蕴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星月书吧51xingyu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头儿,什么声音?”
“什么什么声音?”另外一个骑马的人说道。
“好像是敲锣的声音。”
这人一听,确实是敲锣的声音,他们还没弄清楚这是怎么回事,就在官道上被人拦了路。
“大胆,朝廷的马车你们也敢拦?”为首的那人怒道。
董坡村的里正缓步向前道:“各位官爷,我们董坡村的人热情好客,请各位爷下车歇歇脚。”
“让开,坏了朝廷的事,别怪我们不客气。”那人说着拔出了剑。
里正退后一步,他身后的青壮立刻上前,后头还有一些拿着砍柴刀的娘子军,这些人训练有素,配合极其有默契。
这几个侍卫还以为是遇到了刁民,正要给钱了事,没想到前后左右都有人围了过来,所有的人都是庄稼户的打扮,他们就知道事情没这么好了的。
于是,几个人要护着马车越过人群,然而他们到底势单力薄,很快就被这些个庄稼汉给抓住了。
将人给抓住之后,就近送到了清河县的县衙,王金玉见到莺歌十分诧异,连忙差人去通知陆宁,并且将人给安顿了。
经过莺歌的哭诉,王金玉才知道宁王妃竟然干出这样天理不容的事,气的直跺脚,随即就让身边的小厮出去找说书的人说这件事。
陆宁匆匆赶来的时候,茶楼里已经传开了。
“少爷,反了吧。”王金玉情绪激动的说道。
陆宁沉着地说:“如今不是造反的好时机。”
但凡有一丝可能他都不会造反,但是宁王妃必须要付出代价。
于是,他干脆直接带着莺歌和孩子以及抓住的那几个侍卫光明正大的进京,直接在宫门口站住,将那几个侍卫给吊了起来。
皇帝差人来询问发生了何事?
陆宁直接堂而皇之地说:“宁王妃偷偷差人去挟持我的妻儿,今日必须要给我一个说法。”
皇上立刻将宁王妃给招了过来,宁王妃也心里暗骂陆宁把事情闹大,她不过是想把陆宁的把柄给抓在手里而已,没想到竟然会闹成这样。
宁王妃这边一出错,其他的几个王爷都闻风而动。
宁王被皇上给撵出了上京城,彻底失去了挣抢那个位子的可能。
皇上再一次召见陆宁,询问世家之事,陆宁表示时日尚短,一切都在布局。
把持粮食的薛家很快就失去了对粮价的控制,盐政也初步成形,他已经在东海南海都设立了盐场,只要一切都运作起来,就再也不会受到世家的控制了。
皇上甚是满意,更满意陆宁竟然真的愿意进入朝堂,直接成立了一个新部,商务部,同其他六部平起平坐。
不少世家都送人进来,陆宁还是选拔了自己的人进来,并且也启用了一部分世家大族的人。
他发现了,大部分的财富都掌握在世家手里,想要彻底的除掉世家不可能。
如果没有世家的存在,他们根本就发展不起来。
他们的合作十分紧密,因此表面上他打压了世家,私下的联系却更加紧密了。
年底,皇上突然病重。
这病来的蹊跷,正在大朝会的时候,他突然剧烈咳嗽,吐出了一口血,随即昏迷不醒。
皇上病重,情况突然就紧急了起来。
国不可一日无君,皇上迟迟没有立下储君,这时候突然病重不省人事,朝中立刻大乱了起来。
各大势力都开始在背后运作了起来,然而作为皇上面前的红人,陆宁却守在养心殿,并且将年仅十五的十二皇子给留了下来。
十二皇子少年初成,眼里有光,心中有抱负。
陆宁跟他见过几次面,对他的印象极好,暂且不提他是真的好,还是表象,眼下没有更好的人选。
因此,在皇上病重期间,他连同杜家、薛家一起推举十二皇子当太子。
太后的母家以及皇后的母家都动作不断,然而陆宁却拿出了圣旨,太后母家的人和皇后母家的人都要验圣旨的真伪,却被薛、杜两家联手把人给拿住了。
到了这个时候已经不是拼嘴皮子了,而是拼实力。
同时,宫外也集结了两万兵马,随时准备逼宫。
得到这个消息的众人全都傻了眼了,这些兵马是哪里冒出来的?
听说竟然还有女子,人人手里都拿着砍柴刀。
这些人有玉州来的,也有从青州来的。
杜永生私下跟陆宁见面,表示后宫有人对皇上下药的时候,这些人就被陆宁给招到上京城来了。
本
来到了年底,上京城就比较热闹,人也比平时多,因此巡城卫并未发觉。
太后和皇后见大势已定,也只能作罢。
十二皇子成为太子之后,立刻开始处理朝政,稳住朝堂。
几个王爷自然不服气,可是杜家却站在十二皇子这边,就连薛家也站在这边,这可把所有的人都给弄懵了。
老皇帝一病不起,醒来得知十二皇子当了太子,只能闭上眼睛,假装什么都不知道。
十二皇子到底是个仁义的君子,将老皇帝的病给治的差不多了,老皇帝还想亲政,奈何身体没好全,又不甘心大权旁落。
最后还是陆宁提着一壶酒和一碟花生来找他聊天,话里话外都是让他主动退位让贤,还能成全他们父子之间的情谊,若是不然两头都落空。
老皇帝闻言只能作罢,拍着陆宁的肩膀说:“希望你能帮助太子治理好国家,别让外族来侵扰,别让国内生乱子。”
陆宁笑着说:“生乱子十有八九也是你那几个好儿子带头,你要相信太子,他有能力,也有手段。”
老皇帝果然退位当太上皇,而太子登基。
太子登基第一件事封陆宁为宰相,帮助他处理国事。
陆宁后来见到了宁王妃,自嘲一笑道:“最后还是要按照剧情来。”
宁王妃苦笑:“剧情的力量强大的无法撼动。”
陆宁成为大周宰相之后,在宁王妃那些改革的基础上又进行了细化,并且大力鼓励个体经济,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经过他的治理,整个大周迎来了真正的太平盛世,万邦来贺,万国朝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