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月书吧

分节阅读 77

《明末达人秀》转载请注明来源:星月书吧51xingyue.com

飞了起来,神游天外,想起了关于他毕自严的记载,尤其是擅长之处。

仅就经济理财之能,堪比周总理

“崇祯”清楚地记得,对于毕自肃的印象极为深刻,历史上,朱由检登基之后,面对大明朝的这个财政烂摊子,魏忠贤将国库掏空,要不是有毕自严这个极有“才干”的户部尚书,朱由检将会更加缺钱,或许财政早就崩溃了。

回顾历史,不难发现,朱由检非常缺钱的时候,就是在毕自严死去不久。

接任户部之时,朝廷还是处于每年一百三十万两白银的赤字之下,但在他的努力之下,想尽一切手段,尽量减轻百姓的负担,进行开源节流,硬生生的拯救了大明王朝的财政,予以了缓解,税赋有所增加,财政出现了复苏迹象,宛若奇迹一般

最为关键的是,在他的精心策划之下,由于粮饷供应及时,为挫败鞑子兵围京城的意图,提供了后勤保障,功劳丝毫不比那些勤王的将领少多少

黄猪皮第一次入关,兵围京城,天下兵马四十余万,云集在京城四周,自然而然地,不难想象,当时的粮草供应就成了最为重要的事情,也是最能体现毕自严的“才干”。

连续月余,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昼夜不停地处理后勤供应事务,几乎事事都是亲力亲为,手批口答地处理诸多事务。

可以毫不夸张地讲,如果没有毕自严这个户部尚书,为各路大军的后勤部长,恐怕那些勤王兵早就自乱阵脚,因为粮饷供应的事情。

思绪翻飞之时,崇祯那平静的神情之下,漆黑的眸子里闪烁着点点光芒,愈发觉得,毕自严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简直就是当代的周总理

当然,除了在外交方面,两人几乎是别无二致,同样具有经济之才,也懂得军事,可谓是多才之人,武能保家卫国,守一方之土,文能兼济天下,乃是明末不可多得能臣干吏。

最为关键的是,他和袁可立一样,到了这个时候,已经无心于党争,更加在意国家的利益,属于中立的官员。

担任天津巡抚之时,与登莱巡抚袁可立遥相呼应,形成掎角之势,守卫了京师大门。

“而且,皇上,微臣以为,以大明目前的国力来讲,财政只是得到了缓解,不仅林丹汗索要的市赏不能给,就连其他部落也要全部除去。”

“还有,朝廷对待进贡的使团也要有所改变,所赏赐的财物价值,决不能超过他们进贡之物。”

“以及那些使团的沿途花费,也不能再由朝廷承担,当地衙门不再负责接送,只需查验即可。不然的话,对于过往的道、州、府来讲,也太劳民伤财了,成了当地的一大负担。”

崇祯听得非常认真,连连点头,即便毕自严不说,他也有这种打算,也知道明朝时的朝贡,藩属国所谓的觐见,他们进贡的货物与所得到的赏赐相比,绝对是物超所值。

一般情况下,后者往往是前者的数倍、数十倍不止

因此,明朝时所谓的万国来朝,不过是在到处撒钱,花钱买来的一种假象,那些藩属国不是因为天朝国威使然,才慕名而来,进行朝贺,而是双眼盯上了事过之后的一笔重重赏赐。

很显然,洋洋洒洒的一番话,毕自严说得很是过瘾,就在这个时候,崇祯却兀自的问道:“毕尚书,关于你所讲的这些,朕何尝又不明白”

“不管是市赏,还是进贡之时的赏赐,都是朝廷的一种拉拢手段,安抚和稳住那些化为之民。若是统统取消的话,很有可能使得他们强烈反弹,再出现第二个、第三个建奴。”

“遥想当初,迫于朝廷的财政压力使然,不得不减少化外之民的进贡次数和间隔年限,结果却是,使得边境不稳定,蒙古等部落袭扰我国边境,烧杀掳掠。”

第一百六十二章互市

很显然,毕自严早就想到了这一点,预料到会有类似的问题,面对崇祯的突然发问,他是对答如流,没有丝毫的紧张与急迫之感,张口就予以了回应。

“启禀皇上,从察哈尔右翼这些年的表现来看,尤其是三娘子时期,土默特等部落之所以与我朝交好,鲜有侵扰边境,主要原因就是在于,朝廷开放了与其交界的部分互市,让他们尝到了甜头,有利可图。”

“同样的道理,朝廷可以多开放一些互市,主要集中在那些与朝廷较好的部落,让他们从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从而进一步分化瓦解蒙古各部落的内部。”

“如此一来,就能弥补他们在市赏与朝贡方面的损失,还能获得更多的利益,边境就能更加的稳定。”

然而,听到这些话,崇祯的神情发生了变化,由一开始的深深认同,变成了现在的又是点头,又是摇头,给人以怪异之感,毕自肃微微一愣,刚想询问什么,刘若宰却站了出来,进行反驳。

