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大汗,在这期间,咱们不妨动用在大明官场上的细,亦或是买通一些官员,进行造势,逼得朱由检这个年轻皇帝不得不问罪毛文龙。”
皇太极的眸光越来越亮,直至最后变得炽热起来,似乎想到了什么,紧接着说道:“对了,佟养性以前就是辽东的名门望族,一方富商巨贾,和辽东的那些势族一直有生意往来,可以让他私下与那些人沟通,拿下毛文龙。”
这一刻,皇太极的脑海里不禁浮现了那么一幕,利用毛文龙与辽东势族的利益纠葛,从中推波助澜,不断地挑拨两者之间的间隙,进而达到两者相互急眼的程度,寻找合适的时机,一举除掉毛文龙。
就算计谋不能得逞,毛文龙与辽东势族的恩怨纠葛也无法解开,无法得到善了,孙承宗或许还不能肯定什么,但袁崇焕必然会受到辽东势族的影响,增加他对毛文龙的不满。
毕竟,袁崇焕想要构筑宁锦防线,抵御自己的铁骑,就离不开祖大寿的鼎力支持,祖家的用不言自明。
没有来自于宁锦的支援和策应,毛文龙就等于被折了翅膀的老虎,皮岛上的明军犹如无源之水,自己再想收拾毛文龙,将会容易得多。
总之就是一句话,使出浑身之能事,将毛文龙与辽东的势族割裂开来。
就在这个时候,皇太极的思绪百转千回之时,脑海里闪过这些念头之际,范文程的神色发生了细微的变化,越来越明显,犹豫了半天,这才有一些吞吞吐吐地说道:“大汗,你想要招揽汉人之中的读书人,那些有识之士,就必须提高汉人在后金的地位。否则,很难吸引那些读书人的效忠。”
皇太极清醒过来的同时,当然也明白范文程的意思,指的是什么
一直以来,汉人在后金的地位都不高,即便是范文程这样主动来投的汉人,拥有大学识,在一些决策之上,也起到了很重要的用,但他的地位依旧是形同于奴才,老婆随时都有可能被主子占有,玩弄一番,还不能有所怨言。
“范先生,你尽管放心,本汗即日就会发布新的汗谕,提高汉人在后金的地位,让那些汉人读书人可以在后金任职做官,获得显贵之耀。”
第七十九章荒芜的良田
这一天,北直隶广平府的地界上,清河县附近,在茫茫无际的绿色田野之中,有那么一行十数人,行走于乡间小路,缓缓而行,两辆普通的马车混于其中,除了坐在车厢里的几人,其他的全都是骑马而行,一身的劲装,一副看家护院的装扮。
此刻,在骑马而行的数人之中,赫然就有年仅十七岁的崇祯皇帝朱由检,在一袭华衣锦服的衬托之下,像极了富贵人家的公子哥。
而身上的那份书生气息,更是平添了几分儒雅,显得很是风流潇洒。
然而,南下微服私访,崇祯却丝毫高兴不起来,年轻的脸庞之上布满难看之色,微微皱着眉头,凝视着远方,环视周遭,看到大量的良田荒芜,种植农物的田地寥寥。
“刘若宰,为今年的新科状元,朕来问问你,眼前的这一切是怎么回事儿”
一个三十出头的中年人走了出来,骑马缓缓而行,来到崇祯的身侧,看了看左右,望了望前方,满脸的不解之色,不答反问道:“皇上,恕臣愚钝,不能体会圣意,还望皇上能够提点一二,所指得是何事”
崇祯偏了偏头,看了刘若宰一眼,并未为对方解惑,再次看向前方的同时,神色郑重而认真,提醒道:“记住了,从离开京城的那一刻起,朕的名字就叫尤检,不管是人前,还是人后,统统称朕为公子或者尤公子,不要再犯这种小错误了。”
说到这里,崇祯意识到自己也犯了相似的错误,不禁流露出一丝尴尬之色,似乎是为了掩饰那一丝尴尬,不等刘若宰回应,转头看向其他的几人,改了口,自己对自己的称呼。
“对了,不仅如此,还有你们,都要记住了,我叫尤检,平常喊公子或尤公子。”
“是,公子,属下记住了,绝不会再犯这样的错误”
随着刘若宰和其他人异口同声地回了一句,崇祯这才露出满意之色,轻轻点了点头,紧接着看向刘若宰,信马由缰前行之间,手一指周围的那些荒田,缓缓问道:“这些田地是怎么回事儿”
似乎是心头火气使然,又或者担心刘若宰还不明白问话的真意,崇祯情不自禁又补充了一番。
“不同于西北,北直隶还算是风调雨顺,又有诸多的水系支流,如此好的良田,怎么就荒废了呢你说说,这不是在暴殄天物吗”
