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由他打理的话,二十四衙门改革之后的生意必能日隆,扭亏为盈,为朝廷的财政增加收入。”
贾亦韬默然了,没有任何的表示,神色依旧是平静无比,对于巩永固的推迟,更是没有任何的恼怒之意,心里却在暗自思量着,巩永固毕竟是一个门外汉,掌管三两个店铺尚可,如果总揽整个皇家生意的话,就显得力有不逮,能力明显跟不上。
“嗯既然这样,那朕就再想想,永固你就暂先管理这三个店铺吧”
贾亦韬没有为难巩永固,强逼着他去干不擅长的事情,对于巩永固的建议,也没有一个明朗的回应。
巩永固已经管不了那么多了,掌舵三个店铺,已经让他劳心劳力,耗尽了心神,再增加的话,绝对会让他感觉到亚历山大,直至崩溃。
这一刻,听到皇上这样的话语,宛若天籁之音,巩永固心里为之一喜的同时,感觉身心好久没有像现在这般放松,更是跪倒在地,连忙谢恩。
“谢主隆恩,体恤微臣之苦”
看到这副情景,巩永固高兴地跟一个小子一般,又笑又拜,贾亦韬忍不住地微微一笑,心生打趣之意,调笑道:“起来吧这样也好,如果让妹夫你掌管这么多的生意,整日忙忙碌碌,夫妻相处的时间就会变得寥寥无几,朕的那个妹妹乐安公主非得心生埋怨,怨朕不可”
深夜,周府
书房之中,周奎和周绎父子一坐一站,昏暗的烛光之下,秘密谋算着皇家拍卖行。
“父亲,你今晚也看到了,拍卖绝对是一个会下金蛋的老母鸡,日进斗金,不如你进宫一趟,央求皇后姐姐,从皇上那里讨来拍卖行的差事,那样的话,咱们家又多了一个生财的渠道。”
然而,周奎却是一副气呼呼的样子,怒斥道:“哼田弘遇那个老匹夫,明知是老夫在竞价兰亭集序,他居然故意抬价,害了老夫白白损失二十多万两,老夫和他没完”
“还有他那个在宫中当礼妃的女儿,与皇后对,现在他又和老夫对,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早晚有一天”
看到愤懑的没完没了样子,周绎心中暗暗着急,安抚的同时,不无鼓动的说道:“父亲,没必要与田老贼置气,只要弄到了拍卖行,那些损失的银子不就可以找补回来了吗而且,如果拍卖行日后再有什么好东西,你就可以近水楼台先得月,抢先弄到手。”
闻听此言,周奎的眼前就是一亮,满脸的阴霾之色一扫而光,变得极为兴奋起来,痛快地一口就答应了下来。
“好,明天一早,我就进宫,去见你皇后姐姐,讨来拍卖行的差事,将巩永固给挤出去”
第二十一章孙传庭
第二天,贾亦韬正在处理着政务,面前正放着一本密折,看着上面的内容,贾亦韬那是愁眉不展,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洛养性就站在一旁,沉声地进行汇报着。
“启禀皇上,根据锦衣卫在陕西的密探来报,此次兵变和民变并没有那么简单,绝非是陕西巡抚胡廷宴和延绥巡抚岳和声奏折上所讲的那般,乃是当地的衙门横征暴敛,依旧在征收三饷钱银,加上旱灾,才激起民变。”
“至于兵变,乃是陕西的将领克扣士兵的军饷,每月的粮饷也不足,饥寒交迫之下,才引起的军队哗变。而且,目前的形势并未得到缓解,颇有民变与民变汇合一处之势。”
听到这些,贾亦韬的心中就是一紧,暗暗估摸,不禁想起,再过几个月,就会出现大规模的民变,波及整个三边,到时候,整个陕西、甘肃和宁夏都将出现大大小小的起义军。
如果现在再不稳定陕西的局面,历史将会重演,形势将会急转直下,直到一发而不可收拾的地步,使得大明王朝面临两难的境地,按下了葫芦起了瓢,在镇压起义军与抵御后金之间,疲于奔命,忙得焦头烂额,直至消耗完大明王朝的最后一丝国力。
一念及此,贾亦韬的心里就愈发的着急起来,对着外面喊道:“叫掌印太监张彝宪进来”
很快,张彝宪走了起来,刚一站定,就看到贾亦韬阴沉着脸,怒意滔滔的说道:“传朕的旨意下去,将陕西巡抚胡廷宴和延绥巡抚岳和声削职为民,捉拿到京城,问他们的谎报军情、欺君之罪”
