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星月书吧】地址:51xingyue.com
父留给老娘两份产业,一个是酒楼,已经在王宁安的手上起死回生。至于另外一个,就是茶馆。
早在一个多月之前,就抽空去看过,茶馆和酒楼的情况不同,那边经营得十分兴旺,掌柜的是个有本事的人,他拥有茶馆的五成股份,负责日常经营。
每个月他付给王家房租,还有一半分红。
王宁安忙着写东西,制定对策,王良璟城里村里来回跑,还要抽空练武,收钱这种小事情就由白氏负责。
一共是3贯800文,其中租金一贯,剩下的是分红。
把钱拿在了手里,王宁安就皱眉了。
白氏脸色也不好看,她拿起了一个比寻常铜钱大一号的钱币,叹道:“茶馆那边和娘说这枚钱能当十文钱用,可娘怎么看都不对劲。”
白氏皱着眉头,闷闷不乐。
“这个的确是当十的铜钱,只可惜唯有衙门承认”王宁安一眼认出来,白氏手里的钱正是“大泉当十”。
在金属货币的年代,总有人会打钱的主意,比如千古偶像诸葛亮,在拿下了巴蜀之后,就发行了历史上最劣质的铜钱太平百钱,用一枚稍大的铜钱,去顶一百文用,收购民间的物资,和民众抢夺利益。老百姓显然不愿意被带到坑里,结果就是弄得蜀国物价飞涨,民不聊生,天府之国的百姓面有饥色。
大宋的君臣比起蜀国还是要好一点,但是没有人能抵御货币魔术的诱惑,西夏战争爆发,朝廷财政匮乏,物价飞涨,大宋朝廷唯有选择发行不足值的货币,先是“当十铁钱”,接着在前不久,又发行了“大泉当十”铜钱,也就是白氏拿回来的。
“还算不错,给的是铜钱,不是铁钱”王宁安嘴上说笑,可心里已经愤怒无比,竟然用不足值的铜钱糊弄老娘,显然茶馆那边出了问题。
“他们怎么能这样”白氏明白之后,气得嘴唇煞白,几乎哭了出来,“不行,我去找他们去”
白氏气呼呼的要去找茶馆的人算账。
“等等。”
王宁安拉住了老娘,“娘,你先别着急,听我把话说完。”
王宁安定了定神,道:“茶馆很兴旺,一个月的分红断然不会连三贯都不到,还敢用当十钱糊弄咱们,良心被狗吃了”
“可不是,别的不说,你外祖父选的都是最好的地段,一个月只要一贯钱租金,简直白送一样,还嫌占得便宜不够”白氏的声音越来越高,“宁安,咱们不欺负人,可是也不能让别人欺负了,我一定要找他们算账”
“光算账就够了吗”王宁安轻笑道:“娘,你不想让他们把吃进去的钱都给吐出来”
“想,当然想了,你有注意”
王宁安摇摇头,“我会想办法调查的,等我把这边的事情处理好,再去找他们算总账。”
安抚好了老娘,王宁安抓着三百多枚“大泉当十”,这破玩意真够坑人的,当成一文钱花,自己不甘心,当成十文钱,老百姓又不认账,王宁安想了半天,突然眼前一亮。把小毛子叫过来,让他再去市面上换六百枚回来,凑了凑,一共一千枚,十贯钱,立刻送到了知州衙门,以海丰酒楼的名义,捐资助学,协助包大人发展教育。
“小小的酒楼,还是新进开张,就能一口气捐出十贯钱,在座诸公,你们不汗颜羞愧吗”公孙策面对着一群商人,大声叱责着,“办官学是为了包大人吗是为了你们大家伙,是为了所有沧州的百姓,连这点道理都想不明白吗”
任凭公孙策怎么叫嚷,在场的商人士绅无比低垂着脑袋,一语不发。
“好啊,咱们就这么耗着,我看看你们受不了,还是我受不了”
公孙策一招手,有人送来了一碗小米粥,他就着酱瓜,吸溜吸溜喝着,其他人不免咽口水,可就是没有一个人愿意挺身而出,捐钱帮助包拯。
他们心里也有算盘,办学不是一个小数目,盖学堂也需要时间,没准学堂没盖完,包黑子就调走了,下一任的知州要是不热心办学,岂不是白费功夫。
而且沧州的所有商人,无比看着崔家的脸色,他们明知道崔家和包大人不和,哪敢跳出来蹚浑水啊
双方就这么僵持着,一直等到了下午,一个个肚子咕咕叫,还是没人愿意当出头鸟。
公孙策咬牙切齿,摆出了一副要打持久战的架势。
正在这时候,突然外面传来爽朗的笑声。
“哈哈哈,办学可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咱们沧州可不能落后于人啊俺崔钰愿意捐两千贯。”
