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天,李凌世便遣了小厮,送了诸多节礼过来。蔡氏有心计较,又遣人回蔡府探看了一番,确定李凌世送来秦府的东西确实比蔡府的多且珍惜后,方且放下心来,知道李凌世还明白事理。
八月十五,合家团圆的日子,秦府必然是要举办家宴,阖府同庆团圆日,且一同赏月。
还未到晚上,府内各个院子里就挂上了各式花灯,凑一份喜庆的热闹。
宝沁楼也不例外,往日里依书还会与夏荷她们一起动手做一些彩纸花灯,更是欢乐非常。
崔嬷嬷自打到宝沁楼做事以后,依书特意多给了她一些闲暇时间,也给她涨了月钱,让她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照顾病中的崔祥儒。
这日是团圆日,早早的依书就让银珠将崔嬷嬷叫到了面前。
崔嬷嬷正在后面的小厨房里烧水,听说依书寻她有事,忙放下手中的活计,往前面去了。
崔嬷嬷恭敬的蹲身福礼,“老奴给三小姐请安,不知三小姐有何事找老奴?”
依书将手中把玩的小灯笼转了一圈,对崔嬷嬷笑道:“崔嬷嬷,今儿个是八月十五,家里可有准备一些应景的东西?”
崔嬷嬷面色黯淡了一些,顿了会子,方道:“回三小姐的话,昨儿个老奴也烫了一些糖饼,勉强算是凑个热闹吧。”
依书点了点头,又问道:“您儿子的身体现在如何了?病可有好些?”
想必是崔祥儒的身子比以前好了许多,崔嬷嬷的脸上露了丝喜气出来,:“多谢三小姐关心,自打老奴来了三小姐这儿后,便有了闲时跟余钱去照料祥儒,如今身子已是大好了,大夫说再调养一阵子,便能彻底好了。”
依书笑道:“那是最好了。等您儿子身体痊愈,再找个事情做做,您自个儿也可以享些清福了。”
崔嬷嬷面上带着浅笑,却是叹了口气,道:“不瞒三小姐说,这要享清福啊,还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呢。祥儒现在身子虽是大好了,却还是孤人一个,以后少不得是要娶妻生子的。可看我家那家徒四壁的样儿,哪有哪个姑娘家愿意嫁到我崔家。”
崔嬷嬷想着,又深叹了口气,好似心中烦事实在是多得无法计数。
依书也不禁摇了摇头,这人活一世,总是避免不了这样那样的烦恼。就算这件事了了,却还有下一件事等着。就像崔嬷嬷,原本只盼望着她儿子能病愈,能有多一点的时间去照顾儿子。现在崔祥儒身子大好了,却也不可避免的开始考虑他的婚事。若是将来婚事成了,少不得还得想着将来孙子的事儿。
依书抚了抚额,自个儿又何尝不是?以后只怕有更多的事儿等着她去做呢。
依书对夏荷使了个颜色,夏荷便将早就准备好的三两银子交予崔嬷嬷。
崔嬷嬷捧着手中的银钱不知所措,惊道:“三小姐,您莫不是不想老奴在这儿做事了?”
依书安抚的一笑,“不是,崔嬷嬷你且安心,只要我还在府里一日,便会让你在宝沁楼做一日的事儿,这个您不用顾虑。只是今儿个是团圆日,我想着嬷嬷也是有家人要照顾的,便想着放嬷嬷一日假,让您也回家团圆一下。至于这银钱,是给您的节礼,回家买些应景的物事,好好过一个节。”
崔嬷嬷不禁眼中泛泪,情知依书就是这样善心的人,推却不得,只好哽咽着伏身跪下朝依书磕了个头,“老奴多谢三小姐照顾。”
虽在这里已待了多年,明白磕头只是她们表示无法言尽的感恩,但还是有些不习惯。依书忙道:“嬷嬷快些请起,不是与您说过嘛,在我面前不用这般多礼,我最是烦这些个东西。”
崔嬷嬷自也是知晓这一点,忙只手撑地,站了起来。
依书道:“那嬷嬷这便就先回去吧,乘着现在天色还好,也好回家准备一下。莫要过了个囫囵日子。”
崔嬷嬷点头应是,又对依书言语感激了一番,方才退了下去。又回了自个儿的屋子收拾了一下,便回了家。
看着崔嬷嬷远去的身影,夏荷不自禁的叹了口气,眼中的羡慕之情溢于言表。
依书闻声,笑道:“夏荷,要不要我也给你放一个假,让你也回家探探你爹娘?”
夏荷忙低头不再去看外面,兀自自嘲的笑了一声,道:“奴婢哪里用的归家,就算是回了家,又岂有我容身的地方。倒是不如跟在三小姐身边,还能过个快活些的日子。”
自打那日夏荷跟她说了自个儿的身世后,依书便对夏荷多了三分暖意,也开始视她为真正心向自己的人。如今听她言语苦涩,便也不再追问,只让她出去在寻些薄纸跟竹片来,再做些小灯笼玩玩。
夏荷她们也喜弄这些小物事,忙不迭的调整了自个儿的情绪,欢欢喜喜的与薄荷她们找东西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