绸之路,已经十分成熟和繁荣,其利益极大,远超丝绸之路。把国都定于北方沿海地区,既是坚定秦藩一贯的环渤海核心区发展的理念,同时也是对海洋贸易和扩张的坚定支持。再有一条,那就是不论是将来东北的开发,还是平定天下后,对于东南江淮以及湖广地区的开发,沿海岸线,都将成为最重要的交通运输线,靠海,江河海洋连贯起来,那么不管是地方输送税赋入京,还是京师向各地辐射控制,都将极大的增强。而这些,不管是洛阳,还是长安,都是不具备的。
东方海岸线,这必然是新朝的重中之重。但李璟不把国都定于河北的魏州大名,也不定于山东的登莱或者青州,或者黄兴的徐州,江南的扬州,而是定于燕京,这也是古代时以北统南的定律原因。不管怎么说,北方,哪怕是眼下诸部族被臣服,但中原的正北面的蒙古高原,和东北更北方的外兴安岭以北的西伯利亚地区的那些更野蛮的部族,一样会是必须小心谨慎防范的野蛮人。
国都定在北方燕京,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正是为了更好的防范于未然。不管是汉唐帝国,还是罗马、波斯帝国,他们最大的敌人都是文明远远弱于他们的野蛮人。中土如此,西文更是如此。历史上,唐之后,辽、金、蒙古、女真,哪一个不是茹毛饮血的野蛮人崛起击败了中原文明。
李璟的目光并不局限于这个时代,他与诸文武们相比有着天然的优势。正因如此,李璟才会心中打定主意,要把新朝国都立在燕京。可是看现在他们的态度,他也清楚,众人并不认为把国都立于遥远北方的燕京有什么可行。在他们想来,要么关中长安,要么中原洛阳。若有第三个选择,那么也许只能是太原。燕京虽然如今很繁华,但再繁华,他也只是河北一角,往上几百年,也没有什么大王朝立都燕京。
李璟不想在这个时候来和诸臣来一场定都大争论,因此,他干脆打算暂时不登极,再等等。等这场大战过去,也等他趁这段时间,好好的跟重臣们通通气,透透底,吹吹风再说。
又细思量了几遍,李璟又把傍晚刚送到的诸多前线的战报接过来看了一遍,细细的对照着地图,分析着最新的形势。
公孙兰突然在外求见,侍卫将她领入殿中时,她还在喘着粗气。
“你跑来的”李璟问,宫中除了李璟,其余人不得骑马,也不得乘辇,上阳宫是一座由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夫妇花了大力修建起来的一座庞大宫殿群,可以与当初隋炀帝杨广修建的洛阳宫堪比。公孙兰身为李璟的情报总监,虽然得以特别时候紧急入宫面见,但依然不能乘马坐辇,一路跑来,她颇为辛苦。
“军情紧急,我不敢耽误,一收到急报,就立即送来了。”
李璟的脸上凝重了几分,能被公孙兰如此紧张的急报,肯定不简单。难道前线又有大变化了是高仁厚突破了山南防线,还是朱温领兵杀来,或者杨复恭那死太监居然已经打破了汾河防线又或者,杨行密和钱镠忍不住乘机在江东做乱,还是关中的蕃人四镇,又出什么乱子了
他忍不住心跳加快起来,越是胜利前夕,越是不能大意松驰。秦军虽然如今占有极大优势,但也还不到可以高枕无忧的时候。
公孙兰取出一个漆盒,在李璟面前的御案前打开。里面并排着四个手卷,隐约可见卷着的白纸背面透出些黑色的墨迹。
四个手卷的头上,都贴了一张红色的小贴纸。居然是贴红,李璟的眉头不由的皱了几下。李璟如今虽然设置的新官制下,有三省六部,有府阁省院,有政事堂有内阁,但每天需要亲自审阅的事情依然太多太多。为了能分别轻重缓急,政事堂宰相们阅读奏章后写出建议票拟在后,内阁代李璟批红。一般的事务都是由政事堂和内阁处理过后,再呈报李璟就可以了。他们批阅奏章之后,会按轻重缓急,最后在奏章上贴上一张纸片。一般事务的奏章,他们批阅后,只是做过备忘录呈递李璟审阅。而如果是重要的奏章,则会贴上黄色纸片,叫贴黄。而如果是十分重要的事情,则会贴上橙色纸片,贴橙以表示,立即呈送李璟亲自批阅。而在黄色和橙色之上,还有最紧要的一级,就是贴红。而一般情况下,黄色已经很重要,橙色十分紧急,红色,非十万火急,是不能乱贴的。