“毕大人,下官不是很同意的这种观点。”

说话之间,刘若宰满脸的凝重之色,直直地看着毕自严,看到对方流露出疑惑的模样,进而补充道:“开放互市,并未有您想得那么简单。”

“互市,从汉朝开始,中原就有了与外族通商的先例,到了唐宋,才纳入正规。”

“按理来讲,开放互市,能够进行互通有无,都能够从中获利,本是一件双赢的事情。然而,那些外族获得铜钱之后,并不是为货币使用,而是将其消融,铸造成兵器,反而威胁到边境的稳定。”

“因此,一旦开放互市,短期之内,或许能够达到稳定边境的目的,但时间愈久,获得的铜铁越多,那些外族就会蠢蠢欲动起来,不安于贸易所带来的获利,更加渴望于劫掠所抢来的财物,可谓是一本万利。”

然而,毕自肃并未因为这一番的反驳而有丝毫的慌乱,反而变得愈发镇定起来,偷偷打量了一眼位于上座的崇祯,看到后者一副不置可否的模样,心中就是微微松了一口气。

“刘大人,关于你说的这些,本官又岂能不知”

毕自肃先是反问了一句,身上再次散发出那副从容不迫的气场,再次摆出一副侃侃而谈的模样,进而徐徐说道:“刘大人,你应该知道,从宋朝开始,与外族进行互市,就禁止了以铜钱买马,而是用布匹、茶叶、药材等物为支付,也就是当今的茶马司,因此,也就不存在你所讲的那些问题。”

这个时候,相比于两人的言语争锋,崇祯却想到了更深一层次的问题,如今的大明王朝,由于长久的土地兼并问题,中原的畜牧业遭到严重的破坏,对于耕牛之类的牲畜,非常的短缺,都是继续的东西。

如今之时,在大部分地区,除了那些荒芜的村落,一个村子也没有几头牛,在未来的一段日子里,不难想象,随着土地兼并得到遏制,并予以缓解和解决,还地于民,将会需要大量的耕牛。

否则,大明的农业经济将会停滞下来,达到一种瓶颈

像边境地区,那些游牧民族,或许他们不擅长耕种和劳,但手里掌握着畜牧力量,最不缺的就是牛羊马,只要将其引进关内,开荒的土地就能够大幅度增加。

相应地,在短期之内,随着那些牲畜进入中原,就能收到明显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毕竟,在这个农业社会里,想要增加收成,除了无法抵抗的气候原因,关键就是在用于耕种的牛马。

有了这些牲畜,固定的劳动力之下,老百姓就能耕种更多的土地,就能够将田地多翻几遍,使得农物拥有一个更加适宜的土壤。

与此同时,崇祯想到了另一个名词,宝钞

就在众人争执不下之时,崇祯笑了,笑得是那么灿烂,又显得是那么突兀,让人有一种诡异之感,更是高声问道:“各位爱卿,你们说,朝廷继续发行宝钞怎么样”

刹那间,书房里的气氛为之一滞,顿时安静了下来,众人一副惊愕的模样,更多的是诧异,大眼瞪小眼,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对于“宝钞”二字,他们并不陌生。

虽然大明宝钞已经被废止了一百多年,正德年间就实际上停止了发行,他们这些人还是记忆犹新,有着很深刻的印象。

这种氛围只是持续了那么一瞬间,最终还是由工部尚书王永光打破了平静,接下来的一番言语,将他的忠厚正直和敢于直谏,体现的淋漓尽致。

“皇上,此事万万不可,发行宝钞,虽然有利于一时的使用,减少铜铁的使用与消耗,但是,却于国有大害啊”

“由于宝钞的纸质太差,极易于损毁,难以长久使用,而且,宝钞只发不收,既不能回收,又不分界,致使天下流通的宝钞越来越多,泛滥成灾,贬值极快,很难获得百姓的认可。”

然而,听到这些近乎于一口否决的话语,崇祯不仅没有动怒,生气,反而露出了一丝欣慰,笑得愈发地灿烂起来,看得众人心中直发毛,有一种不好的感觉,王永光刚要在说什么,再进行争取一下,却被崇祯笑着给打断了。

“王尚书,不要这么着急嘛,宝钞并不是一无是处,没有你说得那么不堪,如果将其予以改进,不仅能够回收,还能将其兑换成实际的银钱,并将其制工艺提高,年年更新,那样还不行吗”

“那那那当然好了”

几乎是一种条件反射,近乎于喃喃地回了一句,王永光将后面的话语全都咽了回去,一时不知道该如何反驳又该说些什么

这个时候,户部尚书毕自严再次站了出来,沉吟了一下,随即接话道:“嗯皇上,如果等值发行宝钞,并能够回收旧钞,那当然就好了。如此一来,就能减轻百姓的一些负担,不必再支付火耗银钱,溶解散碎银子,将其铸成银锭的花销。”