很显然,刘若宰心里有着某种顾忌,并未立即回答,流露出迟疑之色,但一看到崇祯那一副义愤填膺的样子,暗暗一咬牙,最终还是道出了其中的缘由。
“公子,你有所不知,这些荒废的良田并非是无主之物,多是京城那些勋贵的私产,还有一部分是宫里的一些太监的。之所以这么荒芜,原因在于,从万历年间开始,出现各种名目的赋税,多是地方官吏私下摊派的。”
“加上朝廷的税赋,使得百姓不堪重负,不得不变卖耕种用得耕牛,来维持生活,缴纳日益增加的税赋。”
崇祯的神色越来也难看,听到这里,忍不住地插了一句:“如此一来,没有了耕牛,百姓能够租种的田地也就越来越少,那些权贵兼并的土地也就荒废了下来。”
“是的,少爷,正是这个理。”
刘若宰应和了一句,此刻的他就像掘开了一个豁口的堤坝,已经说了,反而变得不再顾忌,一点不在乎远处马车上的王之心,脸色越来越难看,看向他的目光带着敌视。
“还有,少爷,一路走来,咱们看到的那些荒田也是如此。据属下所知,前几朝都留下了诸多的田地问题,仅仅是前朝的太监魏忠贤,在北直隶就有万顷良田。”
“庆阳伯就有五千四百余顷良田,分布在庆都、清苑与清河三县;长宁伯也有一千九百余顷良田,分别在景州、东光等县地;指挥佥事沈传进讨沧州、静海县,拥有六千五百余顷良田”
“崇祯”的心情很沉重,尽管早就了解到这些历史知识,但研究者和直接体验者还是有着天差地别的不同,让他更加直观地意识到,明末时期的土地兼并有多么的严重。
仅仅是北直隶这一地,就能知微见著,可见一斑
之所以有这一番的对话,对刘若宰的询问,崇祯的目的很简单,无疑就是想要考验一下刘若宰这个新科状元,是否敢直言其中的利弊,得罪京城的那些勋贵
历史上的刘若宰虽然是名不见经传,比不得孙承宗、孙传庭、洪承畴这些人,但为崇祯年间的第一位状元,这位可谓是当之无愧的忠臣,任劳任怨,积劳成疾,最终死在任上。
尤其是他向崇祯举荐的两名官员之一,出任安徽巡抚,可是赫赫有名的历史人物史可法,智勇忠介,兼具经济的才能。
推荐的另一个官员阮之佃,乃是江宁主簿,虽然声名平平,却是极为忠于明室,以忠节全,而又不失治理一地的才能。
呼
崇祯心里常常地吐出一口浊气,尽管知道解决土地问题已经是迫在眉睫,亟待解决,最好的办法就是效仿毛爷爷,推行“打土豪、分田地”之策。
但是,崇祯也很清楚,现在不是推行这一改革的最佳时机,时机还不成熟,若是行使皇权,使用雷霆般的强势手段,强制推行这样的土地政策,必然会引起那些既得利益者的强烈反弹。
因此,在实行这一土地政策之前,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他崇祯对军队的强有力控制。
为一个历史学家,“崇祯”不可能不知道毛爷爷推行这一土地政策时的情况,不仅仅是贫苦老百姓的众望所归,主要还有军权的支持,有着军队为强有力的后盾。
毕竟,相对那些土豪劣绅,农民虽多,但依旧处于劣势。
所谓的劣势,不仅仅是财富和武器上面,关键还是在思想上面,无法形成统一的意见,不能众志成城,不能团结一致的对抗那些土豪劣绅。
军队在侧,为后盾,就有了极大的自信和勇气,再有那么一个人登高而招,振臂一呼,必然是云集响应,裹挟民意形成的雷霆之势,很容易就能推行“打土豪、分田地”之策。
脑海里飞速的闪过这些念头,崇祯露出满意之色,看着刘若宰,刚要说些什么,却被一个英姿飒爽的声音所打断。
“公子爷,马车里实在太闷了,也太无聊了,我也和你们一样骑马吧”
第八十章化名
策马缓缓而行之间,众人循声望去,纷纷看向了中间的马车,一身男装的贵妃田秀英已经走了出来,站在赶马车之人的后面,衣带飘飘,身材纤瘦,英俊的神采之中,又透着淡淡的阴柔之美。
当然,相比于一般人的女扮男装,也许是一身武艺的原因,田秀英有一种英之感气,显得更加朝气蓬勃,像极了江湖儿女,自带着一股淡淡的侠者之风。
“秀英,你怎么出来了”
