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月书吧【51xingyue.com】第一时间更新《穿越红楼之丫鬟攻略》最新章节。
黛玉又好气,又好笑地横了紫鹃一眼:“唯恐人家听不见么?才叫你莫要声张的……”
“是是!”紫鹃顽皮地一吐舌头,安下心来,仔细地为黛玉梳头。
紫鹃只道黛玉是一个厌烦俗务,孤芳自赏的姑娘,纵然聪明剔透,对人情世故也只冷眼旁观,心下洞明而已,从不愿意理会那些是非纷争,一颗心只在宝玉身上而已。
至于其后宝玉负心,情爱幻灭,一死一生,她更是对周围人事冷淡之极,除了贾母和“紫鹃”,几乎再不曾用心关怀过其他人。
此番从莲花庵养伤归来,竟发觉黛玉大有变化。
首先就是对北静王种种关切,尽管她自己含而不露,但在旁人看来,却已行迹明显,和豆蔻、葳蕤私下谈起,莫不如此认为,都替王爷、王妃感到高兴。
如今她又肯为迎春出头,而且筹划安排,比自己更仔细、更周到,既抬举了迎春,又顾及了北静王的身份,可见其心思缜密,人情通达,不再是那个对俗事不闻不问,只知道作诗填词,折腾情绪的潇湘妃子了。
欣慰之下,在紫鹃的心中,也有一丝隐忧。
若从此和北静王情深爱笃,自然能令黛玉幸福喜乐,然而,从“潇湘妃子”变作“北静王妃”,或许,也会为她带来一些先前不曾有过的烦恼……
按下紫鹃这头暂不表,这阵子,顺天府地头上不曾发生什么大事,加上手段圆滑,深谙官场之道,自薛蟠案件之后,贾雨村颇悠闲自在了一阵。
又从吏部相好的官员那里,打听得自己有望荣升,更是喜不自胜。
他正美滋滋地等候好消息传来,不想衙门外,忽然有人击鼓鸣冤,雨村无奈,只得让衙役唤那人到堂上来询问。
这一问,不啻平地惊雷,直把贾雨村吓出一脊背的冷汗来。
喊冤的是一名青年男子,自称姓董名润良,济南府人氏,年方二十六岁。
贾雨村问他状告何人,有甚冤情,没想到那董润良当堂就喊,要状告北静郡王水溶,夺□室,逼良为妾!
这怎不叫贾雨村震恐色变,当场就喝止董润良,另将他提到后堂僻静处,细细问话。
那董润良详述了原委,原来在他家在当地也曾是个富户,幼时就由父母做主,与世交之女李氏绣心定下婚约。
他十四岁上随父亲泛海行商,不想遇上风浪,货船翻覆,父亲遇难,他被海上的波斯胡商所救,流离异乡多年,辗转才回到故土,一切已是物非人非。
母亲以为父子双双罹难,不胜哀伤,早早病逝,两位兄长分家各自过活。而李氏夫妇也相继亡故,家人散去,只剩一名乳娘,携了李姑娘,上京里投亲去了。
董润良自幼就和李姑娘情分深厚,当然不肯就此放弃,得了两位兄长些许资助,便独自到了京城,多方打听李姑娘的下落,可惜始终没有半点头绪。
直到半个月前,在城郊的一间客栈,遇到一个年长的乡里,认出他来,惊呼董小官人原来你还未死么?
他乡遇故知,自然悲喜纵横,一老一少把盏叙话,说起这些年的变故,都唏嘘不已,话题转到了李姑娘身上,老人家却变得吞吞吐吐起来。
董润良跟父亲学经商,善于察言观色,一瞅这般情形,便明白此老多半知道些消息,当即跪下叩头,苦苦哀求,声称自己和李姑娘定下婚约,除非是她已不在人世,否则自己今生非她莫娶,还望老人家成全。
老人拧他不过,又见他着实志诚可悯,只好悄悄地告诉董润良,当年那李姑娘和奶娘一道,上京里投靠一位远亲,那远亲可是大大的有来头,乃是当朝勋贵北静郡王!
听说李姑娘住进王府不久,就被老王爷指给了他的公子水溶为妾,如今老王爷过世多年,正是那位公子,袭了北静郡王的爵位,李姑娘也该还在他的府上,论身份当是一位姨娘。
老人吐露了消息,又怕董润良造次,再三叮嘱他,婚约之事,还是就此作罢,李姑娘已是北静郡王的妾室,他一介草民,还能有什么想头?
董润良嘴上答应了,然而和老人分别之后,他独自行走在街市中,眼前是无限繁华,而自己却是孑然一身,想到年少时节,和李姑娘青梅竹马,种种欢乐,如今父母双亡,兄长不亲,在这世上,唯一让自己牵挂不下的,就只有她了!
他本是性情中人,又吃了不少酒,越想越觉得内心不忿,血气翻涌,于是一个冲动,就到顺天府衙门前,敲响了惊堂鼓。
贾雨村听完案情原委,先是板起面孔,叱问董润良,怎敢胡言乱语,捏造事实,攀诬北静王爷,待本府查明,这就是该流配的大罪!
这个热乎乎的山芋,比之薛蟠一案,更加烫手百倍,贾雨村本不想,也不敢接下,就打算拿话吓退董润良了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