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娶了旺夫小夫郎之后》转载请注明来源:星月书吧51xingyue.com
宋玉说完之后拿眼神瞟陆清,陆清笑弯了眼睛,赶紧说是是是,绝对不会嫌弃的。
满屋子的人相互打趣,其乐融融。
宋声一直告假了两天,专门留了一天陪家里人,等到第三天的时候才回去坐班。
只是他才刚回去半个月,朝堂上就发生了一件大事。
景帝禅位了,这皇位自然是传给太子的。
然而现在坐在那把轮椅上的却不是太子,而是曾经的皇长孙李凌尧。
因为太子刚接过皇位不到七天,就禅位给了自己的儿子李凌尧。太子实在不是做皇帝的料,他既没有那个野心,也没有那个y望,觉得还不如他做个太上皇来的逍遥自在。所以他禅位了。
朝臣们一开始象征性的反对一下,而后太子表示他心意已决,多说无用,朝臣们这才同意下来。其实比起太子,朝堂上的大臣也更希望皇长孙李凌尧来继承这个皇位。
历朝历代还从未有哪一个政权变更的如此之快的,仅仅半个月的时间就换了三个皇帝。不过这也说明了一个事情,那就是景帝的身体真的是不太行了,太医说他不宜操劳,连最基本的折子都看不了了。
禅位之后他也能少操一些心专心养身体,说不定还能有所好转。
而新皇登基诸事繁忙,尤其是礼部,更是忙得团团转,又是登基大典,又是祭祀大典,还有封赏大典,各种大典都快操办不过来了。
年底平定敬王之乱那些有从龙之功的臣子们都还未曾封赏,像宋声这种直接给升了官,还未给封赏。
而封赏大典不仅除了要封这些有从龙之功的大臣,还有后宫妃子以及皇后之位也得封。
宋声不知道他不在京城的这几年间,这本书的主角李凌尧和谢容发生了怎样缠绵悱恻分分合合的故事,不过结果不出他所料,李凌尧登基之后力排众议,封了谢容为后。
这件事并没有让他意外,令他意外的是另外一件事,他又升官了。
原本进了内阁,成了内阁大臣,而自从上一任首辅宋严固出事之后,这首辅的位置一直空着,李凌尧登基之后直接封他为内阁首辅了。
在金銮殿上接听圣旨的时候,他自己都惊讶的猛的抬头看了一下。如今他才三十多岁,已经成为了整个大景朝最年轻的首辅。
同样非常震惊的还有那些出自世家的大臣,他们仍旧看不起宋声微末的出身,可这是封赏大典,不是上朝,不能在这会儿随便弹劾其他人。
大典结束之后,一切都尘埃落定,毕竟君无戏言,李凌尧特地选在这个时候宣布,也是这个原因。不然若是在平时的大殿上宣读这个决定,肯定会有不少大臣出来反对。
大典结束之后,李凌尧把宋声叫了过去。
宋声一进御书房就立即跪下推辞:“陛下,陈资历尚浅,这首辅的位置怕是无法胜任。”
“宋爱卿,你可知让你担任首辅掌管内阁,不仅是朕的意思,也是皇祖父的意思。你有大才,朕与皇祖父都信任你,朕初登基,内阁的很多人朕并不信任,以后还要麻烦你帮朕盯着点儿了。”
话说到这份上,宋声再怎么不识时务也不敢多言了。既然上位者信任他,而他也推辞过了,那他就问心无愧了。他知道李凌尧和景帝的意思,无非是觉得他有大才能,放到首辅的位置上,有什么想法可以直接变现,没有什么掣肘。可同样也站在了风口浪尖上。
“感谢陛下和太祖皇帝的信任,臣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只是他这么一升官,可就有很多人不乐意了。从第二天开始,朝臣们上书弹劾他的折子就越来越多,不是说他德不配位,就是说他出身不够高贵,资历尚浅,总之说来说去就是不让他做这个首辅。
宋声偏偏不如他们的意,古往今来能得帝王信任者本就屈指可数,千里马要遇到伯乐才能成为千里马,递到手边的权柄怎能不要?这个首辅他还就当定了。
皇帝说出口的话就算朝臣们再怎么反对,那也不可能收回成命,哪家皇帝会朝令夕改,这有损天家威严。
反对的声音持续了一段时间,眼看皇帝心意已决,他们反对也没什么效果,这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了,干脆也就不说什么了。
不过他们放弃了吗?
