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千佛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星月书吧51xingyu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发现,他们是不是就在江南逍遥他们逍遥的花费却是来自边郡万千边民的血肉,他们的自私造就多少人的苦难有难同当,有福同享,所以我不想放过他们的家人。”
“军师之言老夫无法反驳。”
“张什长,你有什么看法”高顺见张辽站在前列低头不语。
张辽抬起头说道:“军师,他们勾结蛮夷,危害乡里,罪有应得,不管如何处置,都怪不得别人。”
“呵呵,说的好,任何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他们给边郡百姓造成了这么大的苦难,无论如何处置他们都不过分。诸位还有何话要说”
又一老者说道:“军师,这次由于三家祸害的原因,鲜卑蛮夷提前来袭,现被歼灭,其必恼怒,我估计,秋冬季节,鲜卑蛮夷肯定会加大南下劫掠的力度,且今年并北干旱,草原的日子也不好过,只能靠劫掠度日,所以我们必须提前做好防御准备。”
“老先生有何妙计”
“军师,此前乃三家族之因,鲜卑未曾攻城,此后必遭遇血战,马邑孤城难守,应把县民迁离,骑兵与其周旋,或节节阻敌,蛮夷劫掠无获,必不能长久驻此矣。”
高顺对老先生一礼,说道:“老先生言之有理,不过请诸位放心,我们正在筹划如何应对之事,到时候,必让蛮夷有来无回。”
又一老者说道:“军师,蛮夷强大,秋后来敌至少过万,切莫大意,否则悔之晚矣。”
“谢谢老先生提醒,我等知晓;诸位还有何话要说”
有一青年向前一步说道:“军师,我等亦想参军保护家园,无奈没有入选,是否降低征兵标准”
“不可战场乃生死之地,若弱者上场,必然拖累同僚,影响战局,此不足取也。”
见大家都没有再说话的了,高顺说道:“诸位的意思我明白了,请回吧。”
晚上李强来交差,对高顺说道:“将军,我问清楚了,那两位蛮夷乃西部鲜卑大人之一宴荔游派来的,而进攻咱们的人为鲜卑大人和连的人马,本来雁门郡、代郡皆属于西部鲜卑的地盘,和连继承其父的地位成为新的鲜卑大人,其弹汗山便处在西部鲜卑的地盘上,当初檀石槐想法很好,他的本部处于西部鲜卑的地盘上,西部鲜卑的地盘比中部和东部鲜卑加起来的地盘都大,这样他的本部就能向西发展,逐渐侵占西部鲜卑的地盘,扩大自身实力,可是其子和连的威信和能力都不足,而西部鲜卑诸位大人也早就看穿了檀石槐的阴谋,所以檀石槐死后,西部鲜卑激烈破坏和连部落的发展,避免其继续向西侵蚀。”
“呵呵,他们内斗好啊,那3位铁匠又是什么结果”
“将军,那3位铁匠是被2位鲜卑人雇佣的情报人员,那天的情报就是他们射进县衙的,想借咱们的手,除去三大家族,杜绝他们与和连的贸易,避免增强和连本部的实力。”
“看来西部鲜卑大人想造反”
“将军,您说对了,现在西部诸多部落已经不接受和连的调遣了,只是还没有撕破脸,西部大人就是因为担心和连与大汉贸易而实力大增,所以才想法阻止,借咱们的手除去马邑县三大家族。”
“这三家没交代是如何与和连勾结上的”
李强说道:“将军,他们早在檀石槐没死的时候就开始做贸易了,和连只是继承了这种关系,而三家业想借此保住马邑县城。”
“好了,我知道了。”
李强又问:“将军,这些人如何处置呢”
“明天上午全部公开斩首,我最恨这种人了,正好我也缺合成名额。”
“是,将军。”
“到时候由招募步兵行刑。”
“是,将军。”
高顺就是希望借此让大家明白,勾结异族没有好下场,同时树立赵雄在县民中的形象。
正文第75章太守懊悔