张彝宪明显愣神了一下,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陕西的民变和兵变刚刚有所平缓,皇上就要治最大功臣之罪,要捉拿胡廷宴与岳和声如今。
“还愣着干嘛快去啊,立马将圣旨送到陕西,褫夺两人的官职,将其押到京城”
听到贾亦韬咆哮般的呵斥,张彝宪整个人就是浑身一个激灵,身体一颤,面现畏惧之色,连忙回应道:“是是皇上,奴才这就去草拟圣旨,让人送到陕西”
看着张彝宪慌慌张张离去的背影,一副噤若寒蝉的样子,贾亦韬脸上虽然暴怒无比,但心中却隐隐透着兴奋,暗道:“哼那些阉党余孽,我还无法一下次清除干净,那些东林党也轻易动不得,你个司礼监的太监还治不了”
呼
似乎是心中的郁闷之气得到了宣泄一般,重重地吐出一口浊气之后,贾亦韬的神色明显缓和了一些,更是心想:“总算腾出位置了,可以将孙传庭安排到陕西,洪承畴就暂当延绥巡抚吧,那个三边总督武之望干得还不错,日后再找机会将洪承畴提到三边总督的位置上。”
一念及此,贾亦韬歪头看向洛养性,询问道:“孙传庭到了没”
“启禀皇上,孙传庭昨天晚上就已经到京了,现在就在宫外候着呢。”
不久之后,孙传庭就出现在了贾亦韬的面前,屋子里只剩下两人,后者更是没有任何的前奏可言,直奔主题,径直说道:“孙传庭,明人不说暗话,朕想要让你当陕西巡抚,只要你的回答能够让朕满意,委任你的诏书马上就会颁发。”
“皇上,你的意思是”孙传庭心中一动,窃喜不已,强压着激动的期许,明知故问问了这么一句,整个人显得很是拘谨和恭敬。
“意思很简单,假如你现在就是陕西巡抚,到了陕西之后,你准备如何施政”
孙传庭并未立即回答,而是面露思索之策,不断地品味贾亦韬的这句话的意思,暗自揣摩,后者也没有催促的意思,极有耐心地等待着。
片刻之后,孙传庭长吁了一口气,紧绷的身体略微放松了一下,再次紧绷了起来,微微弓着身子,这才徐徐说道:“如今的陕西,连年大旱,而今年的旱情尤为严重。因此,如今的陕西,摆在面前的最紧要之事有两件,一赈灾,二是军饷,前者可安民心,后者安抚军心,如此才能稳住陕西的局面,不至于再出现大的暴乱,才能全力抗灾。”
“如何赈灾又何为军饷”贾亦韬立马来了兴致,有一些被孙传庭的观点吸引了,那就是稳住陕西的局面,忍不住地适时问了两句。
“启禀皇上,所谓赈灾,就是赈济百姓,使得百姓能够暂渡难关,不至于颠沛流离,能够勉强生活下去,如此一来,那些民乱就失去了滋生的土壤。”
“军饷,就是陕西的军队欠饷极为严重,短则两三个月,长达数年,士兵们都没怎么见过军饷,每个月的粮饷也无法供应充足,时常会饿肚子,唯有补发一定的军饷,方能稳定军心,不至于再出现军队哗变的事情。”
“而且,陕西的土地兼并极为严重,军队屯垦的田地更是大量的流逝,微臣到任之后,就会整治地方的豪强,收回朝廷的官地,发还属于百姓的私田,如此一来,军队的粮食可以有所缓解,部分百姓的衣食也能有所保障。”
贾亦韬听得频频点头,非常满意,在那一瞬间,不禁有一丝明悟,似有所感,历史上的那个孙传庭难怪那么的悲凉同样的行径,整治地方的屯田,早已将那些始俑者,兼并土地之人,也就是京城的那些权贵得罪了个干干净净。
当崇祯皇帝对他心生不满之时,那些权贵当然会火上浇油,想要置其于死地
不管是当地的大家族,还是地方的豪绅,兼并土地之时,或大或小,在他们的身后都有一个大人物,在京城当官。
脑海里闪过这些念头之后,贾亦韬直视着孙传庭,等到对方讲完之后,朗声说道:“好,孙传庭,就由人补上陕西巡抚这个空缺,朕会给你一百万两银子赴任,随后还会从各地调拨粮食,用于赈灾。”
“谢主隆恩”
孙传庭没有多说什么,心里已然知道,如今的那个陕西巡抚肯定倒大霉了,而贾亦韬的声音再次响起。
“不过,孙传庭,在离京之前,关于赈灾之事,朕要给你个建议。”
“请皇上示下”孙传庭连忙躬身行礼,表现的极为恭敬。
“赈灾,切莫一味地发放粮食,而是有针对性的、富有建设性的赈灾,除了老人和小孩以外,其他人要想获得朝廷的救济,就必须出劳力,而劳力就是挖通河渠,亦或是挖井,总之就是向灾旱的地方引流,如此才能解决根本问题,缓解旱情,让老百姓能够自救。”
