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他挨个询问了几个儿子的工作近况,又逐一作出指示和训导,如儿时检查功课一般,大家长的威严尽显。后面同几个女儿说话时倒略微和蔼些。
这一番折腾下来已到了午饭时分。燕夫人早已命人备好,燕老爷率先起身,一行人紧随其后,浩荡荡的去了燕心阁。
这次不同于上次的中秋宴,压根儿连小妾们的桌子都没摆。席间更是无人言语。
楚宁不禁感叹生于现代的好处:
她生在西北,冬天里最爱吃的那自然是令万千女性痛恨并深爱着的火锅。几个姐妹聚在一起,在热腾腾的麻辣香气中,天南海北的聊着,气氛热烈而亲昵,岂是现在这一板一眼、食不言寝不语的压抑氛围可比拟的。
哎...想当初、想当初....想当初谁会知道她会穿到古代当一个低三下四的小妾啊啊!
饭毕,燕老爷一路劳顿,先行回去休息。众人也终于可以各回各房,冻了半天也饿了半天的苦逼小妾们这才回到自己的小院吃上了一口热乎饭。
二更正点一过,中正院里的奴仆们都已被遣去睡觉了,内室里却还点有灯火。
燕夫人给燕老爷轻轻捏着肩膀,说道:“老爷这次比原定的日期回来晚了近两个月,可是路上有什么事?”
燕老爷微闭着双眸,闻言低声道:“恩,平阳的私盐案子耽搁了些日子。”
“可有什么麻烦?”“无妨,都解决了”。
燕老爷依旧闭着眼,燕夫人也不再多问,继续给他捏着肩膀。
良久,燕老爷自前面握住了燕夫人的手:“这一年,夫人辛苦了。”
燕夫人回握住他:“老爷这一年里在外奔波才叫辛苦,我这些倒算什么。说的再大也不过是内宅里杂七杂八的琐事。现今孩子们都大了,房里的事自有自己个儿的奶奶操持着,我也操不着什么心。”
燕老爷手上紧了紧,示意他懂作为当家主母的不易。
又过了一会儿,燕老爷慢慢坐起身,正色道:“夫人心里有个准备,过了年,怕是要迁到京中去。”
燕夫人顿了顿,但很快反应过来:“上面旨意下来了?”
燕老爷摇头:“暂时还没有。但我此次入京述职,上面是露了这个意思的。快的话估计明年开春,也总迟不过明年秋天去。”
燕夫人点点头,她出身将门非是不问外事的小姐,因此虽然刚刚有些迟钝,但思路很快就跟了上来。况且,在她心里,实际是隐隐有这个模糊准备的。一个正四品的都御使,又是实差,入京也是早晚的事。
眼下燕老爷如此跟她说自是有些许顾虑的。
凡事有利有弊:这个事情要说好那自是见好事,官居要职,入得京师,怎么说也是件光宗耀祖的事情,况且一招有幸还可能成为天子近臣。
可要说不好,那也却有着大大的敝处。
——燕家在通州可以用一句广告词来形容:我的地盘我做主。
天高皇帝远的,虽说燕家并非什么贪官污吏、地主恶霸,但总是自己的地盘好办事。可入了京,京中水深非常。燕家以前在通州可以横着走,那到京城却就的夹着尾巴小心翼翼的跟在人后。
现代中有一句话说的好:不到魔都不知道你钱少,不到帝都不知道你官小。京中关系错综复杂,外官很难打入其中。
燕夫人下地给燕老爷到了杯茶,先捡最关心的问:“那几个儿子倒要怎样安排?”
燕老爷啖了口茶道:“孩子也要跟着走,他们如今各有不同职位,到了京中一家人耳目也灵便些。老大和老三的都是闲职,倒是好办,跟着进京就是,我已托了朋友给他俩觅下国子监助教和太常寺主簿的职位。虽不是什么要职,却也非他们如今的闲职可比。至于希儿和瑾儿,却要留一个在通州。”
燕老爷说罢看了燕夫人一眼,续道:“我这次去京中,见了京营的袁大人。他对老六老七俱有耳闻,也有爱才之意,调一个过去倒也不是什么难事。”
燕夫人心里一动,略一计较后开口:“通州有老爷的旧僚朋友,我燕家这些年的关系也尽在于此,确实要留个稳妥的人在。希儿与瑾儿又都在军中任职,留下来不失为一份保障,再好不过。老爷心里倒是如何计较的?”
在燕夫人心里,她既希望儿子能跟在自己身边入京,却又不想他在通州军营里多年的关系有所搁浅。两相之下自己也拿不定主意,索性直接问燕老爷想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