而现在,公孙兰送来的这四个手卷上面,居然清一色的全贴着四张赤红赤红的小红牌,如同鲜血一般的鲜艳。
李璟顾不得再问,立即抓起一个,迅速打开阅读起来。
“高仁厚率三川兵马突袭武关,一夜袭取武关,然后迅速西进,已经接连拿下商洛、上洛,越过秦岭,兵入关中,突破了蓝田关,兵马已入至灞水,正围攻蓝田城,兵锋距离长安城,已经不足百里,仅八十里之距”
李璟直吸了一口凉气,暗道一声田令孜果然是个无法捉摸猜透的人物。估计这下杨复恭若知道这消息,肯定得感叹不怕神一样的敌人,就怕猪一样的队友了。红色警报,这是一条天大的好消息,田令孜这神来的友军背后初刀,神了,如此一来,整个中原形势都将再变,不过却是向着秦军极有利的方向改变。田令孜,真的应当给他赞一个,不,他绝对配的上三十二个赞
有了这条特大喜讯压惊,李璟的心情舒缓了许多。他脸上犹带着笑意打开了第二张手卷。
“双枪将王彦章,白马银枪高思继、打虎将李存孝、面飞龙王檀、踏白将李思安、小霸王郭涛、铁猛兽郭威,七将军夜渡龙门,智取同州韩城,随后孤军北上,杀入保大镇丹州,三天两夜,转战千里,接连攻破保大镇咸宁城、今川城、汾川城、乌仁关、孟门关,威震黄河西岸,惊破保大、定难、振武、天德四蕃镇”
“好”看到这里,李璟忍不住激动的一拍。先前林威兵屯汾河一线,与杨复恭大军对峙同时,向他汇报过,他们派了几位太保领一支精锐兵马,准备偷渡黄河,潜入西岸,以掩护秦军河东兵马右翼的同时,也威慑下西岸的四蕃镇。这事他也同意了,却没想到的是,王彦章他们并不是小打小闹,反而搞的这么大风雨。居然先破了李全忠镇同州的韩城,然后又杀入了保大镇的丹州,还取得这么一连串的胜利。
这件事情,真是出人意料啊。虽然如此一来,可能会把关中四蕃镇推到对立面去。但是考虑到四蕃镇先答应了中立,最后又各出了一万兵马出关的事实,李璟觉得让几个小将主动的去闹一闹,敲打敲打他们,还是很有必要的。不过,这得掌握好火候,不能弄的太过,否则,搞不好,四蕃镇干脆一狠心,彻底的倒向杨复恭那边,全力对抗秦藩,那就有些麻烦了。
怀着激动的心情,李璟把那张手卷放到一边,又拿起来一张。
目光扫了一遍,李璟脸上的笑容消失,变的有些阴沉起来。
杨行密已经攻下了扬州,并且招降了大部份的原淮南兵将,势力大增。而几乎就在同时,杭州的钱镠也以一州之力,把已经乱成一盘散沙的浙西诸州的刺史们打的节节败退,以迎接周宝的名头,将浙西镇海军各州刺史先后击败,已经占据浙西八州。但被他救出的周宝,却随即在他军营之中病逝。让李璟脸色难看的是,在杨行密攻下扬州的第一时间,坐镇徐州的赵犨,就已经调了一支三千人的兵马南下扬州,结果,这三千秦军,居然在扬州地面上被一支来路不明的盗匪伏击,全军尽没。而最让李璟发怒的是,他当初分别拔给二人的两支军事特派团,居然全都失去了联络。军情局的打探到一点消息,杨行密居然和钱镠暗中联络密切,似乎有暗中结盟的事实。而突然失去联络的两支军事特派团,据估测可能已经被二人秘密清洗。
一切的一切,都指明了一个可能,杨行密和钱镠终于感觉到羽翼,再也忍不住了。他们趁着眼下的中原大战,居然跳反了李璟一开始都不敢相信,秦藩如今的形势,他们怎么会蠢到反但仔细一思量,又觉得很正常。二人的实力越来越强,可秦藩也越来越强,他们很清楚,若再不抓住这最后一个机会反,他们就真的没有机会反了。虽然明知反叛的结果最终极可能失败,但权利的,最终让他们做出了反叛的决定。
虽然没有最终确定此事,但李璟已经相信,事情极有可能就是如此了。先前监察厅也早收集到二人的许多小动,但李璟一直没时间分心,二来当时也判定他们没这个反叛的实力和决心。却不料,吞并淮南和浙西后,终于膨胀了二人的那颗野心。而此时的中原大战,也让他们误以为找到了最好的时机。
冷哼一声,李璟丢下那张文卷。二人反了,李璟却发现自己并没有想象中的那般愤怒。他只是觉得有点不高兴,可并不太愤怒。想来,也许是心里早就对二人会走到这一步,有所心里准备吧。或者,李璟根本就不曾把二人的反叛放在心上。一直以来,他们帮着李璟稳定平衡了吴越之地的安定,帮李璟减少了淮泗地区的麻烦。就算现在终于反了,可对李璟来说,对秦藩来说,秦军已经完全不惧此时的东南反叛了,因此,他们的反叛,根本不能让李璟太愤怒,也不会让秦军太过惊惧。
