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星月书吧】地址:51xingyue.com
之间循环往复,还有周而复始的起义军,此起彼伏,从西北的陕西,再到北方的山西,然后就是河南,最后就是湖广与南直隶。
总之,起义军就是活跃于这几个地方,镇压的越厉害,发展的越快。
最为关键的是,这几个地方还是小冰河时期的重灾区,旱灾、地震、瘟疫、蝗灾
哎
贾亦韬摇了摇头,将这些念头从脑海里赶了出去,迎向了周氏那诚恳的目光,叹息一声过后,徐徐说道:“皇后,朕怎么可能没有想到这一点你切忘了,咱们大明实行的是两京制,有两套机构,即便没有了那些官员,朕还可以将南京的官吏调过来,不会影响到朝廷的正常运行。”
“而且,朕并不是处理所有的魏党官员,而是将其中的罪大恶极之人清理出去,只是问罪一部分官员。”
很显然,周氏的神色明显缓和了许多,心里长松了一口气,没有再纠结这个问题上,转而说道:“皇上,臣妾准备明天就出宫一趟,前往国丈府,让家父和愚兄愚弟收敛一些,切莫贪婪,更不可以仗势欺人,以身试法。”
“好,你去吧”崇祯轻轻点了点头,一口就答应了下了,进而又突兀的来了一句:“这样也好”
即便知道周奎这个国丈的秉性,将来的所所为有多么的让人憎恨,恨不得一刀宰了。
但是,仅就此时此刻而言,从内心深处,如果可以的话,崇祯并不想对自己的这个岳父下死手,做得太绝。
温柔,体贴,是女人特有的杀器,对男人最具有杀伤力的“武器”尤其是怀孕的女人,三者叠加在一起,只要不过分,男人都会对女人有求必应,竭力去办到。
此刻,贾亦韬就是这种心情,看着怀孕的皇后周氏,莫名的心软了,原来的决定出现了松动,不想再对“史上最可恨”的国丈使用霹雳手段,取其性命。
“夫妻情深,真是让人羡慕啊”
懿安皇后张嫣的声音突兀的响起,回答在坤宁宫之中,打破了二人温馨的场面,周氏就像一只受惊的兔子,连忙脱离了崇祯的怀抱,满脸绯红,娇羞不已,连声音都变得有一些结巴起来。
“皇嫂,你刚才去哪里了还以为你回慈庆宫了呢”
“呵呵”
张嫣一阵温婉的娇笑,缓缓走了进来,还未来得及回答,崇祯却已经抢先说道:“皇后,皇嫂去乾清宫了,告诉朕要当爹了,你有喜了。”
第六十二章被消磨的文官骨气
周氏犹如小鸡啄米一般,点头回应的同时,表示自己知道了,没有多言,更是乖巧的退到一旁,显得很是温顺,而崇祯转而看向懿安皇后张嫣,再次说道:“皇嫂,在这段时间里,皇弟我可能有一些忙不过来,要处理一下诸多朝政,无暇顾及后宫,还望皇嫂能够多多陪陪皇后,替皇弟照顾一下。”
“这个自然,反正臣妾闲着也是闲着,陪陪皇后也无妨。”
张嫣一口就答应了下来,眸子里闪过一丝悲伤之色,脸上始终挂着笑容,进而又说道:“臣妾虽然与先皇无儿无女,但也怀过孕,还是知道一些孕妇的注意事项,由我照顾皇后,再合适不过了。”
几天之后,京城发生了风云巨变,就算是寻常的百姓,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其中的变化,朝廷发生的大地震,一大批官员落马。
新潮新气象,美好生活的开端,京城的百姓最先感觉到这细微的迹象。
乾清宫之中,崇祯神色淡然的端坐在那里,听着曹化淳的回报,后者那是满脸的红光,话语里弥漫着兴奋之意。
“启禀皇上,仅仅是几天的时间,就有数百名大大小小的官员主动来投,坦白认罪,请求从宽处理,向朝廷捐输了一大笔的银子,目前为止,将近千万两白银。”
“而且,拔出萝卜带出泥,由于那些官员的主动认罪,牵扯出更多的官员,使得奴才寻找到更多的证据。对于那些嘴硬的官员,就算没有他们的口供,也有足够的证据证明他们的罪责。”
贾亦韬对这样的结果一点都不意外,相比于历史上崇祯温和的手段,自己的手腕更加强硬,萝卜加大棒,若不识相的话,直接抄家
当然,大棒仅仅是用于魏忠贤的爪牙,那些罪大恶极的官员,为百姓所深恶痛绝之人,配合着各种宣传,起到了极大的震慑效果。
毫无疑问,这场清洗行动的最大受益者是崇祯皇帝,也就是贾亦韬,不仅清除了朝廷的一大毒瘤,更是获得了一笔巨大的财富,而这笔财富还在不断地增加。
