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本布衣》转载请注明来源:星月书吧51xingyue.com
上次他带回来不少,可陆宁在筹办镖局,而且还是连锁的,一个大镖局得养活多少人?
那么多钱,到少爷手里转个弯,随即就花出去了。
如今少爷手里怕是没多少银子了。
少爷手里没钱花,就是他不称职。
他稍微盘算了一下,还是决定自己要再出去走一走。
现在各处的镖局也已经基本上算是开起来了,只是还没开始正式运转,因此柴安提出准备出去转转的时候,陆宁犹豫了一下还是答应了。
这一次,铁头说什么都要跟着柴先生出去转转,大牛二牛也都跃跃欲试。
陆宁说:“马上就要秋收了,你们还要跟先生出去吗?”
“跟着先生能学东西。”铁头着急的说道。
大牛二牛连忙点头说:“二花在家里呢,我们不怕。”
陆宁:“……”
二花虽然力气很大,可到底还是个女子,他们两兄弟怎么能面不改色的说出这话的?
另外还有村民护卫队,还需要他们多操心呢,他们怎么能走?
他拒绝了他们,却没想到陈有贵和陆老汉他们都过来当说客了。
陆宁只能看向了柴安。
柴安是个精明人,自然知道陆宁的用意,是想让他带人,他也没有反对。
这一次,陆宁跟柴安一起商量开铺子的事了。
柴安表示如今开铺子不是好时候,他们不管怎样,只要能将商品换成钱即可,未必要热衷开铺子。
陆宁想着柴安在经商上有奇才,便由他去了。
只是,他只让他少带了一些样品出去,谈好了生意,签下契约收了定金,就让镖局送信回来,他这边走镖供货。
他实在担心柴安的安危,带着那多的货物出行,难保不会被人给盯上。
像柴安这样的摇钱树,若是折了,恐怕再难寻这样的人才了。
柴安心里感动的很,心里想着为了这份知遇之恩,他万死不辞。
不过他又打起了那些兔子皮的主意,陆宁说:“这些皮我另有用处。”
“不知少爷有何安排?可方便说?”
“我准备做成背心送给几位里正和村民护卫队表现好的优秀队员。”
柴安略微沉思了一下道:“不如换成棉花可行?这些皮若是染了色,送到贵人们的手里,价值翻倍。”
陆宁心里也开始盘算了起来,柴安盯上这些皮子,证明这些皮子能卖上好价钱。
“我们如今的实力还不够,多赚钱,低调发展才是首要。”
陆宁猛然一怔看向柴安,柴安连忙底下头。
一脸他刚刚什么都没说的表情。
陆宁着实没想到,他小心翼翼掩饰的野心竟然被柴安给看穿了。
果然是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
他既然看穿了他的野心还愿意帮他,这是不是证明,他很看好他?
“那行,这批兔子皮就给你带走。”
柴安拱手道:“绝不负少爷信任。”
柴安立刻让铁头他们去把兔子皮给清点一下,这一次他们一股脑的全都带走。
他准备继续北上,这样的皮子自然是要送到贵人们的手里才行。
关云霞这边上次处理了一批兔子之后,后面又处理了一只,据说到年底还能再处理两批。
柴安笑着说:“年底再处理的兔子皮就卖不上价了,这个时候价格最好。”
因为辗转到贵人们的手里就到了要裁剪冬衣的时候了,自然是这个时候出的价格好。
陆宁心里想着下批或者是下下批再自留也不是不行。
不过发放棉袄棉裤也不是不行。
于是,他将这事告诉了陈春梅,让她来管这些事。
陈春梅没想到少爷还要做这么多冬衣和帽子,立刻跟小姐妹们一起商量了起来,她们的意思是秋收之前赶紧把布匹和棉花给买回来,秋收之后她们就开始动手做,不能耽误少爷的事。
陆宁害怕她们耽搁了,还叮嘱莺歌以后常去看看。
莺歌自然是答应了下来。
在他们的忙碌中,到了秋收的季节。
整个青牛镇,以至于隔壁黑水镇几个村子的人,都觉得这一个夏天过得格外忙碌。
日子怎么过得这么快?
原来是这一个夏天,他们都在忙碌,基本上没怎么歇着。
好在今年的庄稼长势不错,因为是采取了插秧的模式,所以今年的秧苗长得格外好。
看着那沉甸甸的稻穗,老人们的脸上褶子都深了很多。
他们从来就没有见过这么好的水稻,个个都喜气洋洋的。
陆宁看着这样的水稻,比起杂交稻来,这些水稻还是弱爆了。
可惜他不是农业专家,没法研制杂交稻。
只不过,他偶尔看到一些短片,上头介绍袁爷爷找公稻的事,心里想着难不成是把公稻和正常的稻谷在开花的时候,让它们相互授粉?
公稻他是知道的,每块田里总有那么几株,长的又高又壮的,就是别的稻子都已经能收割了,它还在抽穗。
他心里这么想着就把自家田里的几株公稻给留了下来,并且还对其进行了保护,告诫任何人都不许毁坏这几棵公稻。
村里的人见陆宁如此宝贝这几棵公稻,也不知道他准备干什么?
不过,大家都识趣的听话。
水稻收割完晒干之后,基本上每亩地都能打三百斤左右,少的也有二百八的,多的竟然有三百五十斤的。
不管是二百八还是三百八,都比之前一两百斤的收成高多了。
这对他们来说是大丰收。
村里的人都喜气洋洋。
秋收没有夏季那么紧张,可还是需要趁着阳光好赶紧收回来,晒干了收藏起来才算是真正的收到家了。
从前也不是没遇到过收割的时候下雨,长成的粮食都发了芽,长了霉,到嘴的粮食就变质了,真是哭都没地方哭去。
在众人的忙碌中,迎来了中秋节。
因为正是收割的季节,所以大家中秋节过的并没有古诗文中的那么有讲究。
什么阖家团圆吃大餐,赏月什么的,通通都不存在。
赏月大概是文人墨客们的事,他们乡下人主要的精力还是忙收割。
不过到底是要过节,所以割肉的人还是挺多的。
平常只杀一头猪的屠夫,过节要杀三头。
吃顿肉,算是过节了。
小说推荐:【多趣阁】《总裁办新来的关系户》《邪神竟是我自己》《仙子,逼我吃软饭是吧》《云朵和山先生》《寐姝色》《阵问长生》《什么年代了,还在传统制卡》《公路求生,神级宝箱开局》《我有一个修仙世界》
蕴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星月书吧51xingyu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