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月书吧

分节阅读 21

殷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星月书吧51xingyu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这不是找死么”周亚夫一阵晕眩。景帝虽未统兵上战场,对兵书却是读得不少,周阳根本就没有读过兵书,一旦景帝叩问起来,这人就丢大了。

景帝颇感兴趣的道:“周阳,你懂兵法如此甚好将门虎子嘛,朕倒要叩问叩问你。你说,这用兵的诀窍在哪里”

用兵之要千奇百怪,方法很多,不一而足。当然,若是不想回答的话,完全可以用大而无当的空话来搪塞。可是,空话毕竟是空话,必然会落下话柄,为人讥笑。

是以,景帝这一问,乍看没什么难度,其实难度太大了。不论你怎么说,景帝都可斥为无用之语,要是景帝有心为难周阳的话。

周亚夫紧咬着嘴唇,他是一员不可多得的良将,居然没有教周阳兵法,这份后悔劲无法言说了。

周阳平静异常:“禀皇上,水无常形,兵无常势,用兵之道,不一而足,各有各的方法。骑战、步战、车战,设伏、诱敌,这些都可以视情况而定,并无成法。”

“话是不错,这道理,读过半篇兵法的人都明白,不需要你说。”

景帝眉头一挑,微微摇头,脸含不悦。

等着出丑吧这是常识,不需要说的,周阳如此回答,那是找训,百官不由得精神大振,等着看周阳给景帝训斥,训斥得无地自容。

周阳好象没看见百官的期待似的,接着道:“总而言之,就一句话:阵而后战,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阵而后战,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这话同时出自景帝、周亚夫、窦婴,还有一班武将之口。个个眼睛瞪得老大,仿佛好酒的酒徒嗅到醇酒之气一般,如痴如醉。

景帝眼里精光四射,盯着周阳,目光在周阳身上溜来溜去。周亚夫一脸的惊喜,嘴角的纹理出现,一直到了脖根。

“啪啪”

一阵眼球的砸地的声音响起,周阳成了焦点,所有人的目光都聚在他身上了。

这是盖世英雄岳飞的名句,流传千年的兵家格言。纵然是起兵家之祖孙武于地下,也会竖大拇指,景帝、周亚夫、窦婴以及一般武将通晓兵法,于这话能不肃然起敬

景帝意外,窦婴惊讶,周亚夫却是喜慰不禁。

刚刚还在为没有教周阳兵法而后悔,谁也没有想到,周阳的话足以成为兵法格言,周亚夫这份喜悦远非笔墨所能形容,真想放声高歌,要是不在朝上的话。

挠挠额头,景帝呵呵一笑,赞叹一句:“真是将门无虎父子呀”

周亚夫满面红光,拈着胡须,呵呵直乐,欢喜得连话都说不出来了。

景帝的赞扬还没有完:“孙子有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此言与此一般,当为万世兵家之则”

武穆此言流传了千年之久,将来还会再传下去,永世不泯,景帝此言没有说错。

“谢皇上赞誉”周阳谦逊一句。

景帝眼睛一眯,右手指节不住在御案上轻叩,沉吟起来:“周阳,你此言极妙,朕心甚慰。可是,兵家格言虽好,却几近于空,朕想听听你对汉匈情势的看法。大汉创建数十年来,与匈奴战,未有大胜仗,其原委何在你要说则言,不愿说则罢,朕只是随口问问。”

皇帝能有随口问的事儿吗即使景帝是随口问的,瞧他那副感兴趣的样儿,也不能推辞。

周阳读过不少“商场如战场”的书籍,这些书引用兵法,解释商战之道,周阳摘引兵法格言不是问题。可是,这是时势分析,比起适才的一问更加难答,难上百倍

汉匈交战数十年,汉朝一直处于劣势,多少人为之痛心,多少人为之总结,其中不妙精妙之论。贾谊、晁错,这些名垂千古之士更是为之呕心沥血,这一问的难度可想而知了。

许昌,庄青翟二人一脸的得色。二人忌妒周亚夫,适才见礼、夸赞,不过是走过场。这一问,周阳无论如何不可能有妙论,那么,周阳也就丢脸了,等着瞧好戏吧。

第三章舌战群臣

在群臣注视下的周阳,仍是那般平静,一副不惊不躁的样儿。

谁也不知道,在这镇静的外表之下,周阳却是激动难已。这是机会,天赐良机呀周阳完全可以趁这机会,给景帝灌输一些现代文明,历史就会大为不同,或许会更加辉煌灿烂,这不正是周阳一直想要的么

“皇上垂询,臣不敢不言,若有不当之处,还请皇上恕罪。”

周阳吸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侃侃而言:“欲举武事,必先修文政大汉草创之初,天下奄奄待哺,无力与匈奴大战,是以数十年交战,无甚大胜仗,实不足为奇。”

“欲举武事,必先修文政”景帝品评一句:“此言深得治国之要呀打仗嘛,打的就是国力接着说。”

