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月书吧

第三三八章 治河(求票,求订阅!)(第1/2页)

星月书吧【51xingyue.com】第一时间更新《回到清朝做盐商》最新章节。

菏泽原系天然古泽。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曹州升为府,设附郭县,赐名菏泽,始以菏泽作为地方名称。

菏泽是中国古代大泽名,上古九泽之一,故址在山东曹州府境内。

《尚书-禹贡》载:“导菏泽,被孟诸。”因其地有菏山而得名,是菏泽之名的来源之本。

上古九泽之菏泽、雷泽、大野泽、孟渚泽,遗址都在曹州境内,在历史上居于神圣地位。

华胥履迹雷泽生伏羲,帝尧十三岁封于陶(定陶),即位百载,崩於成阳,葬於谷林(成阳、谷林皆在曹州府鄄城县境内)。

舜生於姚墟(曹州鄄城境内),耕於历山(鄄城历山),渔於雷泽,陶於河滨(菏泽之滨)。

伏羲是华夏民族乃至东亚不少民族共同敬奉的始祖,尧舜是华夏先民由蒙昧走向文明国家的圣祖,他们都与菏泽地区息息相关,这里是养育华夏先民的生命之泽。

冯道利正在在给学生们讲着上古大泽的历史。

他们此时就处在洪水形成的一片大泽畔。这里恰恰是当初菏泽之所在。

他本就是进士出身,学识渊博,博古通今。

“老师,为什么后来这些大泽会消失了呢?如今的山东境内,除了微山湖之外已经没有像样的大湖了。”杜辉问道。

冯道利沉吟了一会儿,说道:“我们华夏先民在这里开发了几千年,人口增多就需要更多的土地,大泽周边的土地都是最为肥沃的土地。”

“一代代的先民,在湖边辛勤地开发耕地。大湖越来越小,也许是因为某次黄河改道。大泽就消失了。”

“等到之后,黄河再改回来,人们就拼命地加高黄河的河堤,因为为原来为黄河蓄水的大泽已经变成了农田。”

冯道利耐心地说出了自己的猜测。

“老师,您的意思是说,正是因为一代代的治水导致了黄河成为了今天的这个样子吗?”

冯道利微微点头,先民的付出不能否定。但是上古时期,华夏的祖先就已经知道了堵不如疏的道理。

冯道利热衷于治水,知道黄河的历史,自秦汉以来,黄河的治理就以堵为主了,不断地加高河堤,不就是堵吗?

历朝历代总有一些智者,他们难道看不出来,这么治理黄河只会让这条巨龙变得更加的凶猛危险吗?

他们一定是有人知道的,但是没有人能够改变。

整个黄河下游一直都是华夏的人口、政治、文化中心。

恢复一片大泽,一次性就要减少一府之地,这得是多少耕地啊!又有多少人要背井离乡啊,哪一个朝代能够拿出钱粮、土地来安置那么多的百姓呢?

“杜辉,也不能这么说,先民也有自己的无奈,况且黄河这样,跟上游的开发也有关系,不然这么多的泥沙都是从哪里来的呢?难道是黄河形成之初就有这么多的泥沙?”

