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雁笑了:“姑娘但凡说,就算是要说三天三夜的故事,我拼着这条命也背下来。”
“那倒不用说三天三夜,也不过就几句。”
黛也笑了。
“就几句话,姑娘也太小瞧人了。我们一天来往递话的得说多少次,哪一次能给姑娘递错了。链二奶奶屋里的小红,不就是因为一次递话递得利索,给二奶奶瞧上了。”
“你这个故事说得好,说不准凤丫头瞧你嘴伶俐,也把你要了去呢。”
黛开着玩笑。
雪雁头一扭:“我可是跟着姑娘一道从南边来的,姑娘莫想不要我。”
黛听得心里酸酸的,王嬷嬷和雪雁都是父亲和母亲替自己千挑万选的。
当年进京,要带什么人来贾府,林如海也是费了心思。
带得人多,怕给贾府添麻烦,毕竟吃穿用度都是贾府的。贾府的底子,林如海也是知道的。带得人少,那就得精,不能让黛短了臂膀,没了依靠。
林如海选王嬷嬷图得是年纪大,见得多,万一黛在贾府有什么也好有个商量;雪雁,年龄小,嘴利索,纵然有什么也能推到人小淘气上。可见是用了多少心思。
这去西边,毕竟路途遥远,前途叵测,不说带哪个不带哪个,倒是得想想别害了人家,那可是自己的不是了。
紫鹃瞧着黛似有伤感,忙道:“你先莫吹嘴,姑娘的差事小心办了才是。”
“这还有紫鹃姐姐说嘛,姑娘的事我还能不小心。”
雪雁笑着。
这道提醒了黛,忙把心思拢了回来,便对雪雁道:“这个故事是这样的:扬州府一户人家有俩个儿子,爹死了兄弟分家产若是平分也没什么,可偏偏当爹的当年说了家产大部分留给老大,老二家够糊口就成了。
老大跟老二说,咱们住一块,断少不了你的。老二的老婆却想以后日子可得看大伯家的眼色,这多艰难。便把长女嫁到了扬州府的知府家里。老大还没觉得有什么,照样照顾着老二一家,还把正屋让给了老二家住。
没曾想,有一天老大给人告到了县衙,说老大向来为恶乡里恶多端。县官一查,果然老大品行是不好,判杖一百流徙三千里。
那老大是不好,老大的儿子没什么不好,家产就该老大儿子继承,没曾想县官得了知府的授意,把家里的财产判给了老二了。”
黛说完了,看着雪雁:“可记住了?”
雪雁默默念了回,笑着对黛说:“姑娘,我说一次,你听听可对。”
“嗯。”
雪雁说了一回,果然不差什么。
黛赞了句:“好丫头,难为你全记住了。”
“许姑娘过目不忘,就不许我背过故事了。”
雪雁回了句。
黛和紫鹃都笑了起来。
当日,雪雁就去找小红把这故事说了。
小红听了想不出雪雁为什么要对自己说这个故事,可却记住了,回去就跟平儿说了这么个蹊跷事。。
平儿去跟凤姐说。凤姐把小红叫来:“你把雪雁说的那个故事说一次。”
小红复述了回。
凤姐听完半天不语,琢磨着这故事的含意。
瞧着凤姐的样,平儿便知有事,让小红出去才小声地问:“奶奶怎么了?可是这故事有问题?”
“这故事分明就是影射咱们家的。如今荣禧堂是老爷太太住着,大老爷倒住在了偏院。日后娘娘在皇上耳朵边吹吹枕头风,咱们家的爵位怕是得落在了宝身上了。”
凤姐冷笑了声。
平儿素知凤姐跟贾琏隔着心,可到底是夫妻。这爵位的事,贾琏有好处,凤姐也有好处。
再说平儿私心里也是多少向着些贾琏,怎么那也是自己的男人。只是碍于凤姐的淫威才不得不远着贾琏。
有了黛这事,倒正好劝劝凤姐,说不定也能帮了贾链,便问:“雪雁编这么个故事是什么意思?”
