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月书吧

分节阅读 33

等地。”

“是,皇上,末将这就去”

秦良躬身行礼了一番,就要转身离去,隐隐有一种迫不及待的架势,这时,似乎想到了什么,神色为之一敛,身形顿了顿,转而说道:“启禀皇上,在接手三大营与神机营之前,末将想要返回营地一趟,一来要交代一下诸将,二来选一些人手,为末将接手两支军队的副将。”

“嗯,好,朕准了。”

白杆子的驻扎之地,刚一返回营地,秦良就将自己的子侄聚集了起来,径直说出了五千白杆子兵将会留在京城,充实到禁卫军之中,顿时引起了一片哗然,让众人吃惊不已,一时难以接受。

然而,不等众人反应过来,容不得自己的子侄询问些什么,秦良再次抛出了一个重磅炸弹。

“祥麟,凤仪,翼明,佐明,此次离京,返回四川,你们四人就不要走了,继续留在京城,为皇上统领这五千兵马。”

“娘”

“母亲大人”

“姑母”

“姑母”

在众人的震惊之中,秦良一摆手,散发出不怒自威的气势,打断了四人的讲话,似乎猜到了他们的心中所想,徐徐说道:“听着,祥麟,凤仪,翼明,佐明,这不仅是圣意,还是我的决定”

第六十八章秦良的深意

秦良的话语充满坚定之意,语气显得是那么掷地有声,不容质疑,带着强势而霸道之意,仿佛是在告诉所有人,这件事情没有任何的商量余地。

强大的气势,长辈的威严,统帅的压力,都使得四人咽回了到嘴的话语,只是张了张嘴,一句话也没有说出。

虽然没有反对,但脸上的不情不愿与不甘,却是将他们的态度表露无遗,一百个、一万个不愿意留在京城。

秦良长长叹了一口气,神色忽然缓和了许多,变得柔和了起来,眸子里散发着丝丝的慈祥与宠溺之意,若隐若现,脸上却是显得那么无奈,话语里更是如此。

像是在自语,又似在向众人解释。

“俗话说,靠人不如靠己。尤其是面临重大危机之时,在京城这个充满风诡云谲的地方,处处透着阴谋与尔虞我诈,想要有那么一两个可靠的盟友,几乎是千难万难。”

“在这样的一个官场之上,一直都是暗流涌动,许多官员的做法都是明哲保身,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要想让咱们立于不败之地,不至于遭到小人的陷害与污蔑,不能单单靠皇上的信任,在这京城之内,还必须有自己人。”

听到这些话,众人的心中一动,大概猜到了秦良的用意。

话语一顿,秦良的目光停留在自己儿子的身上,看着儿子成了独目将军,原本英武潇洒的面孔上有一些狰狞之感,心有不忍和爱怜的同时,语气却变得更加坚毅起来。

“祥麟,你乃是石柱宣慰使,从三品武将,可以参加每日的早朝,如果有什么人污蔑咱们,就可以据理力争,直接辩驳。如果指望那些结交的官员,他们肯定不会冒这样的险,得罪其他人,不遗余力地为咱们说话。”

“母亲,孩儿明白了。”

秦良的目光转移,在自己的儿媳与侄儿之间逡巡不定,流露出委以重托的神情,话语也是同样的充满坚毅。

“还有凤仪、翼明、佐明,你们都是朝廷的武将,位列参将之衔,仅次于总兵和副总兵,有着四品的品阶,加上手握有实权,配合着祥麟,在朝堂之上,将会有一定的话语权,将会成为各方拉拢的对象。”

“姑母母亲,孩儿明白了。”

对于三人的明理晓义,再无任何的埋怨之言,不再发牢骚,秦良很是满意,赞许的轻轻点头,神色再次一敛,流露出几分敬重之意,低沉的提醒着四人。

“切莫忘了一点,你们最大的仰仗之处,不是手里的军权,更不是远在西南的我,而是皇宫里的圣上,那才是最大的靠山。”

“所以,从今以后,在京城的每一天,都不要结党营私,不管是谁抛出橄榄枝,都要装看不见,最好不要与任何官员、勋贵交往。唯有如此,方能立于不败之地,深得皇上的信任,向皇上表明最纯粹的忠心。”

在其他人认真的重重一点头,就要应“是”之时,秦佐明却有一些不以为意的问道:“姑母,这样是不是太过于谨慎小心了啊偌大的京城,怎么可能不与那些官员和勋贵有所人情往来呢那样的话,不就是咱们自己让自己陷于孤立的处境了吗”

哎还是太年轻了啊

秦良暗暗叹息了一句,进而极有耐心地解释道:“自古以来,文臣与武将的来往,都是一大忌。尤其是京城的文官与禁卫军的将领,如果过往甚密,即便是少有来往,都会引起锦衣卫和东厂的注意和监视,从而致使皇上泛起猜忌之心。”

“要是皇上对谁起了疑心,一旦发生了什么事情,看法都会更加偏向于不利的方面。即便是子虚乌有,有充足的证据说明那个人的清白,也是再也无法获得皇上的信任。”