以前清廷的工部每年春汛前都要派人到黄河取水,通过水中的沙量,判断这一年是否会出现水患。

可见黄河之弊端跟含沙量有重要的关系。

最近一段时间,冯道利和他的学生们沿着运河一路北上,在曹州地界探查水患。

他们发现黄河下来的洪水大都积蓄在菏泽附近。

此处的积水最多、最深连成一片,仿佛是一个大湖一般。

他们继续北上,直至大清河,这里的河水已经被黄河下来的水染成了黄色。

大清河本是一条地区性河流,而且跟北方的很多河流一般,季节性非常的明显。

它现在还没有到自己的汛期,但是黄河之水已经填满了河道。

如此看来,等到了大清河自己的汛期,河堤必然被漫。

现在黄河注入大清河的水并非是其全部的水量,还有很多的洪水灌入了巨大的洪泛区。

因此,如果就此让黄河改道的话,整个山东北部都要连续多年遭受洪灾的影响。

黄河必须要回到原来的道路上去。

此后,冯道利带着他的学生汇同水利部的工作人员,对曹州的洪泛区进行了详细的测量。

认真对比了黄河的正常水位与曹州因为的洪泛形成的大湖的高度。

最后整理出了一份《黄河回归故道及在曹州建立泄洪区方案》

这份方案,建议在曹州菏泽地区完全打开黄河大堤。

让黄河之水全部进入菏泽地区。

等黄河水量下去,然后再去堵住好开始的决口。

保留黄河与菏泽的接口。就如同长江沿岸的鄱阳湖和洞庭湖一般。

菏泽地势低洼,历史上就是大泽所在。

考察团已找到了古大泽的边沿。

那里是天然形成的高地,只要在几处地方修建湖堤。就可以在菏泽地区形成一个相当于洪泽湖的的大湖。

这个大湖可以用来调节黄河的水位。

同时大湖的东侧依然可以连接多条河流,在大湖也无法承受黄河水量的时候,分担一部分排水的压力。

另外,大湖还可以帮助黄河排沙,汹涌的河水进入大湖之后,就会变缓,河沙会沉积在大湖。

黄河水量少的时候,大泽会自然干涸缩小,露出底层河沙,到时候就可以取用河沙,作为建材使用,还可以产生一定的经济价值。

如此这般方可打破黄河三年一小灾,五年一大灾的怪圈。

这份方案,很快就被上传到董书恒的手中。

因为事关重大,内阁召开了扩大会议专门讨论这件事情。

反对的声音认为这件事情,有些异想天开,几千年来,从来没有人做过这样的事情。

明明是开垦好的土地,为什么要变成大湖呢?

老百姓的心中也会想不通此事。还有很多家族的祖宗坟地、祠堂都在这里。

要是全都让湖水给淹没了,那些个家族能够愿意吗?

他们一定会带头出来搞事。

复兴军现在刚刚建立政权,首先要做的就是争取民心。

这样的事情显然会让复兴军在个别地方上失去人心。

但是也有很多人认为可以施行。这个方案很显然能够一劳永逸地解决黄河的问题。

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大事情。

而且,现在有施行下去的条件。

首先是华夏手中掌握着东北大量的耕地。可以为这些迁出的人重新分配土地。

对于这些百姓的损失完全可以多分配一些土地去弥补。

其次,这次黄河水灾已经让这片地区成为了灾区,大部分百姓已经被董书恒迁移到了海州地区。

本来就是准备将他们迁移出去。

现在只有少数居住在丘陵地区的百姓没有受灾,需要政府动员搬迁。

因此现在搬迁的压力最小。

最后,现在复兴军刚刚建立政府,余威犹在,百姓们还把握不好复兴军的处事风格,更多的是人会选择暂时忍耐。

正是快刀斩乱麻解决此事的最佳时机。所谓长痛不如短痛。

董书恒心中则是支持这个方案的,甚至他早有此打算。只是此事终究要大家去执行,所以他将这件事情拿出来给内阁讨论。

同时,他也想看看内阁这些人讨论的时候,能不能将这件事所产生的弊端全部发掘出来。

农历1955年5月15日,董书恒发布总统令,同意了冯道利提出的治黄方案。

同时在命令中附录一份黄河治理十年规划。

规划指出要在未来十年内逐步迁徙黄河上游的两岸的三十公里以内的百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明末:边军不退乱世种田日常封地三年,百官跪求登基!谍战风云录:大宋我家娘子太体贴叛军围城,我皇太子揭棺而起!谍海无名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金玉满唐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带着美女闯三国大汉:开局刺杀刘彻,求诛九族大秦:最狠丞相,杀出个万世永昌诸葛重生:众将士,随亮北伐!我只想算命,你却让我当国师大宋小农民舔狗三年,只为开启军工系统三国风云:群雄争霸天下三国:我刘备也是绝世武将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么当皇帝春枝缠(HP)Forgive玄天宗修行记事朕,剩者为王三国之美女如此多娇我在三国逆转乾坤继兄不善让你当江湖大佬,你成了军阀?三国之从购买并州牧开始随母改嫁,我跟继父约法三章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最狂上门女婿大唐小说家开局贪成五亿县令,女帝求我多贪点?无敌县令:从替哥哥入洞房开始朕,乃万岁!三国:从麦城称霸世界穿成乖软夫郎的农家书生我的臣子们都太逆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