“这哪是雪雁这丫头编的,分明是林丫头编了出来让我们帮她的。”
凤姐叹了口气,“我就说这几天林丫头一点声响也没有,老太太不许去什么西边,还真就不去了。原来是在这等着咱们呢。”
“等着咱们?”
平儿不明白,“难不成要奶奶去帮她在老太太跟前说话?”
凤姐点了点头:“原来我也想林丫头怕是这么个意思,可再想想怕不是这个意思。”
“没有老太太的同意,难不成林姑娘要偷偷走?”
“怕就这个意思。”
“她一个姑娘家可怎么走,这西方可是蛮荒之地。再说了,派谁去送?”
平儿带了点恼,“上回林姑爷事的时候,是二爷去的。”
“派谁去也不乐意。看看咱们家的那些管家,一个个养尊处优的,比人家家的老爷过得还舒服。硬派着也成,可难保路上不出事。到时不又成了咱们家的事。”
“那二奶奶这事?”
平儿问的不是黛的事,是贾链的事。
凤姐想的也是贾琏的事,可既然黛用这个故事来敲打,难不成会有别的法子?
“等官媒人来回话吧,说不准林丫头有了好亲事也就不用走了。”
凤姐叹了口气。
——————
雪雁把故事说给小红听后,就等着听动静。可等了两天都没有动静,倒有些急了。
紫鹃也急,瞧着在廓下扭来扭去的雪雁便笑了:“你也别在这扭了,你看姑娘倒是定定的,哪像会不成的。”
雪雁听了这话倒放下了些心来。
黛自是知道凤姐不会这么轻易就来帮自己的,只是先透个风,让凤姐好好想想。外面的事,黛知道几个丫环是打听不了的。院子里的婆子在这有家有业的,日后断然不会跟着自己走。
唯一能信的就是奶娘王嬷嬷,跟自己一样在这无家无业的。
这日王嬷嬷便来了。
那时贾母说王嬷嬷老,其实王嬷嬷今年也不过五十岁,跟王夫人的年纪差不多大。
王嬷嬷一进屋,黛便让紫鹃给搬个座。
“姑娘让我办的事,倒是有些眉目了。”
王嬷嬷瞧着紫鹃给倒了茶来,客气道,“这可是劳动了。”
“妈妈客套了。”
紫鹃笑着拿着托盘坐到了小杌子上。
王嬷嬷喝了口茶:“要在外面找个住的地方,按着姑娘说的,不要大,只要周围安全可靠就成。我就找了一处尼姑庵,这家庵庙离这也不算远,隔着四五条街。庵也不大,就一个老师太,并一个年轻女尼。”
“那方便吗?”
黛问着,想到了贾府的家庙水月庵和地藏庵。
“自然方便,那地方干净且安静。给了几两银子,已经说好了。这些日子就可以把些常用的铺盖、器具搬了过去。”
王嬷嬷笑着。
黛点了点头:“这些就要麻烦妈妈了。”
王嬷嬷笑着道:“姑娘说什么,且莫说姑娘是我奶大的。就是当日来这里,也是老爷叮嘱过的。我在南边的家人,托了老爷和太太的福,过得都不错,现在在苏州城都有些了脸面,那小儿子都考中了秀才。”
黛笑了:“妈妈,等我离开这里回苏州吧,正好一家子也团圆了。”
王嬷嬷笑了:“跟在姑娘身边久了,回家去倒不习惯了。”
黛也不在说什么,怎么个往西边走,还没个谋划。这几日弄了张舆图来看,西边很大,爹娘到底要自己往西边的哪去呢?
小说推荐:【笔趣推文】《锦宫春暖》《1979黄金时代》《从那座韩城开始》【梦想小说网】《十九世纪女裁缝》《赛博朋克:2075》【桑舞阁】【穿越九九】《全民求生,但我血条不见了》
星月书吧【51xingyue.com】第一时间更新《黛玉与达西》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