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月书吧【51xingyue.com】第一时间更新《把后宫当成副本》最新章节。
哦,如此说来,倒是朕冤枉了太子”
那御史中丞闻言浑身一抖,他自不会觉得章和帝此言是被自己说服了。但是他本是独孤氏门下,又是明晃晃的太子的心腹,生死荣辱都系在太子一身,本来就没有下船的可能。如今不过是拼死一搏,最差也不过此身受戮,反正他无一亲族,妻妾子女既受了他给的荣华富贵,若今后沦落不堪,也是后报,自己倒不需愧怍。
于是振精神,力伤咽喉,嘶声力竭陈情道:“圣上慧眼如炬,明察秋毫,是非对错自在君心,臣不敢妄言。只是太子纯孝,有目共睹,若因奸佞而蒙冤,臣等甚自是痛之。圣上既是明君,又是慈父,怕是比臣等更痛啊微臣不忍天家有憾事,不忍朝堂有憾事,惟请陛下三思,详查此案,还太子以清白”
有御史中丞这样敢发“冒死之言”的马前卒,早就绑死在东宫一系的大臣自然抱团奋力一搏,纷纷出言请章和帝三思。
因他们只是请皇帝把案子查清楚,或者说,分说明白,既不求情也没减罪。其他不说中立党默然不语,神情微微赞同,便是对立的党派,也不好发声让章和帝当机立断处置了太子。
那毕竟是皇帝的血脉,是一国的储君。
现在落井下石倒是爽快,日后但凡皇帝有一丝怀念或后悔,遭殃的还不是他们这些不姓夏侯的人
而最有立场能够直言打压太子一系的,自然是德妃一派。
可惜德妃母子三人皆非结党营私之人,朝上并无其门人,平时许多人愿意结个善缘,现在需要有冲锋在前的卒子时,却实在显得势弱。而德妃的天然同盟,她娘家兄弟,十六卫上将军曲大人,又是个石头养的木头人,向来唯章和帝龙首是瞻,从无二话。
只是今天这种情况,他居然还是从头到尾不发一言,朝上众人摇头叹息之余,也不由得心生敬服。
章和帝眼中见得朝上种种般般,那利益纠葛、派系林立,实在是清晰得令人觉得无趣。
章和帝开始“审案”。
因罪魁已经伏法,事情经过也已经刊登邸报,程公公刚刚还绘声绘色说书一场,并无再多问的必要。今日自然是太子一脉要洗清罪名,无外乎要说说那妖孽是如何投在东宫,又如何施展妖法迷惑太子当然,妖孽抓住的是太子极孝君父这个软肋,而不是窥伺帝位的野心。
最关键的是,“儿臣被妖孽迷了心窍,一着不慎,迟疑犹豫,竟然不信长宸公主,不信德妃娘娘,以致于冲撞父皇。甚而,我大庆之祥瑞因此远走长宸公主历劫失败,不但不怪罪我等罪人,仍承诺护佑我大庆我身为太子,却无识人之明,遗祸天下,罪不容赦。”
太子这番陈情,看似认罪之言,无一丝狡辩之意,却实实在在抓住了此案唯一的翻身契机。
长宸公主直接被弄回了天上,这阵仗当然吓人。在关键时刻伙同妖孽威逼皇帝,更是实打实的罪证。乍一想,太子这是必死之局呀可偏偏章和帝既没有将太子斩杀当场,也没有一杯毒酒了断亲子性命,一切就有了可转圜的余地。就像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起事的,绝对是谋逆,可“清君侧”本身,并不是谋逆啊
太子心腹擅闯禁宫,手持利刃行刺皇嗣,自当死罪,太子也该有御下之责可那是妖孽,太子怎能掌控妖孽已死,太子何辜
太子率属臣威逼圣上,妥妥的谋逆,死罪可那是被妖孽妖法蒙蔽,况且太子只是要求查公主,并未有弑君之言。
于是,巧舌之下,太子竟只有过,并无罪了
毕竟,就是受害的德妃一系,也并无一人受到实质性的损害。说功利些,长宸公主这个祥瑞,虽然被逼走了,但并没有怪罪降灾的意思,甚至承诺了只要章和帝、德妃健在一日,就护佑大庆一日。于是太子是闯祸了,但这祸却没有造成什么后果。
甚至大家心里不是不庆幸,长宸公主不在此间,不然,大家岂不是只能对其俯首帖耳
如何甘心
这等超脱世俗的存在,就不该存在于世俗。
大庆臣民或许说不出神权、君权的理论,但心里还是明白,一旦那等超脱世人的存在站在高位,对他们的利益会产生怎样毁灭性的损害。
