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月书吧

分节阅读 79

天才一秒记住【星月书吧】地址:51xingyue.com

漠南的形势,了解的那么熟悉,如数家珍一般,尤其是其中的利害攸关,更是一清二楚。

贵英恰一点都不会怀疑,崇祯是在诈自己,因为,那几个蒙古部落的名字和相应的事件,都在提醒着他,崇祯对林丹汗的处境,非常的清楚。

林丹汗已经不是以前的林丹汗了,仅就目前的处境而言,林丹汗处于下风,处于非常不利的境地。

然而,事情远未结束,崇祯的话语并未停止,接下来的话语,更是让他心中一颤,一种强烈的窒息感油然而生,压得他都快喘不过气来。

“后金击溃多罗特部,乃是时间早晚的事情,不会太久,一旦没有了这道屏障,后金再与哈喇慎部结盟,察哈尔部在辽东的残余势力,将会彻底被后金扫清。到时候,林丹汗的大后方,无异于完全暴露在后金的铁蹄之下。”

这一刻,贵英恰的脸色有一些惨白,更是有冷汗流出,密布在额头表面,而崇祯的神色冷了下来,直勾勾地盯着他,颇有玩味的自语道:“只要我大明协助卜失兔等人,挡住林丹汗的攻伐,一旦黄猪皮扫除了最后一道障碍,击溃多罗特部,林丹汗就会陷入背腹受敌的境地。”

说到这里,崇祯的话语稍稍停顿了一下,抬头看向了窗外,望着那蔚蓝的天空,却突然转移了话题。

第一百六十六章开出条件

“不知不觉间,已经是秋天了,如果林丹汗再不能找到地方,能够暂住下来,亦或是不返回老巢,一旦进入了寒冬,即便是没有后金与土默特等部落的前后夹击,在那茫茫的草原之上,没有粮草补给和棉被,恐怕很难渡过这个寒冬吧”

看着崇祯一副悲天悯人的模样,不管是贵英恰,还是大殿里的群臣,一点都觉得那是在好心的提醒,反而威胁的味道更加强烈。

有了之前的一番铺垫,贵英恰当然明白这些话的意思。

正如之前所讲,说得好听一点,林丹汗是在西迁,事实却是,不过是被后金打得大败的丧家之犬,几乎丢掉了全部家当,若是不能迅速占领察哈尔右翼,就凭漠南的寒冬恶劣气候,林丹汗也将会损失惨重,大部分人都得死于寒冬与饥饿之中。

此刻,贵英恰的神色已经不能用惨白二字所能形容,而是变为了一片死灰之色,再无之前的嚣张与跋扈,不得不底下自以为高贵的头颅,近乎于哀求的艰难问道:“大明皇上,难道你就这样坐视不管,任由盟友这样消亡吗”

“嗯如果林丹汗答应一个条件,朕也不是不可以伸出援助之手,助他一臂之力。”

吐出这一句话之时,崇祯一脸的沉吟之色,更是摸了摸下巴,再次浮现出了和善的笑容,充满神秘的味道。

听到这番话,贵英恰就好像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顿时眼前一亮,露出希冀之色,心中升腾起了一抹希望,迫不及待地吞口问道:“大明皇帝,什么条件”

“很简单,林丹汗放弃察哈尔右翼,不再攻打土默特等蒙古部落,返回辽东。”

“不可能,这绝对不可能,根本就是在强人所难,就算我愿意,大汗他也不会同意的”

贵英恰脱口而出,几乎是一种条件反射,想也不想的就予以了拒绝,似乎想到了这样回答的后果,神色变了变几变,不得不再次放下身段,进而补充道:“大明皇帝,你也说了,如今的我们,已经无力对抗后金,失去了在辽东的大部分领地,急需一个栖息之地。”

很显然,崇祯早就料到了这一点,贵英恰想也不想的予以拒绝,并有了应对之策。

“贵英恰,听朕把话说完,不要忙着拒绝嘛”

