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兰临如同献宝一样,连声道:“茶具是有的,这行营原本就备下茶具。”高声吩咐人送了数套茶具来。
一旁默不作声的崔奕忽而道:“我障房中有茶,吩咐人取来就是。”
待装茶的匣子送到沈安青跟前,打开来瞧时,却是紫茸香,沈安青一怔,抬眼看向崔奕,只见他默然而坐,端着琥珀酒碗正饮着,心里一阵悸动。
点风炉煮水,将茶叶微微碾碎放入沸水中,不断煎煮搅拌,熬成浓郁的茶膏,动作一气呵成如同行云流水,只是待到点茶时,沈安青有些迟疑了,瞧了众人一眼,唤过侍婢低声交代了几句,这才开始点茶。
一杯杯茶点完即刻都盖上,由侍婢照着沈安青的吩咐送到众人手中。
张五娘最是迫不及待,还未等端稳便急急打开盏盖,瞧过去里面却是点着一朵带刺的蔷薇,在清澈的水中微微荡漾着,她惊喜地叫道:“果然是有画,真是好看。”
赵瑛娘笑着打开自己的碗盏,里面却是一朵盛放的牡丹,琥珀色的茶膏点成的花瓣晃动着,如同在风中招展,好不生动。
贺兰临端了茶盏,却是等了片刻才打开,细细看时,茶碗里是奔腾的马,他愣了愣,却是目光中神色微微黯淡,旋即又笑开来,高声喝彩:“着实不凡,青娘好茶艺。”
李晟打开的碗盏,清水上点着一本摊开的书卷,只是那书卷上却是一副浩淼的山水画,烟雾缭绕,甚是广阔,他神色一肃,抬眼时看着沈安青,得到的是坦荡荡的回应,这才微微露了些笑容,颔首示意。
茶盏送到崔奕跟前,他接过来缓缓打开来,茶盏中的清水上点着一朵含苞亭亭而立的芙蕖,旁边几片展开的荷叶,在清水中栩栩如生。他望着那茶盏怔住了,好一会嘴角却是露出一丝笑容来,不禁朝着沈安青瞧了一眼,只见那着雪青色胡服身姿姣好的女子,正低着头目不转睛地点茶,清秀的面庞侧影,在月光和篝火的照耀下,如同玉石雕刻一般,叫人移不开眼去。
窦大娘子得的是忍冬花,二娘子得了海榴花,睐娘得了宝相花与蝴蝶儿,一时间众人都捧着茶碗瞧个不停,直到茶膏在水中渐渐滑去,这才不舍地吃了几口。
李晟感叹道:“沈娘子茶艺超凡,果然不负茶娘子的美誉。”
睐娘笑道:“那个是自然,她可是我们一干人的师傅,你们不服可不行。”
“服了,服了,”李晟笑道,“改日还要请青娘与众位得了真传的娘子们到府上品茶论道。”
沈安青望了一眼一旁的瑛娘,只见她嘴角含笑,分明是十分欢喜,不由地失笑,欠身道:“如此,我便代诸位娘子先应下了。”
正文第七十卷更无相逢日安可相随飞(加更)
待围猎的众人回了京都,才得知了消息,端和郡主前一日已经面见圣人,自请去吐蕃和亲。
睐娘急的,顾不上与众人作别,便已乘车回长公主府去,其他的娘子们也都十分吃惊,纷纷告辞,各自回府去了。
沈安青与赵瑛娘对望一眼,都瞧出彼此眼中的怜悯之意。赵瑛娘低声叹道:“以郡主的性子,怕是早已想好了要这般决绝。”
沈安青也是叹了口气,别过脸望着车窗外繁华如昔的长安街景,当日那个策马击毬意气风发的端和郡主,那个做郎君打扮风流倜傥的端和郡主,此刻却已是待嫁和亲行将远去,却不知她心里是否还会有痛有恨。
到了宅院,沈安青下了马车,带着金玲与瑛娘作别:“过几日再邀你过来小坐。”
瑛娘撩起一角帘子,笑着打量了一番沈宅:“这是你说的,若是忘了我可不依。”乘车远去了。
采容快步迎了出来,在沈安青耳边低声道:“有位夫人说是来见娘子,已经在正堂等了有一会了。”
沈安青一愣,问道:“可知道是何许人?”
采容摇头:“那夫人不曾说过,只吩咐娘子一来,即刻进去见她。”
好大的口气,却是如此吩咐人去见她。沈安青皱眉想了好一会,却不知是谁。她认识的夫人中只有表姑母窦二夫人会是这等盛气临人,只是二夫人采容却是认得的。
她想了许久也不得要领,便吩咐张灵宝几个把箱笼送将进去,叫金玲提着笯笼进去,里面的阿巧已是吃饱睡熟了。
待换了衣裳到正堂,只见一位面色冷肃的中年夫人正襟危坐在堂中,对侍婢奉上的茶汤瞧也不瞧。旁边还坐了一位眼神轻佻打扮粗俗的老妇人。
沈安青狐疑地上前,拜了拜道:“未知两位夫人前来见奴所为何事?”
那中年夫人纹丝未动,抬眼将沈安青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语气十分不客气:“你就是沈青娘?”
沈安青愣了愣,依旧不曾认出眼前人,道:“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