性的说辞说了上千遍上万遍,说得顺溜,说了一连串不带喘气儿,说得树上的叶儿乱坠,空中的鸟儿鸣叫,水里的鱼儿冒泡。
这张婆子家的老幺,范氏也去访过,人才没得说,附和着媒婆频频点头说好,好不容易等媒婆夸完,范氏问进展如何,王寡妇应下这门亲事没。
媒婆一拍腿,叹道,“哎呀喂,她家的闺女虽是好,又不是千金大小姐,自家有几斤几两也不掂量掂量,那王寡妇狮子大张口,张口闭口要十两银子。”
“十两银子?庄户人家的闺女五六两就差不多了。”范氏说道。
“可不是嘛!六吊银钱就顶了天了。”媒婆顿了顿,又说,“大娘娘我嘴皮子都磨干了,王寡妇还是不松口,要不是她家的叔公出面,这事恐怕是谈不成了,最后合计好,六吊银钱,我才算是能给张婆子一个交待。”
萧玉翠萧玉珠在西厢房里听着,不禁发笑,这媒婆的口才实在是太好了。
媒婆见有人在笑,伸长了脖子看。西厢房窗户半开着,见一个姑娘坐在床上绣花,透过破旧的窗户纸只能看到半个侧面,见那姑娘长得清秀,问范氏,是她家的丫头,说亲了没?
范氏顺着媒婆的目光看过去,知道她看见的是大丫头,笑道,“大丫头还小呢,才十一岁,离说亲早着咧。”
媒婆笑盈盈地说道,不出两三年就得说亲,大娘娘留意留意,看有合适的给这丫头留着。
坐了一会,媒婆急急地就要家去,说得给张婆子报喜去,张婆子还在家等着她的信儿。
萧玉翠萧玉珠两人在床上坐着,知道山茶姐的亲事定了,为她高兴。
“听到没,那婆子像是要给我寻姐夫了。”萧玉珠往窗户上张望着探了探头。
“你这个小人精,瞎说什么,还不快烧火去!”萧玉翠脖颈红了半边,揪着萧玉珠下了床。
第七十四章屋漏偏逢连夜雨
赵掌柜的饭庄把蚕蛹作为招牌菜一推出,进出“千山雪”的吃货更多了,好些是直接奔着蚕蛹来的,就为了一尝这虫子的味儿。蚕蛹炒韭菜的名气是越来越大,加上赵掌柜独家的烹饪秘方,推出了好几道以蚕蛹为原料的菜式,“千山雪”的生意火红,常常是宾客满堂。
蚕蛹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从最开始一天勉强卖二十斤,慢慢地变成三十斤,四十斤。赵掌柜的生意兴隆,连带着萧玉珠一家心里乐呵。一天到晚剥蚕茧,赶在蚕蛹变成飞蛾子之前卖出去,整整忙活了七天,才算把蚕茧清理完,留了两三百来个蚕茧给来下蚕卵。
一万多条蚕,挣了近六吊钱,和单卖蚕茧得的钱差不多,不过茧壳能换钱,这样一算下来,还能大赚一笔。萧玉珠想到那白花花的银子,痴痴地笑。
晌午,萧景土从城里送了蚕茧回来,今儿送的是最后一批,送完就没了。他从兜里陶出个布袋子,说是今日卖的钱,笑着让萧玉涵拎回家去,看看他最近吃了饭,有没有长力气。
那布袋子沉甸甸,萧玉涵弯着腰拎过,拎不动,用尽吃奶的力气,哎哟哎哟故意装个小老头样,心里乐滋滋的,摇晃着拎着到了堂屋。
萧玉珠见他扮的小老头样,学了个十成十,刮着他的小鼻子,把布袋子接过,是有些沉,把钱铺在桌上,铺了满满一桌。
“哇塞,这么多钱钱。”萧玉涵把头趴在钱上,笑弯了眼。
萧玉翠看得两眼放光,手捧起一大堆铜钱,哗啦啦地往下掉,满满一桌铜钱。眼睛看都看不过来。
萧玉珠翘着嘴角,听着铜钱落地的哗哗声,越听越过瘾,有钱的感觉真好,这银钱哗啦啦的声响就是世上最美的音乐,数钱数到手抽劲,那是多么欢乐的场面,想想都够欢乐。
“玉珠。这得多少钱啊?”萧玉翠捧了一大把钱问道。见萧玉珠没有反应,用胳膊肘捅了捅她。
萧玉珠想入非非,嘴角的口水都快流出来了,要是这满桌的铜钱换成白花花的银子该多好,好久才反应过来,吓了一跳。“什么?”
萧玉翠把问题重复了一遍。
“这个?”到底有多少钱,萧玉珠也说不上来,调皮地笑笑。“姐,要不你数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