“姑母,侄儿明白了。”

秦佐明收起了轻视之意,变得极为认真,而秦良也没有再做出过多的解释,而是开始交代一些事宜,成为禁卫军的一些注意事项。

西北,陕西。

西安府,巡抚衙门,孙传庭与陕西布政使徐光启相对而坐,目光显得是那么的复杂和无奈,书房里只有两人,一片静悄悄的,交谈的气氛显得很是沉重,两人的神色都有一些不自然。

“孙大人,随着朝廷的这一次大清洗,京城的许多官员或被罢免夺职,或是人头落地,或是流放戍边,使得陕西的一些乡绅失去了靠山,不得不吐出兼并的土地。”

“哎,孙大人,一个陕西居然有居然五个藩王,尤其是汉中府的瑞王和这西安的秦王,比邻而居,藩地就占据了两府的大半良田。”

“徐大人,本官明白你的意思,不仅仅是藩王,还有藩王世子,以及藩王庶出的其他几个儿子,陕西的一多半良田都落入他们的手中,那些被他们使用各种手段兼并的土地,绝非是咱们所能要回的,必需要向皇上请旨,亦或是宗人府下一个斥责的行文,咱们才能收回一部分田地,阻力将会小许多,但也不一定成功。”

“不过,徐大人,话说回来,河南与陕西的情形差不多,同样有五个藩王属地,前者要不是地处中原,这些年没有什么大的天灾,恐怕不会比陕西的情况好多少。”

徐光启听得频频点头,紧跟着附和道:“陕西虽然地处西北,土地贫瘠,比不上河南那样生产小麦粮食,但好在地域够广袤,勉强能够维持这么多的藩王。”

话语一顿,转移话题的同时,语气中充满浓浓的担忧之意。

“可是,一连经历这么多年的连续大旱,田地大幅度减产,刨去佃租和赋税,陕西的老百姓已经滨临崩溃的边缘,都快支撑不下去了。如若再想不出解决之策,局势非得失控不可。”

“哎徐大人,本官何尝不明白这个道理免除三饷,不过是缓解了这个问题,相比于百姓愈发的食不果腹,用就显得微乎其微了。”

孙传庭叹息了一番,在这个时候,与徐光启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里看到了异样之色,拥有相同解决之策,但这个解决之策绝非他们能够实行的。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两人知道,这句话最能诠释陕西目前的局势。

第六十九章明之灭亡,在其自己

在这陕西,数十万的百姓无田可中,只能颠沛流离,最后沦落为乞丐,不时地为勋贵们和士绅打短工,才能勉强糊口,填饱肚子,艰难度日。

即便是那些有田可种的老百姓,或是租的,或是自己一家子的几亩薄田,即便是属于自己的土地,但位置也很偏远,远离水源,在连年的大旱之下,在佃租和赋税没有变化的情况下,这些老百姓也只能等死,迟早成为流民的一员。

孙传庭与徐光启心里清楚,如今之时,最好的赈灾方式,就是让大部分的灾民拥有土地,即便是大旱之年,但在辛勤耕耘之下,总能有所收获,朝廷再予以一定的减免赋税,西北的灾情就能有所缓解,老百姓自己就能抵御旱灾。

有了田地,能够有口吃的,乱军发展的势头就能得到有效遏制

然而,大部分的土地掌握在勋贵和那些藩王手里,又让他们这些官员又能如何做呢

藩王和勋贵的处罚和治罪,唯有宗人府和皇上才能管,地方的衙门根本就约束不了,只有监督的职责。

一时间,两人的心中有一种无力的感觉,有力无处使。

在大明王朝,不管是皇室之间,还是在文武百官之中,都有一个默认的共识,只要那些藩王不造反,就可以为所欲为,醉生梦死,无才无德更好。

所以,对于藩王的一些犯罪,兼并土地,一定范围的祸祸老百姓,皇帝与百官都选择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没有看见。

两天之后,京城

乾清宫的一个小屋子里,禁地中的禁地,若无崇祯的允许,即便是负责打扫的宫女与小太监,守在门外的两名锦衣卫都不会让他们进去。

这个小屋子已经成为了神秘的存在,短短的两三月的时间里,迅速传遍了皇宫的每个角落,即便是皇宫外的那些大臣与百姓,也有所耳闻,皇宫有这么一个存在。

此刻,在大门紧闭的小屋子之中,崇祯静静地站在那里,面前悬挂着一幅大明地图,而在一些省份的州府范围之内,被崇祯画了一个又一个的圆圈。

陕西的临洮府、宁夏卫、平凉府、汉中府、西安府,山西的太原府、大同府,河南的彰德府、卫辉府、洛阳府、开封府、汝宁府、南阳府,山东的兖州、青州、济南府

崇祯的手里拿着一叠资料,望着地图上的一个个圈圈,眸子中闪烁着莫名的光芒,脸上尽是凝重之色,忍不住地喃喃道:“真是有意思,起义军波及的省份,凡是有藩王的州府,必然有民乱,还是尤为强烈的那种,其次就是集中在粮仓的县城附近。”