整个京城之内,随着魏党的垮台,不断被削弱,最高兴的不是崇祯,也不是老百姓,而是东林党,
根据东厂和锦衣卫反馈回来的消息,崇祯知道,那些东林党的官员,一个个就像被掐着脖子的老狐狸,又被打了鸡血,恐惧与兴奋交织在一起,即便京城里许多的官员落马,但在贪婪的催使之下,关注的依旧是未来,那一个个空出的职缺。
相比于京城的这场大地震,官场上大浪潮般的清洗,有意无意间,西北的大旱,西南与东北的畏惧,好像变得缥缈了起来,显得无足轻重,许多官员都故意忽视这些问题的存在,眼里只有那些空出来的官位。
一时间,官场上弥漫着一股血雨腥风的同时,又弥漫着蠢蠢欲动的气氛,就像一群饿狼盯着一块肥肉,眼睛一眨不眨。
此刻,贾亦韬觉得自己想得有一些过于复杂,过于想当然,率性而为即可,神挡杀神,佛挡杀佛,反正军权已经掌握在自己手里,枪杆子里出政权,不外如此
而且,这些官员已经没有了血性,全t是一群软骨头,只要给他们希望,哪怕是一丁点,也不敢做出过激的举动。
曹化淳还在讲述,还在回报清理魏党的进程,贾亦韬虽然是一副倾听的模样,心里却是一阵叹息,很是感慨。
朱家可真是一脉相承,将官员玩弄于鼓掌之中,动辄生杀予夺,从朱元璋的大肆清洗功臣,开国将领,再到万历、天启年间的阉党权倾朝野。
文官的骨气在一点点的被消磨,忠心在流失。
当然,之所以被皇家打压,被皇帝杀了一波又一波,也有文官自找的交过,更多的是咎由自取,赋予更多的权力,他们就会忘乎所以,妄想限制皇权,拥有更大的权力,却忘记了他们的权力是谁给予的
一高兴,帝王可以给他们莫大的权力;如果惹得帝王不高兴,不仅仅是收回权力那么简单,还有他们的性命
忽然间,贾亦韬不禁想起了关于崇祯的一些历史记载,他的可怜之处不是在于前几位皇帝留下了一个烂摊子,而是在于他的才能不足,不足以应对此时的时局。
心计虽然厉害,却不能弥补在治国上的短板。
尤其是在猜忌和急功近利之心的用之下,更是将这种短板无限放大,使得大明的各种问题越来越严重,加速发展。
别得不说,仅仅就武将一事之上,举一个最能反映问题的例子,崇祯的猜忌之心影响有多么的严重。
登基之初,朱由检在崇祯三年开得武科取士,遴选武状元,参加者如过江之鲫,纷纷涌入京城,场面不可谓不壮观,不可谓不热闹。
首次的武科会试,一下子就录取了一百二十人之多,全都充实到军中,补充急缺的一些将领职位。
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武将受到崇祯的猜忌,没有死在敌人之手,或却倒在自己人的屠刀或软刀子之下,是被陷害而死,或是身陷囹圄之中,使得随后的武科每况愈下,参加的人越来越少。
等到崇祯十年之时,也是朱由检开得最后一次武科开试,居然无人参加,潦草收场。
仅此一点,足以说明,无人敢在崇祯的手下为将
信息虽多,却是在贾亦韬的脑海里一闪而过,想到崇祯年间的武科取士,贾亦韬又想到了民国时期的黄埔军校,为国民党培养了许多的卓越将领,即便是共和国的十大元帅,多数也是出于黄埔军校。
刹那间,贾亦韬的嘴角微微上扬,现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心里暗想:“对啊,我也可以创办一个皇家军事学院,专门培养军事人才,唯有职业军人,灌输过忠君爱国的思想,才不会脱离控制,才不会轻易反叛。”
一念及此,贾亦韬重重地点头,愈发坚定了这个想法。
纵观历史,历史上有名的武将,忠君爱国的将领,几乎都有着很高的教育素养,别得不说,宋朝时的杨家将、岳飞等人,那个不是文武兼备之人
还有近的戚继光和郑成功,两人都有文人的背景,都是识文断字的读书人,后来才成为的武将。
当然,仅就此时而言,郑成功还只是一个四岁的幼童,远在日本。
究其原因,经过儒家文化的熏陶,无形之中,在增加武将文化素养的同时,也在他们的思维上加上了一个桎梏,忠君的信念远比文官来得更加强烈
第六十三章苍白的安抚
贾亦韬越想越觉得有理,越想越觉得应该、也必须这样做。