最后一张文卷。
尚让死了,曾经横行天下的王仙芝和黄巢两个大贼的二把手,最终还是死在了一场内讧之中。
秦军权他们的山南行营不久前节节胜利,夺取了山南东道大半地盘。但在前不久,山南军与刘巨容的五镇军大战于襄阳,轻敌的山南军中了刘巨容的计谋,大败。一败,就丢了先前苦心打下的大半地盘。然后,秦宗权突然出手,袭击了尚让和张归牟、葛从周三个伪齐旧将。谁也没有料到这来自背后的刀子,结果哪怕以葛从周、张归牟、尚让等曾经纵横天下的悍将凶猛,也最终大败特败。
尚让和许多齐军旧将战死,张归霸和葛从周、张归牟等少数兵败将领随张归霸东逃徐州。
山南行省,或者说山南行营,眼下成了秦宗权一个人的山南行营了。
四条消息,确实都十分震憾人心。
田令孜背叛了盟友杨复恭,秦军七将突袭了背叛了与秦军达成中立协议的保大镇,杨行密和钱镠背叛了李璟,而秦宗权又背叛了他的盟友尚让、葛从周、张归牟等,吞并了他们的势力,独占了山南地盘,也等于背叛了李璟。
李璟忍不住摇头苦笑几声,背叛,背叛,还是背叛,冷刀暗箭,你永远无法知道,下一个敌人会是谁
“阿兰,给我笔墨纸张,我要写信”
公孙兰取来纸墨笔砚,素手研墨,抬头问:“给谁写信”
“给老朋友”
第1022章拉开决战序幕
看着一笔挥就的信件,李璟皱着眉头沉思片刻,最后一把将墨迹未干的信抓在手中,揉成了一团丢在了纸篓之中。
公孙兰有些不解的看着李璟,刚刚这封信是李璟写给浙东总督张蕤和福建总督刘寻的密令。信中密令二人接信之后,立即汇合岭南东西二镇和安南镇,以及琉球和海南二岛的水师,组成东南讨伐军,讨伐已经吴越之地的杨行密和钱镠。可现在命令刚写好,李璟却又把信给揉成一团扔掉了,这让她有些不解。
“现在不是和他们清算的时机。”
李璟皱了皱眉,脸色晦暗的回道,“你马上去召集政事堂与参谋院和五军都督府和兵部的人过来,嗯,让内阁诸位学士也一起过来。”
稍后,李璟更衣在上阳宫西南甘露殿召见洛阳随军文武重臣,商议刚收到的贴红急报。
面对着吴越和山南的叛乱,李涿冷笑道:“小鸟翅膀硬了,就想飞了”
“对这些反贼,必须严酷镇压,坚决打击,绝不留情。”
郭顺励挥着拳头大声道。
李璟目光扫过一干重臣,却并不急于表明态度。
曾元裕眉头皱了皱,提出不同意见。
“叛乱必须镇压,但某觉得眼下并不是合适的时机。眼下我们应当先分清轻重缓急,先把杨复恭的大军干趴下再说。等我们干掉了杨复恭等,到时再来收拾几个想要混水摸鱼的反贼也不迟。”
他的话一出,李璟暗自赞赏,也同时引来数名重臣的点头。他继续道:“先说山南的秦宗权。他干掉尚让。突袭火并其它三将的势力。这只能算是狗咬狗,秦宗权现在并没有公开叛秦。虽然他们一直名为我们的臣属,可实际上他们并非真正是我们的臣属,不过是挂名依附,互相利用罢了。眼下山南行营兵败襄阳,秦宗权势力大损,发起火并,不过是为了补充自己的实力罢了。事后。他吞了其它三将的兵马,可并没有公开反秦,而且也没有打到咱们的地盘上来。此外,见于眼下襄阳刘巨容声势不小,我们也需要秦宗权继续替我们挡在山南一线,阻挡刘巨容的北上洛阳。某提议,可对秦宗权加官赐爵,安稳住他,让他继续为我们所用。至于葛从周等人,如今丧失根本。我们正好适当的拉拢,直接将他们收入麾下。想必他们也不会拒绝。”
这是一石二鸟,山南的内讧,表面上看秦宗权有些无视秦藩这个主子。但透过表面看本质,实质上秦藩在这件事情当中并没有什么损失,相反,葛从周等三个小势力团体,从此只能彻底投入秦藩之中效力。而秦宗权经此一事,面对刘巨容的威胁,只能更加的向秦藩靠拢。若是秦藩退一步,并不计较内讧之事,他以后,起码是很长的一段时期之内,他必然
星月书吧【51xingyue.com】第一时间更新《晚唐》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