周阳应一声:“数十载下来,大汉国力恢复,若要兴兵,当能战而胜之”

不久之后,汉武大帝就要大举击胡,横行的匈奴会给打得大败,这是不争的史实。然而,此时的汉朝,对匈奴是谈之色变,一提起匈奴二字,就有大臣心惊胆跳,认为匈奴是不可战胜的。

周阳这话无异于火星落在火药桶里,立即引发了群臣的争议。

许昌首先反驳:“周阳,你不过一个小小的郎官,也敢妄议国事你可知道匈奴自小生长在马背上,可以在马背上过一生,骑射娴熟,兵利弓劲,来去如风,无从捉摸,何来战而胜之之语以高皇帝之雄武,三十万大军被围平城,若不是陈平出奇计,岂能脱归”

庄青翟马上就附和:“许大人此言极是。大汉与匈奴打了数十年的仗,连千人以上的大仗都没有,为何呢是因为匈奴来无影,去无踪,今日在东,明日在西,连影子都看不见,这仗还怎么打”

“嗡嗡”

二人的话深得文臣的心声,马上附和、支持、声援,七嘴八舌的说来,好象蜂群在盘旋。

与文臣为匈奴长志气的看法截然不同,武将们却是大声鄙夷他们,不住冲文臣裂嘴角。

“哈哈”周阳放声大笑,群臣的议论声戛然而止。

“周阳,你好大的胆子,你竟然敢在朝上狂笑”许昌哪会错过这等良机。

“许大人,你可知我为何发笑我这不是狂笑,是嘲笑,嘲笑你等见识浅薄。”

周阳于他的用心了若指掌,毫不留情面:“匈奴是骑得,战骑骠悍,来去如风。可是,你可知大汉最大的优势是什么吗”

“大汉的优势在于土地辽阔,人口众多,钱粮不计其数,这谁不知道”许昌扯扯嘴角,很是气愤,周阳居然用这种考童子的问题来问他,这是瞧不起他。

群臣不住点头,就连景帝都赞成他这话。

周阳却是出语惊人:“许大人错了错得离谱大汉最大的优势,不是土地之辽阔,不是人口众多,更不是钱粮无数。”

“哼”许昌冷哼一声,不屑辩驳。

景帝眉头一挑,问道:“周阳,你说说看。”

“皇上,臣以为,大汉最大的优势是在于文明悠久,技艺精巧。”

周阳的回答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技艺就是科技,这是古人的说法。

景帝剑眉一挑,眼里精光四射,盯着周阳,脸上带着明悟之色:“周阳,细细道来。”

周阳这话太惊人了,汉朝主和与主战两派论战了数十年,说起汉朝的优势,不外乎钱粮人口、土地子民,就没有如周阳这般立论的,可以说是惊世之言。

不仅景帝好奇,殿上这么多官员,谁个不惊讶周阳再次成了焦点。

“诺”周阳解释道:“文明是何物文明就是祖先精髓的传承,从三王五帝开始,华夏就在传承老祖宗的精髓,到如今,三千年过去了。三千年的精髓沉淀,是何等的博大精深,匈奴连文字都没有,他们何来文明之说大汉的军队有军规军令,大汉的臣民有大汉律法约束,反观匈奴,虽有约束号令,不过是粗制,难与大汉相比。”

这些都是实情,景帝不住点头。

“光有文明还不够,还要有发达的技艺。”

周阳这才说到重点了,为现代人,深知科技的重要性:“华夏有着发达的技艺,而匈奴有吗匈奴连冶铁都不会,他们用的主要是青铜武器,穿的是皮甲,而大汉冶铁之术远在匈奴之上,我们的军队穿铁甲,用铁兵器,何来匈奴兵利弓劲之说”

“你胡说”许昌很没面子。

一个年青将领,名叫公孙贺,站出来力挺周阳:“许大人,你去过边关吗你见过匈奴长什么样儿么周大人说得不错,匈奴就是这样子。他们的兵器,远远不如我们。”

又一个青年将领,名叫公孙建,他的嗓门更大:“我在边关杀过数十匈奴,难道还不如许大人臆测”

许昌脸红得赛过关二哥,无言答,狠狠一跺脚,乖乖闭嘴。

把许昌的窘迫样儿看在眼里,周阳暗笑:“匈奴自小生长在马背上,骑射娴熟,这恰恰说明,匈奴必败,大汉必胜”

匈奴的优势,还成了匈奴必败的理由,这话太绕,立即引来一片指责之声,就是景帝也是一皱眉头。

周阳不去理睬百官的指责:“匈奴除了骑射以外,还有什么优势呢没有了而大汉还有很多的优势,是以,匈奴必败,大汉必胜匈奴是善骑射,大汉也可以训练敢战之士。即使在骑射上不能超过匈奴,我们还有强弩可用。蒙恬收复河套之地,不是使用了很多强弩吗大汉边关上,不是也有不少强弩弩的射程比弓远,射速更快,是匈奴最惧怕的利器。”