崇祯笑着吐出这句话,摆了摆手,阻止了贵英恰想说些什么,进而补充道:“既然朕提出了这个条件,也答应了不会坐视不理,就不会将林丹汗逼上绝路,自有相应的补救之策。”

闻听此言,贵英恰难看的神色缓和了许多,但依旧不自然,是那么的难看,并未多说什么,而是等待着崇祯的后面之言,听一听那所谓的补救之策。

“只要林丹汗撤离察哈尔右旗,不再打土默特等部落的主意,返回辽东,我大明就可以出兵,帮助你们,收回在辽东的土地。”

很显然,贵英恰并不相信崇祯的这个允诺,秉持着怀疑的态度,在他的印象之中,在辽东,明军很少会有,不,应该说几乎没有这样的先例,走出城池,主动出击,与后金对抗,大部分的时候都是处于防守的姿态,进行守城。

“那个那个大明皇帝,你如何让我们相信你们”贵英恰迟疑地问了一句话之时,也在正视着崇祯,观察对方的神情变化,是不是在糊弄自己。

“这个简单,只要林丹汗答应朕的条件,撤出察哈尔右翼,朕自会递交国书,将答允之事写在国书之上,一旦有所违背,将会为天下人唾弃。”

听到这些话,贵英恰的怀疑之色已经消失了大半,相信了崇祯之言,毕竟,在他的印象之中,大明是一个极为好面子的国家,可以说,能够用“打肿脸充胖子”来形容,将盟约与信义看得极重,等同于性命,也不为过

“大明皇帝,关于这件事情,我并不能答应什么,只能说,可以试试,劝说一下大汗。”

贵英恰犹豫了一下,还是沉重的说出了这番话,一副谨慎的姿态,更多的还是无奈,进而补充:“至于具体的事宜,提出这件事情,让大汗撤出察哈尔右翼,还必须由你们大明的使臣出面说出。”

“这个自然”

崇祯没有任何的犹豫之色,满脸的笑意,爽朗地一口答应了下来,表现的相当自然,轻轻点头的同时,转而又说道:“既然如此,贵英恰,你先返回鸿胪寺,随后,朕就会派出使团,随你一同前往,见林丹汗,洽谈这件事情。”

“好吧,大明皇帝,本使先行告退了,等待大明使团的随同。”

贵英恰答应一声,昂首挺胸间,强撑着摆出一副那种大国使团的气度,心中还有一丝幻想,返回漠南之时,希望大汗早就打败了土默特等部落,占领了察哈尔右翼的区域。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不知道是看穿了他的心中所想,还是无心使然,亦或是有意进行敲打一番,崇祯接下来的话语,有意无意间的说出,彻底将他这一丝幻想击碎。

“哎对了,就在几日前,我大明的英国公,已经前往大同府就任宣大总督,随同的还有顺义王卜失兔的使团。”

听到这句话,贵英恰的心中就是一紧,着急了起来,当然明白,崇祯的意思再明显不过了,若无意外的话,明军的援军已经整装再发,驻扎在长城的各个关口,呈现兵出之势。

要是动更快的话,说不定那个所谓的英国公,现在已经与卜失兔等人相见,商谈与大汗战的事情。

形势不可谓不危急,明军与察哈尔右翼的军队会合在一起,林丹汗绝无胜算的可能,就算是最好的情况,也不过是双方势均力敌。

一想到这些,贵英恰再也无法保持那种强装出来的风度,几乎是脱口而出,就是催促了起来。

“大明皇帝,还望贵国的使团能够早日成行,赶紧启程出发,现在已经进入秋季,时日不多,在进入深秋之前,我们察哈尔要么在漠南找到一块栖息之地,要么返回辽东,收复那些失地,耽误不得啊”

“放心吧,贵英恰,朕知道你们的处境,一刻都耽误不得,最迟明天下午,就能组成使团,后天一早,就可以启程出发。”