想到这些,贾亦韬反而弱化了对魏党的兴趣,想要快点结束这次的风波,不仅是想要创办皇家军事学院的事情,更是有一座座宝藏等着他去开采,去挖掘。
这些“宝藏”可都是历代大明先皇留下的,如若再不挖掘,不仅仅是非常可惜的问题,更是阻挡他贾亦韬改革的一大障碍。
皇城之外,京城内,外城之中京城分为内、外城,南为外城,北为内城,内城里面才是皇城和紫禁城。
一队队的士兵出现在大街之上,替代了衙门的差役,出入一些豪宅院落,捉拿一些达官显贵,将其投入京城的各个大牢之中。
不难发现,这一队队的士兵组成很是驳杂,高矮不一,穿着也是两种样式,既有秦良手下的白杆子兵,又有京城的禁卫军兵卒。
每每有一个宅院被查抄,就会引起附近的百姓一阵惊呼,紧跟着就是围观,帮随着还有各种小声的议论,“嗡嗡”的声音此起彼伏,显得很是嘈杂。
“这家人怎么回事儿怎么就毫无征兆地被查抄了”
“看看,这边有查封的告示”
“原来是魏忠贤的爪牙,这家人隐藏的可真够深得,还以为是什么好官,原来也是一个赃官、贪官、坏官,陷害那么多的忠良,活该被查抄,真是解气”
相比于官场之上的血雨腥风、死气沉沉,京城的百姓兴奋了起来,新皇的登基,尤其是在这最近的两三个月,一切都在演绎着新的迹象,仿佛一切都在述说,新的皇上更能体会他们的艰辛,为他们这些平民老百姓着想。
三饷的免除,让他们真真切切地体会到新朝所带来的好处,所带来的实惠。
相比于这些,百姓对大赦天下反而更冷淡一些,毕竟,除了含冤受屈之人,那些罪犯都不该释放,应该继续为他们的行为负责。
还有处理的这些贪官污吏,或杀或流放,亦或是罢官夺职,更是让百姓总算出了一口恶气的感觉,让他们积蓄已久的怨念正在变淡,有所缓和。
高兴的同时,老百姓对新朝愈发的充满期待起来
这个时候,两队士兵出现在大街之上,相向而行,都押着贪官污吏,准确的来说,是魏党余孽,率领之人分别是马祥麟与张凤仪,正是他们夫妻二人。
“哎哎,凤仪,你这是怎么了拉我干什么”
相遇的那一刻,张凤仪连忙上前一步,拉住了丈夫的一只手,就向着旁边的巷子拽去,马祥麟不解地喊了一句之后,见没有任何效果,转而对自己的小队喊道:“你们先在这里等一下,本将军一会儿就回来”
小巷子之中,四下无人,马凤仪已经松开了马祥麟,环顾周遭,一再确认没有第三个人之后,满脸的焦虑之色,这才担心的说道:“夫君,你还是赶紧劝劝母亲大人,向皇上推掉这份差使,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凤仪,怎么了”
看到妻子忧心忡忡的样子,马祥麟到嘴的责怪话语全都咽了回去,条件反射一般的问了这么一句之后,进而又说道:“不管怎么样,这都是皇命,这都是圣旨,你让母亲怎么推掉呢”
“夫君”
马凤仪无奈地长长喊了这么一句,拉长了尾音,脸上尽是复杂之色,沉声地继续说道:“再这样下去,咱们非得将京城的所有官员都得得罪不可。不同于其他,咱们是武将,经常在外四处征战,如果将京城的官员全都得罪了,亦或是引起他们的忌惮,麻烦可就大了。”
“平常或许没有什么,在对敌之时,要是他们向皇上进谗言,亦或是在皇上生气时煽风点火,添油加醋,不仅不利于战事,咱们的性命都难保,将会重蹈父亲的覆辙。”
马祥麟脸上的风轻云淡之色消失不见,尤其是听到最后一句话,想起父亲的遭遇,居然被一个无足轻重的太监陷害而死,死得很是委屈,神情就是凝重无比,终于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和复杂性。
“好,凤仪,为夫听你的,结束今天的任务之后,晚上就找母亲谈一谈,商量一下,就算不能推掉这份差使,也要将百官对咱们的恶感降到最低。”
马祥麟心情沉重的吐出这么一番话,不等张凤仪再说些什么,进而又补充道:“好了,现在不是说话的时候,这里也不是久留之地,赶紧将那些罪
《明末达人秀》转载请注明来源:星月书吧51xingyue.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