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达人秀》转载请注明来源:星月书吧51xingyue.com
报纸的报童吆喝,京城顿时炸开了锅,刚刚恢复的平静,再次变得风起云涌起来,暗流涌动。
“重磅消息重磅消息,福王累累罪行,唐王行为恶劣,被锦衣卫抓捕起来喽,今天的报纸就是揭露他们的罪行和不法行径,在封地为祸百姓,快来看喔”
“唐王宠幸嬖妾,纵容嬖妾和其子谋害唐王世子,以及暗害唐王子嗣,争夺唐王世子之位”
“福王和福王世子,为祸洛阳城,慌乱百姓,强抢民女,短短数年之内,死在福王府的百姓就有数十人之多,父子二人糟蹋良家妇女无数”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崇祯也不会想到,相比于平民百姓炸的热血沸腾,开了锅,愤怒无比,官场之上,勋贵之间,却是格外的平静,平静的近乎于诡异。
“好好抓的好,锦衣卫总算办了一件好事儿,总算办了一件为民除害的好事儿”
“就是,就是,抓的好,皇亲贵族怎么了犯了这样滔天之罪,身负数十条人命,仅仅是抓起来,根本不能平民愤,应该更严厉一点。”
“这个老唐王真是够昏庸的,居然如此纵容小妾和小儿子,谋害其他亲生儿子,这心肠得多么的狠,多么的硬,抓得好,抓得活该”
渐渐地,京城内,在百姓之间,开始形成一股风潮,全都是对唐王与福王的口诛笔伐,言语鞭挞,声讨的势头越来越大,而勋贵和官场上依旧是平静无比,古波无澜。
紫禁城,坤宁宫之中。
此刻,宫女与太监早已退去,大殿里唯有国丈周奎和皇后周氏,前者手里拿着早上的大明日报,神情焦虑而着急的说道:“女儿啊,你可要早做准备,随着大明日报的这一暴露而出,福王的事情瞒不了多久,很快就会传到皇太妃耳中,到时候,一定会来哭诉求情。”
周皇后并未言语,而是接过了报纸,缓缓展读起来,随着内容的深入,秀眉微蹙,隐隐有一些不满,不满的不是报纸里的内容犀利,将会在京城内引起轩然大波,而是黄宗羲居然没和自己打招呼,商量一下。
这个时候,看着陷入沉思中的女儿,如今已经贵为一国之母,周奎油然而生一股得意之感,看到对方微微蹙起了眉头,神色有一些不太好看,不免心生埋怨,唠叨了起来。
“女儿,皇上也真是的,居然一个人南下游玩,还带上了田秀英那个狐狸精,却将这个烂摊子扔了下来,丢给你一个妇道人家处理,真是太不像话了。”
“而且,你现在又是身怀六甲,天天这么劳累,如果有什么好歹,父亲都不敢想象后果。”
说到这里,周奎的话语一顿,脸上流露出担心之意的同时,忍不住地瞥了一眼周皇后的肚子,心里又是一阵嘀咕与激动。
虽然小腹平平,但里面可是居住着未来的太子,也是自己周家的希望,一旦太子继位,也就是说,这大明王朝也有周家的一半。
相当这些,周奎情不自禁地嘴巴微微咧开,露出了一个淡淡的笑容,似乎想到了什么,神色一敛,却而代之的是满脸的担心之色,转而说道:“女儿,如果皇贵妃找你,一定是为福王求情,能避则避,如果避之不得,也要小心一些,做好一些防范措施,免得那个女人疯狂,为了儿子,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做得出,要是伤及你腹中的胎儿,可就大事儿不好了。”
“嗯父亲,女儿知道了。”
周皇后轻声回应了一句,也收起了报纸,并将其放到一侧的床榻之上,脸上也忽现出淡淡的担心之意,但更多的还是属于母爱的光辉,纤纤手轻抚腹部,喃喃道:“孩子,我不会让你有任何闪失的。”
紧接着,周皇后收起了她的母亲光辉,一脸担忧的看着周奎,不等对方再次说话,询问道:“对了,父亲,外面的怎么样对于今天的大明日报,文武百官和那些勋贵是什么反应”
“没什么反应啊”
周奎脱口而出,不以为意的回来这么一句,看到周皇后那有一些不满意的神情,进而又补充道:“除了老百姓在那里热议,愤怒不止,瞎嚷嚷,到目前为止,官场上还没有一个人出来说什么,就连宗人府也很平静。”
“那就奇怪了”
周皇后的眼睛低垂,眸光黯淡了少许,嘀咕了这么一句之后,进而自语道:“不该啊,以往之时,这些官员的双眼都是紧盯着皇上,稍有差池,他们就变得极为兴奋,建言什么的,一副忠臣的模样,这次怎么就这么安静了呢”