第一百六十七章巩固皇权

看着贵英恰那忧虑的神情,迫不及到的模样,以及匆匆离去的背影,崇祯当然明白对方为何那么着急为何那么急于促成结盟,联手对付建奴,让林丹汗早些收复辽东的失地

原因很简单,贵英恰心里清楚地知道,明军与卜失兔等人的军队联合在一起,林丹汗绝不是对手,几乎没有丝毫的胜算,而关外的气候不仅恶劣,寒冬还要比关内来得早得多,更加的寒冷。

也就是说,关外地区,尤其是距离辽东越近,那里的寒秋与中原的隆冬差不多,若是不能早日收复失地,有一个栖息场所,非得冻死许多人。

时间无多,不能再耽搁下去了。

在整个早朝过程中,接见林丹汗的使臣贵英恰,谁也没有注意到,相比于平时,大殿里还多了一名官员。

为官期间,这个人以清廉厚德、刚正不阿著称,还是有名的家和教育家,极为受百姓的爱戴,朝廷的明公巨卿,多出自其门下,更是江西二十八名星宿之一,名震海内的豫章社主要成员。

早朝结束了,百官怀揣着复杂的情绪,不知道该对今天的早朝说些什么,既佩服于皇上的魄力,居然直接就免去了对外族的封赏,安抚那些人的方式;又惊讶于皇上对关外形势的了解,并将借力打力运用地非常娴熟,驳斥的林丹汗使臣默然无语,神色惨白,再无进京时的嚣张气焰模样。

尤其是那越来越强烈的气场,让他们都胆战心惊,畏惧三分。

文华殿后殿,崇祯平时处理奏折的地方,内阁就在其西南的方向,两者的距离不过百余步。

此刻,崇祯正在处理着奏折,一脸的平静之色,不时地发生着变化,时而微微蹙眉,时而舒展开来,而对面站着十几名官员,其中的大部分人都是如今的朝中重臣,囊括了六部尚书与内阁成员。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后殿里越来越安静,刑部尚书王在晋最先按耐不住,上前一步,躬身行礼的同时,双手交叉在一起,看似颇为禀直,一副忧国忧民的模样,率先打破了平静。

“皇上,为了减轻财政压力,朝廷可以除去那些蒙古各部落的市赏,救援顺义王卜失兔也合乎情理,将林丹汗赶回辽东,也是明智的选择。”

“可是,皇上,微臣以为,朝廷不必与林丹汗结盟,助其收回失地。只要大军与顺义王等人的联合在一起,摆在宣府之外,就能将其逼回辽东,即可。”

“而且,臣曾经经略辽东一段时间,深知这些蛮夷之辈的性格,尤其是林丹汗这样极具野心的首领,绝不会甘于屈服人下,与黄猪皮勾结在一起,一旦被逼回辽东,收复失地之时,势必是两虎相斗,与蒙古各部落以及后金将会有一场恶战,朝廷完全可以坐山观虎斗,节省不少的饷银。”

这个时候,崇祯已经停止了批阅奏章,抬头看着王在晋,神情古无波澜,眸子中闪过丝丝点点光芒,心中却是在暗想,也不知道朱由检怎么想的,才登基不久,刚一改元,就立马启用了王在晋,还委以刑部尚书之职。

要是换自己,莫说重新启用,没有重罚、罪责,就已经是这个小老儿的幸事了。

辽东局势的急转直下,不断恶化,就是在王在晋督师蓟辽之时,相比于袁崇焕的防守思想,构筑宁锦防线,不主动招惹建奴,这孙子的防守更加消极,对于宁锦一带的防御有着极大的破坏。

