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月书吧

第57章 演得太逼真!

天才一秒记住【星月书吧】地址:51xingyue.com

都看不见?

面对如此耿直的回答,一时之间,元氏家族的掌舵人元北脸色显得有些错愕。

在他的潜意识里,‘看着’的意思是知道实情之后并选择了以旁观者的姿态无动于衷,而不是真正的用眼睛去看。

但谁又能想到晋王李治居然无耻到了这种地步?

“唔……”

“元大爷,那些国子监的学生离得太远,孤王真的看不见,不如聊点儿近在眼前的,比方说……”

停顿了片刻,李治瞟了一眼手里的寒刀,努了努嘴,话锋一转道:“瞅着您这眼神儿挺好使的,也没个青光眼白内障啥的,能看清我手里拿着什么吗?”

一老一少身距不过三尺,端坐在木椅上的元北自然将那把紧握在手里的寒刀看得极为清楚,不仅如此,还看清了此时正从刀尖滴落的猩红血迹。

飒!

正当此时,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之下,李治突然急速抖动手腕,裹挟着鲜血的刀尖瞬间斩破两仪殿内冰冷的空气,化作一道凌厉的刀光从身前老者的眼前掠过!

突如其来的刀势速度极快,就像是天地初开时候,那一道明亮至极的鸿蒙之光,让人根本无法睁得开眼!

感受着从刀尖溅落到右脸上的鲜血,感受着鼻尖一寸之处的窒息杀机,元北自然而然地紧紧闭上了双目,枯瘦的双手死死地紧扣着木椅的扶手,极力保持着镇静……

尽管如此,他脸上的皱褶在如此异样的表情下,却依旧显得尤为狰狞,如同从水里捞出来的沉尸,阴沉而可怖。

更何况,背脊上的衣袍早已被打湿一片。

“呼哧呼哧呼哧……”

伴随着胸口剧烈的起伏,元北猛吞了两下口水,费力地喘息着。

在感受到周遭的寂静无声之后,这才敢缓缓睁开眼。

望着眼前那手持寒刀的少年,他的双眼依旧略显呆滞而空洞,似乎并未从那一刀的惊惧之中,清醒过来。

这斩魄一刀,彻底便将这位元氏家族的掌舵人,斩得失魂落魄。

“还有谁想问问孤王看不看得见……那些国子监学生的死活?”

没有理会已经蔫了气的元北,李治的目光开始转向另外几名拄着拐杖的老者。

他看着右手边的侯莫陈月,侯莫陈月侧过了头,避开了他的目光,他看着不远处的赵东来,赵东来闭上了眼,沉默不语,他看着坐在元北旁边的于弘……

于是,他看见了这位于氏家族掌舵人眼中的平静与无惧。

“老爷爷,您不怕孤王一个不小心手抖,便将您……”

“砍死在这两仪殿中吗?”

李治皱了皱眉头,有些不悦道。

“呵呵。”

闻言,于弘并没有露出过多惊惧的表情,神色极为淡然,却只是轻声笑了笑。

“依老朽看来,以晋王殿下您方才一言不发便悍然拔刀的狠厉性子,刚才那一刀……元北这老家伙怎么也活不下来!”

他指了指滚在地面上的那颗双眼瞪大的头颅,极为认真地说道:“独孤雄看不清时势,对陛下极为不敬,纵然贵为我关陇八大姓之一,也是死有余辜。”

“砍死了他,无可厚非,我们这帮老家伙也不会多说些什么。”

“但……吾等几人又未曾大逆不道,犯下死罪。”

“晋王殿下,您如此明事理,又怎么会妄动刀兵呢?”

于弘一脸笑意地望着李治。

虽说是笑,但却并不显得温和,反倒是……

多了几分被看穿虚实之后的戏谑与嘲弄。

很快,这样的古怪笑意很快便将手握寒刀的李治彻底激怒。

咻!

他的脸色阴沉如水,陡然举起手中的寒刀搭在了于弘的左肩上,刀锋紧挨着咽喉。

只要轻轻侧动,顷刻间便会血溅当场,与那独孤雄一样,化作一具死尸!

“老爷爷,孤王很早便说过,大局这种东西,小孩子是听不懂的。”

“所以……孤王真的会杀了你的!”

微眯着双眼,李治寒声而道:“勿谓言之不预也!”

“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

然而,任谁也没有想到的是,于弘不仅没有歪着脖子以躲避刀锋,反而突然仰天大笑起来!

而且,那笑声却是越来越大,越来越……刺耳。

似乎是用这样一种怪诞的方式,直抒了某些难以言明的胸臆之后,这位于氏家族掌舵人脸上的笑意才逐渐消失。

“晋王殿下

《大唐第一狠人》转载请注明来源:星月书吧51xingyue.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我在异世界召唤大汉:开局刺杀刘彻,求诛九族朕,剩者为王三国之美女如此多娇谍海无名诸葛重生:众将士,随亮北伐!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么当皇帝继兄不善(HP)Forgive叛军围城,我皇太子揭棺而起!大秦:最狠丞相,杀出个万世永昌三国:我刘备也是绝世武将我的臣子们都太逆天了!无敌县令:从替哥哥入洞房开始朕,乃万岁!金玉满唐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重生三国,我抢了刘备的皇叔我在三国逆转乾坤三国:从麦城称霸世界大宋小农民谍战风云录:大宋玄天宗修行记事清末土司王让你当江湖大佬,你成了军阀?倒拔三国女帝:假太监,朕的后宫都让你凿光了臭县令朕怀孕了春枝缠三国风云:群雄争霸天下我只想算命,你却让我当国师全球沙化之我在异世攒功德随母改嫁,我跟继父约法三章最狂上门女婿带着美女闯三国我在水浒做奸商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封地三年,百官跪求登基!大明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