“呵呵女儿,这有什么好奇怪的”
周奎大笑一声,尤其是那句话,顿时引起了周皇后的注意力,勾起了她的好奇心,紧接着问道:“父亲,难道你知道其中的原因”
迎着周皇后越来越灼热的目光,周奎轻捋胡须,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随后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女儿,先不说福王和唐王乃是锦衣卫所抓,大臣们无权过问。单单是一点,那些藩王并不属于任何的派系,锦衣卫这样做,抓捕了两个藩王,既没有触犯到东林党的利益,魏党余孽也没有受到伤害,他们又怎么可能站出来反对呢何况,还是为了无关之人。”
看到女儿听得很是认真,频频点头,周奎的心里愈发的得意了,情不自禁地流露在脸上,更是表现在话语里。
第一百四十一章尖锐
“而且,不管是哪个藩王,都是极富的存在,说成富可敌国,也不为过。如此一来,他们不是朝廷的亲王,更像是一块块肥肉,对于那些百官而言,恨不得皇上削藩,查抄两王的王府,从而好分一杯羹,捞一点油水。”
“自然而然地,京城会出现在这种局面,没有一个人站出来为两王说话,为父一点也不觉得奇怪。瞧着吧,一旦皇上返回京城,第一个早朝,这些人就会按耐不住,变着法子的想要分一杯羹。”
“皇上这样做,抓捕福王和唐王,除了两王,没有伤害到任何一方势力的利益,等同于双赢的举措,又怎么可能有人出来反对呢”
“而且,抓捕福王与唐王,锦衣卫做得光明正大,办得合乎情理,两王乃是触犯了大明律,百官更加没有反驳的理由了。”
周皇后轻轻点头,一副恍然的模样,心里猛然一松,更是说道:“如果是这样的话,女儿就能放心了。”
这个时候,周奎忽然露出一副意味深长的模样,压低着声音问道:“女儿,皇上该快回来了吧”
出乎周奎的意料,对于崇祯的行踪,一向是闭口不言或是遮遮掩掩的女儿,这次却松口了,表现的很是痛快,微微一点头,轻声回道:“嗯,是的,快回来了,最迟不超过五天。”
与此同时,远在京城百里之外的大名府,府衙之中,后堂的书房里,崇祯坐在书案旁,随意的翻着一沓文件,而卢象升正站在对面,神色虽然平静,努力地摆出一副镇定的模样,但眸子里闪烁着的殷切光芒,还有微微僵硬的身体,都难以掩饰他内心的期盼。
崇祯正在翻看的文件,正是他两个多月的努力成果,关于北直隶闲置土地的处理方案,以及对那些勋贵逃税漏税的解决细则。
渐渐地,在极其平静的氛围之下,随着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越来越长,崇祯那始终没有任何变化的表情,没有得到任何形式的答复,使得卢象升越来越紧张起来,连呼吸都变慢了不少。
“卢象升,你的这些办法确实不错,确实能够增加朝廷的财政收入,也能最大化的遏制勋贵偷减赋税的行为,以及尽可能地使得北直隶的土地不再荒芜。”
说话之间,崇祯合起了文件,缓缓抬起头,一双漆黑的眸子直盯着卢象升那张坚毅的面孔,此时却显得那么紧张,隐隐还有一丝兴奋,预期加强了几分。
这个时候,崇祯露出了不太满意的神色,忽然转而说道:“不过,这不是朕最想看到的。”
看着卢象升神色一紧,愈发的不自然,就要辩驳什么,崇祯摆了摆手,打断的同时,也补充说明其中的原因。
“朕之所以这样说,并不是讲你的这个方案不好,而是觉得,你的这个方案太过柔和,见效太慢,还不够完善,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不错,按照这个方案实施,朝廷的财政收入确实会有所增加,但依旧有限,主要还是在于,并不能解决百姓的问题,他们依旧是无田可中,依旧只能充当佃农,累死累活一年,还不一定够吃的,这不是朕想要的。”
最后的一句话,就像一记重锤,狠狠地击打在卢象升的心房之上,使得后者心中一紧,呼吸一滞,不知道该如何解释和反驳崇祯的这番言语。
不错,正如皇上所讲,自己的那些建议,虽然能够整治不少的荒地,虽然能够增加朝廷在北直隶的赋税收入,但百姓在其中的受益微乎其微,几乎是没有。