很显然,田秀英很享受崇祯这种亲昵的称呼,有一种普通人家夫妻的感觉,故爽朗的一笑,颇为玩味的回道:“公子,待在马车里实在没意思,还不如骑马而行,欣赏这一路的风景,岂不快哉”
这时,似乎想到了什么,田秀英颇为撒娇的展颜一笑,话语稍稍停顿了那么一下,露出一副如嗔似怒的模样,转而说道:“公子,秀英现在可是男儿身,也该换一个名字,不能再使用这个名字了。不然的话,这副装扮就白费了。”
说话之间,似乎想到了什么,田秀英的脸上现出莫名的兴奋之色,故沉吟的抛出了一个名字。
“嗯那就叫田禾吧”
“呃这是什么鬼”
崇祯愣了一下,忍不住地嘀咕了一句,进而又问道:“田禾秀英,你怎么取了这么一个名字”
“嘿嘿公子,臣妾这可是在学你啊”
田见秀意味深长的回应了一句,意有所指,在多数人还在愣神和疑惑不解之时,崇祯的脑海里却是闪过一丝明悟,顿时明白了,自己的化名就是取名字的后面两个字,“由”谐音为“尤”,最为姓氏。
而对方呢
取得的也是姓名的前半截,姓氏自不必说,“禾”不正是“秀”字的上半部分吗
“好吧田禾就田禾吧。虽然怪了一点,但还不错,喊起来还算朗朗上口的。”
崇祯颇为宠溺的来了这么一句,脸上忽得现出坏笑之色,进而看向距离马车最近的一名侍卫,也露出了淡淡的玩味神采,打趣的喊道:“你,将马匹让开田公子”
“好勒,谢过尤公子”
田秀英来了兴致,也打趣的回了一句,进而一个腾空跳跃,伴随着极为利落的前空翻,就稳稳地落在马背之上,双腿更是轻轻一夹,来到了崇祯的旁边,并肩而行。
仿佛失忆了一般,崇祯一扫刚刚的阴霾,像是忘记了土地问题所带来的不快,进而对着周围的众人喝道:“都记住了,以后若无特殊的情况,不仅要叫我公子,也要喊秀英为田公子。”
“是,公子,属下记住了。”
就在这时,一阵嘈杂的声音自前方的拐弯处传来,打断了众人的讲话,由于是夏季的原因,到处都是绿树成荫,杂草丛生,崇祯看不到拐弯处发生了什么,只能听到一阵断断续续的争吵,随着距离越来越近,就越来越清晰。
“告诉你,如果你不先发一部分行脚费,我们大家就不走了,这两千余辆小车的米豆,你们自己拉回去。”
“告诉你们,莫要把我们这些里甲惹恼了,逼急了。否则,全都撂挑子,统统不干了,直接回家,你们就请等着衙门的问罪吧。”
“别以为俺们这些庄稼把式不知道,此次到天津卫押运米豆,你们是私自动用的里甲。”
“朝廷可是有着明文规定,为公家气运粮食,必须给我们这些苦力行脚费。”
“哼你们这些苦哈哈,别给脸不要脸,切莫忘了,如果你们胆敢逃走,将会牵连到里甲内的其他人家,若是有了什么损失,要是赔不起的话,就拿你们家的童稚抵偿,卖给人家换银子。”
崇祯脸上的笑意早已消失不见,化为了一片乌云,阴沉的可怕,耳边还在回荡着前方的争吵,清晰可闻,转头看向了一侧的王之心。
“去看看是怎么回事儿”
“是,公子。”
相对于“崇祯”的愤懑,异常的生气,激烈反应,旁边的田秀英与刘若宰等人要淡然的多,一副平静的样子,似乎见惯了这种情况,一点也不觉得意外。
拖欠工钱,连坐,强抢人家孩子,变卖为现银,为罚款,等等。
诸如此类的事件,在明末这样的时代,或许是司空见惯之事,再正常不过,但对“崇祯”这位拥有现代人灵魂之人,却是无法容忍,异常的排斥与反感,完全不能够接受的。
何况,“崇祯”还是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学者
而在这个时候,陕西却发生着一件值得人高兴的事情。
汉中城内,巡抚衙门,大厅之中,巡抚孙传庭与布政使徐光启都是满脸的兴奋之色,相互祝贺着,毫不吝啬各自的溢美之词,高兴的神情溢于言表。
“哈哈徐大人,恭喜啊,推广新的农物,已经初见
小说推荐:《在北宋当陪房》《不可以离婚》《她是S级哨兵们的白月光圣女》【绝境黑夜小说网】《神话版三国》【赘婿小说】《不正常型月》【趣读吧】《苟道修仙,从种田开始》《谍海青云》
星月书吧【51xingyue.com】第一时间更新《明末达人秀》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