李强又建议道:“将军,我突然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可以挑起宴荔游与和连之间的矛盾令他们无暇南顾。”
“什么办法”高顺很好奇,李强还能想出好办法要是马贵的话或许差不多。
李强笑道:“咱们偷袭雁门郡外的几个邑落,不用偷袭多了,只选择在西部鲜卑和中部鲜卑交接处的几个邑落动手就行,并故意留下几个明显的痕迹,让他们相互猜测。”
“呵呵,你的办法不行,他们都会相互克制的,不会为这么点小事而爆发战争;不过你提醒了我,咱们可以去偷袭西部鲜卑,把匈奴人的一些物品故意遗落在那里,挑起匈奴和鲜卑的战争,咱们好坐收渔利。”
“将军,那远水解不了近渴,咱们依然受中部鲜卑的威胁,将军,现在有初级骑兵了,要是咱们动小了他们克制,那咱们就多抢劫一些邑落,我就不信他们能克制,否则冬季他们一定会前来报复咱们,肯定会攻陷马邑,咱们这点人根本抵抗不住。”
“你说的有道理,我再考虑一下。”
“将军,中、东部鲜卑的威胁最大,特别是买下代郡和上谷郡之后,咱们何以立足”
高顺笑道:“咱们不是想出办法了吗到时候用相同的办法引起中部鲜卑和乌桓人的战争,咱们还是坐收渔利,然后再以利益诱惑,分化瓦解之,否则上谷郡的乌桓人对咱们威胁也很大。”
“对,所有的异族都不是好东西。”
李强很赞同高顺对异族的态度。
“你们明天上午速度麻利点,下午咱们出发。”
“是,将军。”
高顺想好了,趁着现在有时间,多获得一些合成名额,否则买下上谷郡和代郡之后,系统升级,必然需要更多的合成名额。
第二天,七月十九日,上午,赵雄、李强等人负责监督对三大家族的人以及3位铁匠和2位鲜卑人进行斩首行刑;由招募步兵行刑;共138人被杀;此举强烈的震慑了所有的马邑人,这县长不仅能杀异族,杀汉族人同样不手软。
而相同的时间,张才带领车队到达阴馆太守府。
接到值班士兵的汇报,太守非常疑惑,马邑县何以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全歼鲜卑,且送首级前来鉴定
郡丞建议:“太守,还是先接见一下前来送首级的军官,咱们顺便了解一下战争的经过。”
“好,快快有请。”
张才进入郡守府,首先向郡守行礼:“马邑县骑兵屯都伯张才,见过太守,见过郡丞。”
他做县尉的时候经常来郡守府办事情,都已经认识了。
“呵呵,张都伯,都是老熟人了,不用客气,请进。”
郡丞亲自到前厅迎接张才。
在内堂坐定,太守说道:“张都伯不必担心,我已派仵前去检查,请在此稍等候。”
“谢太守”张才来郡守府多次,这是他第一次进入后堂,第一次享受如此规格的接待,内心非常高兴,看来后台硬了,他的地位也随之提高了。
郡丞说道:“这次鲜卑为何突然来袭,且县衙为何没有向郡守求援”郡丞上来先定调,不援助的责任不在郡守府,是县衙没有求援。
张才说道:“并北干旱少雨,鲜卑地盘亦然,前来劫掠不足为奇,马邑人已经习惯了;至于没来求援,县长说,区区小事,何劳太守大人出马”这话是张才的话,以前他做县尉的时候,向郡守求援过多次,郡守府从未支援过,净说好听的,让他内心恼怒,且对郡丞的话语非常反感。
郡丞问:“此次带来多少颗鲜卑首级”
“837颗”
“啊”郡守和郡丞同时发出一声惊呼。
张才非常得意,要的就是这个效果,让他有一种扬眉吐气的感觉。
“赵县长大才,刚刚上任便击退鲜卑人的来袭,打残其一千人队,可喜,可贺”郡丞恭维道。
张才皮笑肉不笑的说道:“呵呵,郡丞谬矣,这次全歼鲜卑千人队,其未逃一人,连千夫长亦自杀身亡,除837颗首级外,另有160人在县城关押,以后将被为奴隶。”
他就喜欢这种打击人的方式,看到郡守和郡丞的手微微颤抖,他内心有一种从未有过的满足感。
过了好一会,郡丞回过神来,问道:“那马邑县损失如何”