说话间,一个白胖子从外面风尘仆仆走进来。冲着公孙策一拱手,笑道:“小人崔钰,见过公孙先生。”
“原来是崔先生,莫非是来捐款的”
“没错,我们崔家世代居住在沧州,很可惜这么多年,竟然没有出一个进士,真是惭愧啊包大人愿意兴学,小人自当贡献一份绵薄之力。我准备捐资两千贯,再出五万块砖瓦。公孙先生,官学的位置选好了吗”
公孙策摇摇头,“沧州城中没有足够宽敞的地方,少不得要征用土地,这不正在劝说大家伙慷慨解囊吗”
崔钰大方说道:“小人在城隍庙旁边有一块地,如果包大人不嫌弃,我愿意双手奉上,送给包大人办学之用。”
有了崔钰带头,其他人敢不追随,你出一百贯,我出二百贯,到了晚上,公孙策向包黑子汇报的时候,已经差不多5000贯,加上五万块砖瓦,崔钰献出来的土地,足够盖一座书院了。
面对这么多的钱,包黑子丝毫没有兴奋,反而是怒火中烧
所谓兴学,其实是王宁安的计策。
包拯和崔家之所以有冲突,是因为包拯的革新措施,触动到了崔家的利益。而且因为王良珣的案子,已经失去了先手之机,贸然相拼,胜算渺茫。
王宁安建议包拯退一步,做一些没有争议的事情。比如兴学,比如平反冤狱,比如敬老扶幼这些都是普通地方官员刷声望的好办法,等到声望刷够了,就可以步步高升,至于地方接下来如何,就留给下一任官了。
崔钰虽然不怕包拯,可是非要用尽手段,把包黑子干掉,万一来一个更难对付的官吏,又该如何
最好就是他和包拯击鼓卖糖,各干各行,谁也不会捞过界。
故此,在确认包拯把兴趣放在了兴学上面。
崔钰松了口气,总算做些地方官该做的事情了
只要不给他捣乱,出点钱又如何,早晚都能赚回来,钱、砖瓦、土地,要什么给什么
“这个崔钰真是好大的手笔”包拯用力锤击桌子,咚咚响。
公孙策同样怒气难平,“大人,他出了这么多钱,就表明走私的暴利十倍、百倍不止,崔钰之可恶,简直应该千刀万剐”
经过了一次教训,包拯反倒是冷静了许多倍。
“王宁安说得对,老夫身为父母官,不可意气用事。没有足够的证据,还拿不下崔家。”
“大人,那要等到什么时候啊”
包拯沉默许久,才缓缓道:“不论什么时候,都要等下去,等待合适的机会,不除崔家,老夫绝不离开沧州”
为了替包拯筹划,对付崔家的方法,王宁安耽搁了一个来月,韩蛤蟆那边已经火上房了,他每天除了炒剩饭,就是卡在“连环计”这一段,好好的金戈铁马,都要变成苦情剧了。再拖下去,观众都骂娘了。
王宁安没有办法,只好抽出了一点功夫,赶快写了“辕门射戟”,“煮酒论英雄”几段,匆匆送给韩蛤蟆,正往回走,驴车经过了一个胡同口,突然从对面跑过来一个狼狈的少年,满身的衣服都成了破布片,有的地方露着肉,还有地方带着斑斑血迹。
他没命跑着,后面五六个打手拼命追赶。
“站住,别跑”
被追赶的少年仓皇之下,摔在了王宁安的车旁,他仰起头,绝望呼喊,“救命,救命啊”
王宁安不是多事的人,他都把鞭子举起来,想要赶快跑了算了,可是斜着眼睛一看,顿时傻了,这个少年不是他的堂哥,害他挨了家法的王大郎王宁宏吗
他怎么混成了这样
王宁安满心疑惑,对面的打手已经冲上来了。
“姓王的小崽子,你跑不了了”
第32章线索
王宁宏拼命逃跑着,他已经十分虚弱,长时间吃不饱饭,缺乏营养,使得他消瘦无比,胳膊就像麻杆一样,他都没有想过,自己能从那个院子里跑出来。
尽管每一步迈出去,都头晕眼花,眼前发黑,他还是咬牙挺着,努力向前跑着,跑着只要再跑出去一段,就能看到人了,就能活下去
他看到了人,老天爷都在帮着他。
可是下一秒,这个人已经逃走了。
恍惚之间,王宁宏觉得他似乎见过那个人,是二郎
王宁宏想大声喊出来,可是话到了舌尖儿,又咽了回去,他曾经偷了马,害得王宁安挨了崔氏的打。
王宁宏毕竟刚刚十四岁,他还没有学到父母的本事,或者说他没有被王良珣和崔氏完全传染,遇到了王宁安,他会脸红,会犹豫机会稍纵即逝,驴车已经跑了,追捕他的打手冲了上来。
一只大脚重重踢在王宁宏的胸口,他眼前一黑,几乎昏死,接着又是一脚,他像是要死的鱼,张大了嘴巴,突出一股黄绿的苦水,几天没有吃东西,他的胃里除了酸没有别的东西。