无关的大臣实在佩服太子这危局之下清晰的思路,以及那能直指事件关窍与人心隐秘的善辩能言。独孤世家,名不虚传。乱世能搅动风云,盛世可掌控朝局,政治,似已经篆刻在他们骨血里。
亲德妃一脉的大臣却忍不住有些愤恨。
尤其是寒门出身之人。
便有大臣耐不住,出列道:“太子有无谋逆之心,陛下自明,臣等不敢妄言。但是对祥瑞不敬,此罪或与欺君同也”
来了。
那等泥腿子果然短视。
太子低着头,忍不住翘起嘴角。
再是神秘莫测、高高在上只要在我大庆,难道还能与皇帝比肩
便是为了让天下明白这个,父皇就不会过分处置我呀
第一百二十七章但能同白首
那大臣话音刚落,章和帝就皱了眉头。明知是独孤氏的计谋仍然止不住心里不舒服。
好个最擅玩弄人心的顶级世家
曲士廉握紧了手。
他一贯不聪明于权势斗争上总是显出木讷,唯一颗忠君之心还值得称道。此刻他却像是突然开了窍这个大臣和自家向来不曾有来往此时却在大殿之上“仗义执言”当真是出于义愤分明是居心叵测,蓄意挑拨难道,太子这次竟能脱罪不成
公主被污蔑为妖孽的奇耻大辱,皇妃在众多命妇甚至外男前的狼狈不堪母女天人永隔的悲痛欲绝,就凭着他是太子是独孤氏的血脉,就能全身而退吗
天下间竟有这样的不公平
又有许多大臣或讲道理,或说案情,或哭太子孝心,说来说去总之太子确实有错但绝对和谋逆扯不上关系。明明是铁一样的事实,到了这些人口中居然显得太子十足的无辜。
德妃娘家根基浅薄又向来不结党,朝上势力尤其的弱,这算是大庆官场人尽皆知的事情。即便在这此的事上占尽上风,面对独孤氏这样颠倒风云的手段居然全无还手之力,让人不得不感叹世家的底蕴确有其独到之处。
自高祖改制,取士民间以来,千百年被豪门世家垄断的朝堂渐渐有了庶族的身影。纵然一直被世家子弟打压蔑视,但高祖、文帝都是一世之明君,不断有庶族爬到高位,为国为民立下传世奇功。只是显帝宠爱的王贵妃乃罪奴出身,前朝后廷乱象丛生,大伤世家颜面内里。压迫到极致,自然反弹的更厉害。章和帝上位以来,一直对世家行优容之策,根源莫过于此。
但是,经过聪明绝顶又昏庸至极的显帝的磋磨,世家的家底到底不如以往。
乱拳打死老师傅,令人唏嘘。
此番,太子深知自己再无登顶可能,只求保命,最好能保一条位高权重、荣华富贵的命,自然不会再顾忌章和帝对世家的忌惮,一味拿出独孤世家子的做派。虽确确实实压得德妃一脉抬不起头,甚至还在章和帝心中埋下钉子,给德妃一脉挖了个足以摔得粉身碎骨的深坑,但却刺激了朝中、民间一股不曾显露出力量的洪流苏醒过来。
那是亘古未见的力量。
却是不可阻挡的未来最强大的力量。
章和帝似乎没注意到众人的心绪,语气平和地道:“朕虽知太子纯孝,盛怒之下难免怪罪,确实非太子之过也。只是妖孽手段非常,不知太子是否已然无恙,也不知日后是否会病情反复,朕不敢凭一己喜好托付江山。程元珍,拟旨今日后,朕之第四子夏侯松,迁出内宫,另辟齐王府,修养身心,闲人勿扰。”
废太子,这是所有人早有预料的。而保留了夏侯松原本的齐王封号,对比当年大皇子的下场,明显是否认了夏侯松谋逆的嫌疑,甚至无视了其御下不严、冒犯妃嫔、逼害幼妹的罪责。
这样的结果,不说偏向德妃的大臣们心里不是滋味儿,就是太子一系都大感意外怎么自己这边还没用尽手段,章和帝就轻轻放过了夏侯松这次只是因为“受妖孽迷惑”,日后若是章和帝对这个儿子另有期望,或者是夏侯松自己别有造化,不过寻一二“高人”,态一番,竟是什么都不影响。
往日只觉得德妃和晋王是章和帝的心尖子,现又有公主之事,原以为那母子二人今后的地位将会格外不同凡响,却不想帝王心中还是独孤家分量更重。
“圣上,臣有话说。”
竟然是曲士廉越众而出。
虽力不能敌,到底还是要尽力撕一场吗只是曲大人向来以讷言示人,若保持一贯的风格,那必然要受制于太子一系,要是不慎踏入语言的陷阱,恐怕局势会更加有利于太子。若一改往日面貌,巧言善辩,舌战群儒,恐怕会让皇帝和同僚觉其心机深沉,日后贻害无穷。
怎么看,他此时出声,都是不智。
只是今日这结果,若是身为兄长的曲士廉一言不发,倒显得德妃十二分的凄凉了。
章和帝略一皱眉,温声道:“爱卿乃德妃兄长,此事上正该出言,直说无妨。”