紧接着,毕自严的语气一变,变得凝重了许多,脸上的神色更是郑重无比。

第一百六十三章务实的帝王

“可是,皇上,要想发行宝钞,并获得天下人的认可,绝非是轻易之事。首先,即便是宝钞能够回收,能够以旧换新,但必须建立许多像钱庄这样的店铺,以便百姓能够随时换取,自由兑换。”

“其次,就是每一个像钱庄类似的店铺,必须保证储藏有足够的现银,能够真正的实现将宝钞兑换成银两,如此才能取信于民,并长久持续下去。”

“最后,也是最重要、最为关键的一点,建立这么多的店铺,肯定也要辅以相应的人手,自然而然地,也要给予这些人薪俸,如此一来,将会加大朝廷的财政压力。否则,难保他们不会监守自盗。”

有着现代人的灵魂,虽然只是一个历史学家,“崇祯”怎么会被这一点问题难道呢

所谓类似于钱庄的店铺,就是现代的银行,而宝钞就是纸币,尽管不知道银行的具体运营方式,但也知道他们的一些获利方法,比如最简单、也是最基本的方法,借贷

只要钱庄盈利,就不存在增加朝廷财政压力的问题,反而能够增加国家的收入。

“嗯这样吧,王尚书,毕尚书,关于宝钞的事情,就让朕好好想想,你们回去也思谋一下,将其完善,既能方便于民,也不给朝廷带来财政压力。”

“是,皇上,微臣遵旨”

看到两人并不认可宝钞,一副在应付自己的模样,崇祯并不灰心,也不气馁,反而更加坚定了发行宝钞的想法。

毕竟,一旦发行宝钞,并将其广泛应用,将会大大的减轻老百姓的负担,火耗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许多的贪污和横征暴敛,就是源于征税所要的现银。

因为,百姓上缴的赋税,绝大多数都是散碎银子,肯定不能将其直接上缴朝廷,而是要铸造成银锭,中间就有一定的损耗,如此就有了火耗一说。

相应地,也就有了火耗税

使用宝钞,那就不一样了,就不存在火耗的问题,自然而然地,由其演变而来的各种杂税也就不存在,百姓要上缴的税银也就少很多。

毕竟,按照大明律,朝廷规定的法度,上缴十两的税赋,还要多交两到三两的火耗。

“那个那个皇上,关于开放互市的事情呢”

听到毕自严的询问,崇祯的眼前一亮,并未予以回答,而是心中暗想,如果发行爆炒的话,可以在那些茶马司先行推广,进行应用,就可以结束那些互市最为原始的通商方式,以物易物。

有了宝钞这个纸币,为交易媒介,就能大幅度杜绝铜铁流入那些外族。

崇祯的脑海里只是闪过这些念头,很快就回道:“嗯开放互市,当然可以,但必须细化其中的一些准则,朝廷必须从其中抽取一定的赋税。”

这一刻,相比于浓浓的复杂之色,更多的是错愕,尤其是看着崇祯嘴角噙着的那一抹笑意,众人都有一种感觉,皇上不像皇上,更像一个极尽逐利之能事的奸商

雁过拔毛,若无利益,朝廷若是不能从中获得好处,绝不会做那种利人之事。

不过,崇祯身上散发着的那种铜臭味道,在场之人不仅不反感和厌恶,反而还很赞赏,眸子中更是点点毫光,闪烁不定。

这些最起码说明一点,皇上是一个极为务实的君王,相比于那些“千邦来贺、万国来朝”所带来的盛况,由此带来的美名,皇上更加的在乎,大明王朝有没有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而不是打肿脸充胖子一般的炫耀。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对于他们这些

一掌擎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星月书吧51xingyu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末日小可怜的逆袭之旅开局撕婚书,我成就最强镇国公!魏武世子之偷香窃玉都穿越了,谁还循规蹈矩?!后世之劫综影视,宜兮的穿越之旅穿越崩坏的我有点慌红楼:重生贾环,修魔逆天功高震主被猜忌?我反手统一六国我在古代种田招婿斗宅门侯府忘恩义?摄政王撑腰,不原谅斩神:我是王者英雄代理人明末之我若为王无尽战场:从夜之城开始造马甲舌尖上的妖管局让你做炉鼎,你把师尊拿下了?乞讨半年,侯府全家跪求我原谅在名柯建立提瓦特组织荒野大镖客之西部立国母皇别传位,五个皇姐拔我氧气管说好只渣江少,沈总怎么先哭红眼征途英魂神话从宝莲灯开始穿成恶毒雌性,五个兽夫轻点宠红楼王权被师尊拒绝后,病娇徒儿黑化了四合院之我是韩老六纨绔皇子:先创六宫再夺嫡被全家抛弃后,皇家催我认祖归宗盘说炼器家族:我炼器天赋负99抗战:真理只在我大炮射程之内从双灵根到全属性剑道天骄港片:制霸港岛,从自立门户开始钢盔与热血:德械师抗日风云足球,被皇马放弃后,我成了神级前场自由人上辈子被冷落的前夫,他不理我了武侠召唤,开局创建逍遥阁魂穿三国,成为最强前夫哥?堕落大骑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