有人揪住胸口,硕大的巴掌抡起来,打在了脸上,奇怪的是王宁宏竟然感觉不到疼痛了,他觉得自己从身体里飞了出来,飘到了半空中,亲眼看着一群人不断摧残他的身体,衣服被扯烂,一道道青紫的伤痕,不断出现,密密匝匝,互相叠加,再也找不到一块好肉。
或许这就是死亡吧
王宁宏的眼角落下了泪,嘴里喃喃念叨着“老三,三郎,哥哥救不了你了”王宁宏在低声哭泣,突然听到有人也在哭,他用尽了力量,睁开沉重的眼皮,一位妇人坐在床边,在她的身后,露出两个小脑袋,好奇地打量着他。
“四,四婶”
王宁宏从喉咙里,艰难发出声音,白氏眼圈的泪瞬间流下来,她急忙起身,从外面接过一个药碗,小心翼翼把汤药倒进王宁宏的嘴里。
“多喝点,喝完了四婶给你百花蜜吃。”
白氏用着几乎哄小孩子的语气和王宁宏说着,王宁宏张大了嘴巴,贪婪地吞咽着汁水,仿佛不是药汤,而是露琼浆。
“这一次你做的很好”院子里,王良璟给王宁安伸出了一个大拇指。
王宁安只是哼了一声,闷着头不说话。他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把王宁宏给救了,假如让人把他打死了,正好给“自己”报仇,岂不是更好
“宁安,你知道爹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金银成堆,妻妾成群”王宁安见老爹眉毛立起来,连忙讪笑道:“口误,别在意”
“哼”王良璟气得扭过头,背对着王宁安,冷冷道:“是光宗耀祖,是恢复王家的门庭,是替祖宗争光家族兴旺了,脸上有光,家族败落了,哪怕我们的日子过得再好,也会被别人嘲笑的。”
王良璟又停顿了一会儿,缓缓道:“你二伯的所所为,爹恨不得狠狠揍他一顿,把他打死了才好可是爹不能这么干”王良璟拍打着胸膛,痛苦说道:“无论如何,他身体里流的血和我是一样的,在大家的眼里,他就是王家人,打折骨头连着筋啊眼下你二伯犯了国法,让祖宗蒙羞,如论如何处置,爹只能做到仁至义尽。不过宁宏和宁宣,他们年纪还小,罪落不到他们的头上,爹必须管,不然爹的良心会不安的”
王良璟猛然转身,盯着王宁安的眼睛,凝重道:“宁安,你聪明,又有上天庇护,早晚不是普通人。爹不懂太多大道理,可是我知道一句话,吐沫星子淹死人啊如果真的兄弟相残,骨肉分离,家里闹得鸡飞狗跳,不成样子,你会成为天下人的笑柄的”
这一次,父子俩聊了很多,准确说是王宁安在倾听,王良璟不断向他倾述王宁安曾经的时代,庞大的家族纷纷走向了瓦解,亲人之间的关系淡漠到了极点。
有人不断感叹传统道德流失,亲情淡漠,其实这是个相对的东西,道德强烈,亲情紧密,就要求人们忍受很多的委屈。
人分三六九等,二伯这样的奇葩在各个家族当中,都不少见。要想维系家族的存在和发展,就需要容忍退让,和为贵忍为高,吃亏是福,知足常乐很多生存的哲学,都是在无数痛苦过后,才领悟出来的。
王宁安不大认同老爹的想法,但是他却也不得不尊重老爹的意见。
大宋是个泛道德化的社会,家丑不可外扬,王宁安真的不顾一切,只求一时的爽快,后果是不堪设想的,人是自由的,却又无时不刻不在规矩当中
不尊重社会的规矩,社会就会把你抛弃
王宁安陷入了长久的思索之中,为一个穿越者,他对大宋,还有身边的人,感情是很淡漠的,他真正在乎的也就是老爹老妈,还有王洛湘和王宁泽,他铭记着父母的呵护,记得两个小家伙把仅有的稀粥都让给自己,他也发誓,要让家人过得更好,至于别人,哪怕是奶奶,太奶奶,王宁安都没有什么感觉,完全就是陌生人。
这样下去,其实是很危险的。
没有资本创造规矩,就只
小说推荐:《泼刀行》《华娱调教师》《我的师妹不可能是傻白甜》《石破天穿越令狐冲》《别再催眠我了,反派皇女!》《晋末长剑》【全本久久】《空间渔夫》《世子你别乱来》《落崖三载后》
《大宋将门》转载请注明来源:星月书吧51xingyue.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