闻听此言,孙传庭顿时眼前一亮,面露兴奋之色,似乎想到了什么,化为难色,有一些吞吐的转而说道:“可是,皇上,微臣不懂得河流引流的工程啊”
“呵呵放心吧,朕会给你派一个得力助手,担任山西布政使一职,擅长工程一道。”
贾亦韬淡淡一笑,说出这番话之时,脑海里不禁浮现出了一个人的名字,徐光启,明末时期有名的科学家,精通数学、天文、历法和水利等等。
第二十二章另一个重要任务
此刻,既然想到了徐光启,那贾亦韬不可能不知道他的众多身份之一,朝堂上为数不多的天主教徒,自然而然地,贾亦韬联想到了那些洋人传教士,拥有着西方现在最为先进的科学知识。
这一瞬间,贾亦韬有了组建皇家科学院的冲动,将那些洋人集合起来,利用他们的科学知识,研究和改进火器,再加上他这位教授级别的穿越者,即便是文科,历史系教授,但也懂得一些科学,二十世纪的研究成果,在这个时代,提出一些电磁学的皮毛知识,以及蒸汽机的大概原理,那都将对科学产生巨大的推动。
然而,脑海里闪过这些念头之后,贾亦韬又轻轻摇了摇头,否定了这种想法。
“暂时还不行,相比于提出那些前沿知识,将其应用于火器的研发,现在最要紧的就是稳定时局,将大明王朝从沉沦的深渊中拉出来。否则,即便最后研究出最先进的火器,大势已去之下,只会徒做嫁衣。”
转瞬间,贾亦韬又暗暗点头,再次心中暗想:“嗯,就这么办,先稳定时局,缓解小冰河时期对大明王朝的影响,抗旱救灾,扭转辽东的局势,待到完全掌控住朝廷,牢牢抓住军权之后,再将最为前沿的科学知识搬到现在。”
这一切说得虽多,但不过发生在寥寥数十秒之间,孙传庭依旧在沉浸在兴奋之中,满脸的钦佩之色,朗朗的话语唤醒了走神中的贾亦韬。
“皇上,微臣明白了,借助此次赈灾的机会,将那些处于颠沛流离的老百姓之中的青壮年劳动力利用起来,挖通河渠,向干旱地区引水,只要挖出了水渠,尽可能多的挖出水井,临近的百姓就能灌溉,旱灾的影响也就少许多。”
“不错,朕就是一个意思。”
贾亦韬轻轻点头,赞叹了一句,进而又补充道:“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简单的赈济百姓,只能一解燃眉之急,却不能永远的解决问题。如果持续不断地使用这种赈灾的本办法,迟早会拖垮整个朝廷。”
说到这里,贾亦韬语气一顿,神色为之一愣,面露郑重之色,转而说道:“此次委任你为陕西巡抚,不仅是赈灾那么简单,还有整肃陕西的军纪,三边总督武之望虽然做得还不错,卓有成效,但毕竟是七十六岁的老人了,精力难免会有所不济,力有不逮的地方。”
闻听此言,孙传庭的心中为之恍然,三边总督武之望恐怕很快就要退休了,心中只是闪过这个念头,就认真地倾听贾亦韬的后面之言。
“所以,到了陕西之后,你同时两手抓,一手抓抗灾,一手抓军纪,将军队中的那些不合格的将领和士兵全都给踢出去,抓出其中的害群之马,贪墨军饷之人。”
“还有,陕西就是地处边塞之地,自古以来,就是民风彪悍,因此,你另有一项重要的任务,组建一支精锐大明军队,番号为秦军,孙传庭,你应该明白这个番号所代表的意思吧”
孙传庭重重一点头,几乎是一种本能反应,脱口答道:“皇上,微臣明白,意思就是,希望这只军队效仿昔日的秦国虎狼之师,有乃余风,战勇猛,百战百胜,所向披靡。”
贾亦韬微微一笑,虽未有任何的言语,孙传庭却明白了一切,自己的回答没错。
恍惚间,孙传庭有一种错觉,眼前这位笑眯眯的少年,不像是只有十七岁,更像是活了几百年的老狐狸,行事可谓是天马行空,让人捉摸不透,却又暗含深意,可谓是意味深长,攻击力绵延不绝,一环套一环,又让人很难察觉。
从登基之时,先行稳住魏忠贤一干人等,时机成熟之后,一举就将魏党的三大透明全都给收拾了,使得魏党余孽处于群龙无首的状态,不敢有太大的反应。
再比如现在,收拾了魏忠贤的
星月书吧【51xingyue.com】第一时间更新《明末达人秀》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