这孙子的主张,完全就是放弃山海关以外的所有地方,以长城的各个关隘为防守点,再建造城池,放任建奴不管,任由其发展。

如果不是孙承宗后来的极力反对,凭着他帝师的身份,教过天启皇帝,恐怕就没有现今的宁锦防线,后金的势力范围将会更大。

想到这些,崇祯对王在晋愈发地反感,有意无意间,眼角的余光不时地飘过兵部尚书霍维华,这位也是问题多多,绝非是良善之辈的忠臣。

可以毫不客气的讲,这位就是魏党的余孽,尤善逢迎,可谓是墙头草一般的人物,又极为自私,袁崇焕的含冤而死,也与他不无关系。

可以说,在大是大非面前,他更在乎个人的私利。

刹那间,崇祯的脑海里闪过一丝明悟,大概猜到了那个朱由检的用意,之所以任命霍维华为兵部尚书,就是众多的平衡之策之一,不仅是为了稳住魏党余孽,更是压制东林党。

毕竟,一下子重新启用了那么多的东林党,中立的官员又是少之又少,若无魏党余孽的从旁掣肘,进行牵制,改元之后,大肆清算魏党的话,那个时候的朱由检,将会被东林党所架空。

崇祯这样想着,对于年仅十七岁的那个朱由检,那是由衷的佩服,如此年轻,就能做到左右逢源,在东林党与魏党之间,游刃有余,处置得当,最起码是在最初的数年,他才是坐收渔翁之利的人。

毕竟,翻开历史,不难发现,从即位之初,越往后的几年,朱由检的皇权得到了极大的巩固,借助着东林党与魏党的争斗,娴熟地收回了大部分兵权和官员任免权力。

否则的话,在朱由检当政的时期,也不会出现那么多的年轻将领和官员,若是放在以往,那将是难以想象的事情。

一时间,“崇祯”反而理解了那个朱由检,为何猜忌之心那么的重为何六部尚书与内阁成员,换得那么频繁

尤其是兵部尚书,几乎每一年都换一个,最短的任职不到两三个月,还有内阁首辅。

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巩固皇权

频繁的换臣子,也就意味着,他们很难形成党派,刚结成一个团体,他们的头头脑脑,领军人物,就被朱由检以各种由头处理掉了,或是被罢官处斩,或是被流放戍边,亦或是削职为民。

同样地,如此一来,官员的频繁更换,频繁地进行调动,也造成了朝廷官场上的动荡,人心惶惶,无法专心于做事。

《明末达人秀》转载请注明来源:星月书吧51xingyue.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在名柯建立提瓦特组织纨绔皇子:先创六宫再夺嫡被全家抛弃后,皇家催我认祖归宗征途英魂殊途仙路魂穿三国,成为最强前夫哥?四合院:傻柱清醒了,拒绝带盒饭修仙才能救命开局撕婚书,我成就最强镇国公!说好只渣江少,沈总怎么先哭红眼明末之我若为王神话从宝莲灯开始盗墓:别难为我一个算命的啊从双灵根到全属性剑道天骄穿成恶毒雌性,五个兽夫轻点宠侯府忘恩义?摄政王撑腰,不原谅荒野大镖客之西部立国足球,被皇马放弃后,我成了神级前场自由人综影视,宜兮的穿越之旅被师尊拒绝后,病娇徒儿黑化了都穿越了,谁还循规蹈矩?!魏武世子之偷香窃玉末日小可怜的逆袭之旅星穹铁道月下初拥的欢愉之旅炼器家族:我炼器天赋负99盘说上辈子被冷落的前夫,他不理我了无尽战场:从夜之城开始造马甲母皇别传位,五个皇姐拔我氧气管功高震主被猜忌?我反手统一六国我在古代种田招婿斗宅门莫名其妙去修仙你是男的还是女的?武侠召唤,开局创建逍遥阁让你做炉鼎,你把师尊拿下了?穿越崩坏的我有点慌HP之和格林德沃当校友的糟心事抗战:真理只在我大炮射程之内四合院之我是韩老六红楼:重生贾环,修魔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