强弩一直是中国古代独步世界的利器,即使西方的罗马帝国,在弩上的成就,比起汉朝要逊色很多。

到了唐朝,强弩与轻骑兵、陌刀相配合,使得唐军纵横无敌,横扫了天下,灭国数十,唐朝也就成了梦幻般的王朝

“此言极是此言极是”公孙贺、公孙建一班武将大声赞同。

景帝微微颔首,右手拈着胡须,听得很是享受。

许昌吃了憋,时刻不忘找回面子,抓住机会问道:“周郎官,就算你说的有理,可是,马匹怎么解决要养马,就得有草场,没有草场,怎么养马”

真是个可人,周阳正要说这事,他就提起来了,甘当丑角的精神可嘉。

周阳强忍住笑:“至于马匹,其实很好办。养马嘛,一定要有草场,这没错。华夏之大,难道连点草场都找不到匈奴的马匹是好,可是,大汉也可以养出上等战马,因为,马的种性是可以改良的。只要皇上重视战马,启用精通此道的人才,要不了多久,大汉就会拥有很多优良的战马。”

这前景实在是诱人,景帝的眼睛眯在一起了:“话是不错,可是在哪里去找那么多人才”

此时的汉朝,还没有兴建“太学”,读书人虽受重用,国家还没有设立教育机构,这要等到汉武帝改制,才设立太学,正式开始培养人才。

“皇上,臣有一策,可以解决此事。”

这可是绝佳的机会,周阳绝对不会错过。

“哦”景帝很感兴趣,眉头一挑,身子略向前倾:“何策”

第四章献上一计

“皇上,世不绝贤,国不乏圣,大汉人口众多,岂能没有人才”周阳刚一开口,又得到景帝认同,微微颔首。

人才,是不缺的,只是没有发现,没有用好罢了。

“精通技艺的人才更是不少,皇上可以从其中择取优秀者,让他们教徒授课,把技艺传承下去。”

周阳开始兜售自己兴办科教学校的想法了:“一个良工教出十个,十个良工教出一百个,这样下来,既可使得技艺不失传,又有更多的良工。有了这些良工,大汉的军械会更加锋利,大汉的战马会更加优良,大汉的粮食会更多,大汉的水利会更加坚固,大汉的钢铁会更加坚硬”

一连串的例子举下来,景帝的眼睛越瞪越大,兴致越来越浓厚。

许昌冷笑一声,打断周阳的话头:“周郎官,你说得比唱的好,可是,良工的技艺都是秘而不传,要他们教徒授课,痴人说梦。”

他一口一个周郎官,是在讥笑周阳官位低下。

这丑角他是越当越上瘾了,周阳暗中好笑:“这事很好解决。良工之所以把技艺秘而不传,无外乎他们要养家糊口,若是别人知道了,就会饿肚子,养不活家人。这有一个最大的弊端,那就是技艺会失传。”

中国古代科技非常辉煌,有好多就是用现代的眼光来看,依然是很先进,有些东西我们的祖先做到了,而现代科技还无法解决,熟悉科技史的朋友都知道这点。

这是让人痛心疾首的事情,周阳的声调有些高,人人都能听见。

许昌又要说话,景帝挥手阻止:“周阳这话大有见识,秦末战乱,多少技艺、多少书籍不都毁于战火吗若是要有更多的人知道技艺,有更多的人读书习字,这些技艺,这些书籍就不会毁于一旦。这可是我们老祖宗的精髓呀”

秦末战乱,很多书籍毁掉,让无数的文人为之叹息,不少文臣对周阳此言大是赞同。

“丞相,魏其侯,你二人牵头,拟个条呈出来,呈朕阅后,立即实施。”

景帝当场采纳了周阳的建议:“良工呀,他们吃饱了,家里有余粮了,他们也乐于教人。至于学徒,朕下旨,选良家子弟聪明多智者充徒。若学有所成,做出重大功绩者,与军功同,赐爵。”

景帝不愧是明君,周阳要说还未言的事,他就决定了,周阳对景帝的钦佩之情更增几分。

“皇上圣

新书推荐

臭县令朕怀孕了(HP)Forgive继兄不善三国:我刘备也是绝世武将大唐小说家朕,乃万岁!大秦:最狠丞相,杀出个万世永昌大明风流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我只想算命,你却让我当国师金玉满唐我在三国逆转乾坤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春枝缠让你当江湖大佬,你成了军阀?无敌县令:从替哥哥入洞房开始大汉:开局刺杀刘彻,求诛九族随母改嫁,我跟继父约法三章女帝:假太监,朕的后宫都让你凿光了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诸葛重生:众将士,随亮北伐!三国风云:群雄争霸天下全球沙化之我在异世攒功德我家娘子太体贴朕,剩者为王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么当皇帝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清末土司王舔狗三年,只为开启军工系统玄天宗修行记事三国之从购买并州牧开始带着美女闯三国三国之美女如此多娇大宋小农民开局贪成五亿县令,女帝求我多贪点?最狂上门女婿封地三年,百官跪求登基!谍海无名乱世种田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