并没有。
他们只是换了一种方式接着弹劾宋声。御史台有言官开始找他别的错处参他了。
理由有很多,而这参他的折子按照程序是先送到内阁,等内阁的官员过目之后,按照事情的轻重缓急筛选好折子进行排序,最后再递到皇帝的桌案上。
因为全国各地每年都有很多官员上请安折子,还有一些折子里说的都是一些废话,看这些纯属浪费时间。
而经过内阁这一轮筛选之后,没用的折子就被筛了下来,一些小事可以由内阁进行决断,在其他大事上就报请皇帝处理,从而大大减轻了皇帝的工作量。
所以这内阁的权利很大,从前宋严固在任的时候有不少的朝臣巴结他,也是因为他保持着整个内阁,很多人的前途都握在他的手中。
第341章第341章
可话虽这么说,那些个有世家根基的人却不怕,只要不被他拿到什么大的把柄,即便他是首辅,也拿捏不了他。
也有一些人一边瞧不起一边做一些面子活,表面上和和气气的,又是打招呼又是送礼,背地里却是另一副嘴脸,坏话说尽。
这朝堂之上人心叵测,与宋声真正交好的并没有几个。
他这次任职首辅,水涨船高,倒是曾经关系十分要好一路从宛平走来的楚越还跟从前一样,待他仍旧是赤诚之心。还有在京城结交的秦元白,与他也交情很好。
两个人这几年一直都在京城做官,虽然升职升的很慢,但这资历也积攒了不少。如今两个人一个在刑部一个在礼部,宋声也算是在这两个地方有了人脉。昔日的好友唯一令人惋惜的就是盛博文了。
楚越得知此事之后一边愤慨一边惋惜,他们从宛平来的还是老乡,有这层交情在,以后在京城中都是互为助力的,没想到他却走岔了道。
“怪不得那一段时间总联系不上他,谁曾想到他竟然落得这般结局,真是自作孽啊。”
楚越一边感叹一边怀念他们曾经一同在宛平书院读书的日子。
“是啊,好在楚兄还和从前一样,无甚变化。”
楚越笑了笑,“怎么没变化?这都十年过去了,精气神儿都不如从前了呀。我都感觉我老了许多,还不如你年轻呢。”
这话说的倒是没错,楚越虽然一直在京城做官,但刑部的官可不是那么好当的,每年都有许多大案要案报到刑部来,再加上时不时的处理几张陈年旧案,他这一年都没什么闲着的时候,比宋声在外地做官要累不少。经年累月下来,脸上就有了岁月的痕迹。
“咱们都一样,哪就谁比谁年轻了。我看啊你就是心理在作祟,只要你心态好,八十也是十八。”
“有理,有理!这话说的没毛病。”楚越哈哈笑了起来。
说着说着,两人又说起了朝堂上的事。
“听说咱们如今这位皇上似是想实行新政,你消息比我灵通,你听说了没?”
这话是楚越问的,宋声也不是消息灵通,他只是如今作为天子近臣,知道的消息更多些罢了。
“听说了。只是陛下还在斟酌,这新政还没完善好。”
“我还听说新政里面有很多都涉及到一些是家的根基,这到时候恐怕得引起不少人的反对吧。”
“想要把江山治理得更好,让百姓们过得更好,就得扫除陈年积弊。这世上很多秘方都掌握在世家手里,进而垄断市场,这不是件好事。就像盐矿铁矿,就应该掌握在国家手中,不然从中牟利的都是世家,国库很难充盈起来。”
“我知道你说的意思,我是支持新政的。这样寒门子弟才有更多出头的机会。只是我有些担心咱们这位陛下太过年轻,行事会有些激进。你在旁边能劝就多劝着点,凡事可以慢慢来。温水煮青蛙的道理你不会不明白。”
宋声拍了拍他的肩膀,宽心道:“放心吧,咱们这位陛下是个英明的陛下,他有分寸的。”
要知道这可是原书中的男主,宋声倒是不担心新政会引起什么动乱。
转眼半年过去,宋声这个首辅还总是时不时的被参奏一本。严重的时候,甚至他出去与好友聚个餐都有人参奏他私底下结党营私。
这些他都已经习惯了,左右这些折子也都是挠痒痒,李凌尧对他愈发十分信任,那些小打小闹的折子他根本不看。因为这新政已经开始推行了,是宋声在主持推行的,效果显著。
本来新政是要在全国进行推行的,但宋声想了想觉得楚越说的有道理,一蹴而就容易出问题,虽然这新政里面有几条都是他提出的建议,也都做好了各种应对突发事故的准备。
小说推荐:《四合院之车门已焊死》《那年花开1981》《重生1982搞渔场》《封神:开局一个凤凰分身》《不随心所欲能叫重生吗?》《无限旅游团》《仙工开物》《穿成镶边女配的她们》《买活》【穿越流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