张才故悲痛的说道:“损失惨重,东乡有十多个村的房屋被蛮夷焚毁,上千亩庄的稼地成了蛮夷的牧马场,看来秋后要绝产了;还好,赵县长提前做出周密安排,未伤亡一人。”
说到这里,他内心已经乐开了花了。
郡守和郡丞内心不由暗骂,他母亲的,与歼灭鲜卑千人队相比,就这点损失还叫损失惨重简直不值一提,这是来讽刺人的。
此时,仵前来汇报。
郡丞问:“查验结果如何”
“共有首级851颗,核对无误;首级全为鲜卑成年男子,无误”
“好,退下吧。”
郡丞失落的挥挥手,让仵退出。
张才看着郡守和郡丞的表情,内心高兴的像吃了蜂蜜一样甜。
郡守内心憋着一肚子的火气,看着张才那皮笑肉不笑的表情就心烦,忙让郡丞给其开好公文,打发其快点离开。
拿到公文,核对无误,张才心满意足的带人返回马邑县。
郡守叹息一声,感慨道:“悔当初不听汝之言。”
如果当初听从郡丞的意见,派出一部分援兵,那怕很少的一部分,那么现在这份功劳也有他的一份了,白白错失了一次立功的机会。
“郡守无需自责,谁能想到他们这么厉害不过鲜卑蛮夷被歼灭这么多人肯定不会甘心,秋冬季节一定会派强兵前来,看到时候他们如何应对。”
郡丞安慰道。
“呵呵,这只是咱们一厢情愿的想法,对他们到底有多强的战斗力,咱们依然不知,最好不要提前妄下结论。”
郡守在考虑问题的时候慎重了很多,这股新崛起的势力,给了他太多的惊讶,要说他们能战胜一个鲜卑万人队,现在他认为也有可能。
郡丞又言:“郡守,不必多虑,虽说当时达成口头协议,双方可以相互支援,这次他们没来求援,是他们的问题,怪不得郡守。”
“话虽如此说,事却不能如此做;不管如何说,咱们都错失了一次大好的机会。”
郡丞想了一会后说道:“郡守,他们在战后及时来汇报,并来核实战功,看来是不想与咱们把关系搞僵,应该还有挽回的余地,如果郡守看好他们,下次鲜卑来袭,咱们再派兵支援也不迟。”
郡守感觉有道理,脸色好了许多。如果他们对不支援而恼怒的话,肯定会越过郡守府而直接去刺史府核实战功了,看来还有缓和的余地。于是郡守命令道:“快点写一份奏章,加急送往京城,言明战功已核实无误,别再在小事情上惹出不快。”
“是,郡守。”
郡守心里苦啊,在危险的边郡之地,突然出现这么一位实力强大的邻居,如果交好的话,能减轻他太多的军事压力了,哎,这个冬季又是一个难熬的季节。
与此同时,并州刺史张懿也收到赵雄派人送去的战报。张懿首先是对这位识趣县长的表现感到满意,虽说其县内州郡不得干涉,但总归是在并州的地盘上,想给他们使点坏还不轻松其后又震惊于取得的战果,他不敢大意,立即派出从事前往雁门郡和马邑县核实事情的经过。
正文第76章首次出塞
七月二十日下午,高顺安排完一切任务后,带领李强、曹山和周飞,踏上了寻找鲜卑邑落的征程;留赵雄负责守护县城。
他们先从管涔山和洪涛山之间的峡谷通过,向定襄郡的中陵县方向前进后世右县境内。
让高顺失望的是路上只遇到零星的汉人在耕种,而没有遇到一个鲜卑人,非常好奇,在他们的印象中这里应该是鲜卑人的地盘了,怎么还有农民在种地,却没有鲜卑人在此放牧打开系统地图查看,亦未发现有鲜卑人的踪迹。
于是高顺下马走向一正在干活的老农,问道:“老人家,边地危险,为何您不搬迁到内地去”
“哈哈,这位小郎君,这里虽有危险,不过这里却不用交税。”
“你们不怕鲜卑来掠夺”
“怕,谁说不怕不过鲜卑人来掠夺的时间比较固定,都是秋冬季节,只要早做准备,提前躲藏起来,鲜卑人懒的寻找零星的汉人,我们便能躲过灾难。”
“那鲜卑人平时在哪里呢”
老农回答道:“他们平时在长城外放牧,并不到内地来,只是每年秋冬季节才越过长城来此劫掠,有能力的人都离开了,只有我们这些老弱之人没有地方去,只能苟活于此;这里少有人住了,鲜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