这个时候,崇祯又换了另一副神情,淡淡一笑,再次转移了话题。
“卢象升,朕依稀记得,咱们君臣在那一夜的促膝长谈过程之中,你曾经非常犀利的指出,北直隶诸多土地问题,根本所在乃是京师的那些皇亲国戚和勋贵,他们的私有田地占据了北直隶所有土地五成以上。”
很显然,卢象升微微一愣,有一些错愕,没有想到皇上会说到这个事情上,面对如此尖锐的问题,依旧如初,卢象升丝毫不介意会得罪人,会得罪京城的那些权贵,回答地依旧是那么轻松自如,显得很是从容不迫。
“嗯,是的,皇上,微臣确实说过。”
卢象升轻轻点头,回了一句,仿佛并不觉得这么有什么不妥,这样会将自己陷于何种不利境地,反而进一步地说道:“而且,皇上,微臣直白的讲,可以用性命担保,那些权贵的土地,并不是来自于正途,并非全是他们花钱所买,其中的很大一部分,乃是强抢强占。”
“虽是奏讨,乃是赐地,却多是受人投献,将民间产业夺而有之。比如庆阳伯在庆都、清苑、清河三县的五千四百余顷良田,其中的十之七八,就是受奸民李政等人的投献,多是强抢百姓的良田。”
“还有长宁伯受魏忠投献,指挥佥事沈传、吴让受奸民冯纵名等人投献,强抢百姓良田,才会在景州、东光、沧州、静海等县,获得那么多的良田。”
崇祯已经收起了那看似有一些玩世不恭的神情,神色变得无比郑重起来,听得频频点头,一副深以为然的样子,却抛出了一个让卢象升一愣的问题。
“卢象升,朕问你,如果让你担任大宁都司的都指挥使,你觉得怎么样自己是否能够胜任”
面对这个问题,卢象升有一些发傻,一时反应不过来,确切的来说,是跟不上崇祯这种跳跃性思维,犹如天马行空一般,刚刚还在谈论北直隶的土地问题,一下子又说到了军事上面。
话题的大跨度,让卢象升一时适应不过来。
而且,官职升迁的提升速度和跨度,是那么的大,也让卢象升的内心很是忐忑,如坠梦幻一般,不敢相信听到的是真的。
“怎么了,卢象升难不成,你自觉不能胜任大宁都司的都指挥使不成”
“不不不是皇上”
完全是下意识的反应,卢象升的脑袋摇得跟拨浪鼓似的,有一些结巴地回应了这么一句之后,更是进而说道:“微臣不是认为做不好大宁都司的都指挥使一职,而是觉得,北直隶的土地问题还没有解决,就此离去,委实有一些可惜了。”
第一百四十二章委以重任
看着卢象升有一些迟疑而惋惜的神情,崇祯反而笑了,满脸的意味深长之色,紧跟着说道:“卢象升,你可要知道,一府的知府,不过是正四品的官阶,而大宁都司的都指挥使可是正二品的官阶,一下子跳跃了两级,四个品秩,两者根本没有任何的可比性。”
“若是换他人,早就笑得合不拢嘴,一口就答应了下来,你倒可好,却是这副扭捏的模样,好像朕逼迫你似的。”
卢象升挠了挠头,一阵傻笑,露出近乎于榆木疙瘩的神情,只是迎着崇祯那意味深长、充满笑意的目光,却没有任何的言语回应。
“你啊你啊”
崇祯好笑的连连叹息,一副拿你没办法的样子,神色却是再次一敛,沉声问道:“卢象升,就算给予莫大的权力,你说,单凭一府的知府,能够解决北直隶的土地问题吗”
闻听此言,似乎想通了什么,卢象升的心中一颤,强压心里的那份激动,还有猜测,没有说出,而是老老实实地回道:“启禀皇上,不能”
“这就对了嘛”
崇祯赞叹了一句,显得是那么的无厘头,进而补充道:“尽管那些土地多是非法所得,朕也能够将其全部罚没,收回来,并还给百姓。”
“但是,你就不一样了,就算是身负皇命,乃是执行朝廷的政策,是在为百姓主持公道。然而,那些权贵的手里,哪个没有一些看家护院,岂能会让你轻轻松松的收回田地,并返还给百姓。”
“再退一步讲,就算他们老老实实地交出土地,不会出手阻挠你这个大名府知府,但是,那些百姓呢面对权贵的威胁与阻吓,他们敢要回属于自己的土地吗”
渐渐地,随着崇祯的讲述,循循善诱,意有所指,卢象升眸子里的光芒越来越明亮,心里的那份疑云也越来越淡,崇
一掌擎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星月书吧51xingyu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