“陛下,太子乃储君,非臣可问,陛下乾纲独断,臣无二话。但此事因含长宸公主飞仙一项,倒是让臣颇受迷惑。臣蒙圣恩,忝为十六卫上将军,掌管禁军,竟任妖孽闯宫,危及圣上,实有重罪,后不曾反思请罪,一味怪责他人,更是罪加一等,求陛下降罪”
曲士廉这话一出,大家都惊住了
身为受害者一脉,明摆着的得利者,曲士廉居然请罪
关键人家这话没有丝毫的威逼胁迫之感,朴实无华中透露着满满的忠诚与谦卑。既狠狠反击了太子一脉的挑拨之言,又没有让自己一贯的木讷形象崩塌,甚至今日之后,曲士廉忠直之名必声名远播。在德妃一系地位已然极高的现在,实在是再好不过的选择。
章和帝也愣了一下,心里不由得感叹,不愧是青青的家人,一脉相承,都是忠心又正直,单纯没有机心。若是文臣,自己还要觉得不省心,若是妃嫔、妻子和武将,那真是深得朕心啊。
“爱卿不必过责,妖孽妖法,人不能敌,固无过。自古妖孽出没,大都为君主內德不修,朕之过,如何能迁怒于臣”
“只德妃入宫以来,侍奉太后,出宫祈福,生养皇嗣,无过有功,此番先是无辜受冤,后又有失女之痛,朕实不忍,为之奈何”
章和帝前些年还却有些晚年昏聩的迹象,但是近年来虽是“无为”,却实打实的“而治”,吏治清明,改良农具,普及新种,扑灭灾祸,对内对外颇有功绩,更是数次祥瑞加身,比早年励精图治之时更得了民间十分敬爱。忠君爱国之人对这位皇帝那是满意的不得了,怎能容忍有不利皇权的言论发出即便说这话的是皇帝自己。
主辱臣死,莫过于此。
于是科举入仕的一杆大臣跪地叩头,痛声劝慰。更有皇帝宠臣,翰林待诏林大人道:“圣上文治武功可彰天地,足慰苍生。妖孽横生,祥瑞受辱,国之大祸,此,朝有奸臣,坤位空虚之过,于陛下何干”
这龙屁拍的,实在是义正言辞得很。
只是姜皇后明明正位中宫,这人竟然直言“坤位空虚”,其心可诛。只是,此人出身寒微,居然敢做这出头的椽子,说没有皇帝的示意,那自是无人信的。
再一思量章和帝对夏侯松的轻拿轻放,还有什么不明白的这是要独孤家也退一步,一起推德妃上位呀
虽然姜皇后无过,但是姜家近些年内斗严重,势力衰弱,皇后无子无宠,又是病弱之身,早就无暇宫务,若是放在民间,也是可以休弃的。
只是,这样行事确实不厚道,肯出声的大臣不多。
而德妃要真是这样上位,怕是也难逃闲言碎语当年淑妃尚且没有因为太子而晋皇后,德妃怎能因为公主取而代之呢况且,说个不好听的,要是章和帝真心想扶德妃上位,为何不干脆和姜家商议,用一个风光病逝替家族挣得大把好处的“先皇后”换一个常年卧病无法给家族带来任何好处的“病皇后”,想来是不难的。
这么亮明车马,是多年来的爱意终于难掩,是无法处置罪魁的愧疚难当,还是,渐生忌惮
可,难说呀。
见朝上陷入沉默,章和帝不知何打算,也不逼迫,似乎他只是有感而发自责一下,又被臣子们言之凿凿劝服了,不再忧思,转而商议起其他事端。
至散朝,朝堂再无争议。
事后:
长宸公主加封号“圣”,配享太庙。
太子、东宫等词无人再提,章和帝与太后直接出手,东宫直接散了,宫殿改造,人员或杀或遣散或归于齐王府。就连崇文馆也受了牵连,暂时闭馆,整修后看皇帝怎么处置。太子生母奏请太后言“珍”字冲撞太后,请撤。于是也不谈什么罪责,因太子而位列夫人之首的珍淑妃,又跌落为淑妃,矮了她的老对头贵妃一截儿,甚至和德妃难分高下了。
虽然当年章和帝说了德妃当称四妃一声姐姐,废贤妃位时又说“女子淑德为重”,那么淑妃地位是高于德的。只是后来淑妃加封号“珍”,却又在各种待遇上与德妃平起平坐的,这下子没了封号,可是不要势弱了嘛
皇后以自己体弱,求出宫养病。德妃接连十日于大庭广众下对皇后行妾礼,亲奉汤药。一个要让位
小说推荐:《从那座韩城开始》【小说迷】《龙只想水群,不爱待在洪荒》《玄鉴仙族》【笔趣看】《雪霁春明》【全本看书网】【重生小说网】《退队,然后捡到问题美少女》《郎欺》
天才一秒记住【星月书吧】地址:51xingyue.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