崇祯的一只手在地图上滑动着,轨迹正好与黄河流经的地方重合,不难发现,沿着这条轨迹有好几个圈圈,代表着藩王封地。

“藩王的封地选得真是好地方,全都是靠近水源,一省、一府的全部良田几乎都在这些藩王手里。”

“明末的时候,难怪土地兼并的那么厉害,大明的那些官员又束手无策,经过近三百年的发展,演绎出那么多的藩王,藩王又有那么多的子嗣。”

“虽然只有世子才能继承王位,但那些王爷最不缺的就是权力与银子,余下的子嗣虽不能继承王位,不能再次获得分封,但那些王爷可以为余下的子弟购买土地。”

“如此一来,除了没有一个封号,没有一个藩王应有的正式册封,那些庶出的藩王子嗣和世子又有什么区别等同于变相的分封。”

这一刻,在崇祯的脑海里浮现出一个画面,在大明王朝的巨大版图之上,遍布着一个又一个代表藩王属地的黑点,黑点不断在放大,以巨大的“黑点为中心”,又有无数的小黑点。

不言自明,那些小黑点代表的就是藩王的兄弟子侄,最为亲近的血脉。

只要还是朱家的天下,只要还是大明王朝,谁又能和这些皇亲国戚争夺土地的资源

看着一个又一个圆圈,以及脑海里浮现的那些小黑点,“崇祯”愈发坚定了自己的想法和判断。

明之灭亡,不是因为四起的起义军,更不是辽东的建奴,而是明朝灭了自己。

这么多的藩王,这么多的藩王子嗣,就像一只只蚂蟥,不断吸取着大明王朝的“养分”,不断地压榨天下的百姓;就像一个个蚁穴,不断地侵蚀着大明王朝这个巨大的堤坝,而小冰河时期的到来,不过就是一个催化剂和放大镜而已。

催化了进程,放大了问题。

此时,崇祯就像一个人格分裂的病患,思考一些问题之时,比如分析大明王朝弊病的关键所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甄别哪些人是忠臣良将,可堪重用,诸如此类种种,他就变成了贾亦韬,一名历史知识渊博的学者。

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相处之时,就恍然不觉的成为了真正的崇祯皇帝朱由检。

在自己的脑海里,“崇祯”幻化出了一个手掌,挥了挥,毫不犹豫地擦去了那些黑点,脸上弥漫出淡淡的嘲讽之色,坚毅地说道:“朱元璋啊朱元璋,相比于百官群臣,你更加相信自己的子嗣,后代能够维系朱家王朝的统治,却无法预料,真正将大明推下神坛、推入深渊之人,正是你的这些后裔。”

“血脉,仅仅限于血脉,传承的只有这个家族的基因,却没有亲情。面对巨大的利益和个人得失之时,什么家族传承,什么叔侄之情,什么伯侄血缘关系,统统都是狗屁,不值一提。”

此刻,崇祯不像是在分析大明王朝的弊病根源所在,更像是在提醒自己,不,应该是提醒贾亦韬自己。

之所以来到这个世界,换了一个身份,不就是拜那些族人叔伯所赐吗

很显然,崇祯的残存意识受到了贾亦韬的记忆影响,读取、并深深认可中国的一句话,远亲不如近邻,对于与那些藩王的血脉关系弱化了血多。

受到贾亦韬的影响,在崇祯的眼里,那些藩王不再是叔伯子

星月书吧【51xingyue.com】第一时间更新《明末达人秀》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你是男的还是女的?功高震主被猜忌?我反手统一六国殊途仙路如懿传之所有人双商都上线星穹铁道月下初拥的欢愉之旅穿越崩坏的我有点慌无尽战场:从夜之城开始造马甲从双灵根到全属性剑道天骄魂穿三国,成为最强前夫哥?四合院之我是韩老六堕落大骑士开局就和校花分手只为了系统奖励斩神:我是王者英雄代理人开局撕婚书,我成就最强镇国公!上辈子被冷落的前夫,他不理我了修仙才能救命明末之我若为王盗墓:别难为我一个算命的啊神话从宝莲灯开始港片:制霸港岛,从自立门户开始魏武世子之偷香窃玉武侠召唤,开局创建逍遥阁说好只渣江少,沈总怎么先哭红眼穿成恶毒雌性,五个兽夫轻点宠被全家抛弃后,皇家催我认祖归宗炼器家族:我炼器天赋负99舌尖上的妖管局后世之劫在名柯建立提瓦特组织盘说被师尊拒绝后,病娇徒儿黑化了钢盔与热血:德械师抗日风云我在古代种田招婿斗宅门四合院:傻柱清醒了,拒绝带盒饭红楼:重生贾环,修魔逆天抗战:真理只在我大炮射程之内征途英魂荒野大镖客之西部立国母皇别传位,五个皇姐拔我氧气管足球,被皇马放弃后,我成了神级前场自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