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烧火丫头开始的发家路》转载请注明来源:星月书吧51xingyue.com
丫鬟则剥开香橘,去掉白丝,再往三娘子嘴里送去。
周氏推开丫鬟送来的橘瓣,坐直了身子:“徐妈妈回来了?快到我这边来坐。”
徐妈妈笑着应了声,上前侧着身子,坐在榻边上。她接过三娘子递来的橘瓣,而后细细把屋外的事禀报给三娘子听。
“我瞧那王婆子,是个不知好歹,许是浪费了妈妈的好意。”周氏撇了撇嘴,语气里带着点不忿。
按着周氏原本的意思,是打算直接把王婆子撵出府的。倒是徐妈妈看在王婆子在府里做了多年,加上儿子又在三郎君跟前做事,劝她让王婆子留在府里,打发去洗衣房做事。
“回娘子的话,娘子愿听我一句劝给她条路,那已是她偌大的福气。她若是抓不住这福气,非得往苦地里去,那也是她的命了。”
说到福气二字,徐妈妈又想起蒋珍娘的话。她与三娘子说起,倒是让周氏生起些好奇,示意徐妈妈到跟前来说话:“这话真是珍娘说的?”
“千真万确。”徐妈妈笑道,而后又补充道:“蒋娘子说是旁人说的,我也没细问。”
“我瞧着,说不定就是她自个儿想的呢。”周氏想了想,笑道。
曾几何时,她也想过这世道好生奇怪,凡是好事都往男人身上揽,凡是坏事都往女人身上推。
比如出嫁以前她哥不喜读书,娘便苛责是嫂嫂纵着哥哥,把哥哥带坏了;待到她哥读书得了师傅夸赞,娘又说是哥哥天资聪慧,才有这般出息。
等到自个儿出嫁以后,她发现婆母也如出一辙,连话语都不带改的。她与她二嫂为了官人读书上进的事,不晓得挨了几回训,好似背不出书,考不上的人不是二哥和官人,而是她们妯娌俩。
“她能有这般心思?”徐妈妈迟疑。
“毕竟以前也是跟着姑娘过的,通读过书的。”周氏晓得蒋珍娘的来历,心下觉得她是个有想法的:“要不然也不会丈夫一死,便领着女儿跑到京城卖身了。”
徐妈妈闻言,暗暗思考,想着蒋珍娘刚刚话里叹来府里以后日子日渐好过,难免唏嘘:“蒋娘子也是个可怜的,要是长辈没起那些心思,现在早就跟着姑娘去了杭州府,日子好过得很。”哪像现在,拿个三等的月钱就满足了的。
“也是。”周氏附和道,不过说到这里她又想起另一件事,拿着汗巾子捂嘴:“你说说看,大嫂也够狠心的,好歹珍娘也算是姑娘的奶姐,怎就让在洗衣房里做事?要不是徐妈妈你恰好碰到,又正好想还个人情,咱们还不晓得这件事呢。”
周氏不是没想到,大嫂赵氏许是压根不晓得这桩事,不过谁教如今当家的是她,安排蒋珍娘去洗衣房的也是大房的管事,这错当然是她犯的。
“可要与老太太说一说?”
“说她做什么?大姑娘刚出嫁,大嫂气势正凶呢。”周氏眯了眯眼,她当初调查蒋珍娘只是想瞧瞧秉性,没想到却闹出个大料来。
周氏动了心思,留下蒋珍娘,却没想这么快就把好牌丢出去。待到老太太与大嫂又起冲突,那时这副顺子才能变成王炸,就像是沸腾的油锅里落下的那滴水,定然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至于现在?当下的她只是单纯觉得蒋珍娘心善,而给予提拔罢了。
周氏笑眯眯的想着,当然她也不会亏待了蒋珍娘:“到底也让她受了惊,弄玉,你拿钥匙把匣子开了,拿两锭银子给珍娘压压惊。”
“另外还有昨日新来的绸子……”
“对了,再拿点果子糕点……”
待苏芷寒晚间回到家里,便发现蒋珍娘正坐在炕边,美滋滋地翻看布料。
她定睛一瞅,那是一匹藕粉色的绸料,苏芷寒上回跟着蒋珍娘逛过布料行,眼前这匹绸料,市价起码得三四贯钱。
年糕粉丝汤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星月书吧51xingyu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