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月书吧

第三十章 高炉

星月书吧【51xingyue.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明公务员》最新章节。

第三十章

高炉

如果对别的皇帝这个。

或许那些皇帝都没有概念。但是给朱元璋,却引起朱元璋强烈的反应。

让他想起自己的困难童年,以及无数梦中所能看见的那几样破旧的农具。那时候家中的农具,根本磨得没有铁了,父亲多少次想给家里换一个犁头,都换不起。

如果下农民都能换成钢铁的农具,将会怎么样?

朱元璋不知道,但是他愿意幻想一下,如果当年有很好的农具,或许能多打几斗米,或许家里就能少一个人饿死。

只是朱元璋很清楚,即便家里多收几斗米,也不可能保全全家在这个时代活下去。

幻想只能是幻想,朱元璋回不到他的十八岁。

朱元璋凄然一笑,道:“你知道铁是什么价格吗?俺就是有心也是无能为力。”

何夕道:“那么陛下有没有想过一,铁的价格比木头的价格还低?”

朱元璋道:“怎么可能?”

何夕道:“怎么不可能?陛下,以为这铁没有用处。是因为铁的价格太高,一旦有大量廉价钢铁,可以做的事情,太多了。可以造房子,可以造桥梁,可以用来铺铁路,可以用来造船。可以用造更多,更便夷火铳。让蒙古人变得能歌善舞。这一切的基石,就是大量廉价的钢铁。”

“这才是生产力发展的基础。”

朱元璋对于何夕所的东西,有一些是可以理解的。比如如果全下百姓都有钢铁农具。会有什么样的变化,这个变化显而易见,最大的证明就是南方的梯田。

正是百姓有了更多的铁质农具,才有了南方遍布的梯田。

朱元璋道:“朕姑且拭目以待。”

何夕道:“臣定然不会辜负陛下所停”

朱元璋道:“时间不早了,有什么需要,你可以直接去找太子。回去休息吧。”

“是。”

何夕道。

随即退下去了。

在何夕走后,朱元璋口中喃喃道:“生产力,今个俺又学会一个新词。”

他的目光之中有一种看透一切的睿智。

朱元璋从来是知道何夕有东西隐瞒,甚至对何夕隐瞒了什么心中也是有所察觉的。只是他不在乎。

用人也是有不同的用法,对于不重要的人,高替代性的人,不用管他是怎么想的。心里憋屈也好,仇恨也罢。是被强迫也好,不得已也罢,他们都必须老老实实的听话。这些人就是大部分朝臣,乃至于文官士大夫。

对于,这些人朱元璋根本不在意他们内心之中是怎么想的?而要他们体谅他这个做皇帝是怎么想的?

而那种有特殊才能,对于他的大业,是独一无二,乃至于决定胜负的人。却要收其心。臣其肺腑。只能这样才能发挥最大的才能。所以何夕一点心思,朱元璋一直包容,不揭穿。

他可是记得,何夕是从2022年穿越过来。但是何夕给历史,仅仅到清朝灭亡,还有一百多年空白的。

这里面到底有多少猫腻。

朱元璋不去问,他在等何夕自己。自己敞开心扉。

就好像朱元璋敏锐地感到,生产力这个词,背后有很大的文章。

------

南京郊外。一条河蜿蜒流淌。

河应该是长江的支流,水量并不算。上面架着一辆水车。已经在慢悠悠地转动了。

水车与鼓风机还没有连接,而鼓风机却固定在高炉的一侧。

高炉有一丈多高。并不是单单一座孤零零的高炉。而是一个复杂的结构,下面有通火的风道,而围绕着高炉,有一个大不的平台,是要从高炉上面投料的。至于下面的出料口,还有一个几尺深的方坑。

一般来,直接从出料口出来的铁水,凝固之后是生铁。

而从出料口将铁水引导在方坑之中,不断地搅拌。最后冷却下来的铁是熟铁。而生铁与熟铁,再次一起煅烧出来的就是钢了。

何夕爬上爬下,不厌繁琐的将所有地方都看了一个遍,还趁人不注意的时候,用手机全部拍照记录下来。

虽然何夕期盼一次成功,但失败是成功之母,他对这一次实验毫无把握。所以只能够记录下来一些有用的资料。为将来的参考。而且他还提出一些意见。比如增加风道,增加风力等等。老生常谈的话题。

不过,工匠们都一一照办了。

就这样一日忙碌下来,算是将高炉改造好了。

当晚上,何夕根本没有回宫,而是在附近找了一个地方休息。徐保儿一行人贴身护卫。反正何夕只当他们在护卫吧。

第二日一早,算是正式开炉了。

一层铁料,一层焦炭,然后各种助燃剂,将一丈高的高炉填满。随着何夕一声令下,开始点火。

鼓风机在水力用下的呜呜声,开始鸣剑

从点火到整个高炉都烧开,需要好几个时辰。

何夕本来在高炉边上,但是随着高炉点燃,热浪蒸腾,如有实质一般的热气,让何夕觉得好像烤炉一般,只能步步后退,最后在河边选了一个地方,放了一个竹木椅子,坐在上面等。

“大人。”

徐保儿道:“这里不过是一些下人做的粗活,大人何必在这里,不如移步到一边喝茶?”

何夕看了一眼徐保儿,看着高炉边的工匠。很多工匠都将衣服给脱了,只剩下牛犊短裤。即便如此,他们也没有离开高炉太远。何夕没有经验,这种场面,是他第一次看到。

故而,也不可能从高炉一些细节中看出什么?

比如高炉之中燃烧声音,高炉里面燃烧的颜色,等等。从而判断高炉之中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而这些工匠却不一样了。大明开国之初,将江南所有工匠都聚集在南京。

南京的工匠代表着大明工匠的最高水平。而这些不能被推举出来的大工匠,那个不是手中有一手绝活。

这种高炉对他们来,并不是什么稀罕的玩意。

所以,他们时刻关注着火炉之中的变化,想要看看焦炭的效果如何。浑然没有感觉到自己依然是汗流浃背了。

何夕却看在眼里,道:“也好。你派人去取一些凉茶,不用太好。能解渴就校或者绿豆汤一夜行,用桶运上来。分给工匠们喝。”

“这------”徐保儿一愣,道。

宫中的太监从来是捧高踩低,他们对于伺候贵人,是非常上心的。但是这些工匠,却是他们从来不拿正眼看的对象。而今却让他们为这些人服务。徐保儿一时间转不过来弯。

何夕道:“怎么?不能?”

徐保儿立即回过神来,道:“怎么可能不能啊?奴婢这就去办,这就去办。”

只是在内心之中暗暗腹诽,这位何少爷,真是一个怪人。对何夕的所所为,殊不可解。

何夕不知道徐保儿具体想什么。但是大概想什么是能猜到的。即便能猜到,也没有解释的意思。

因为这一段时间,何夕早已意识到,六百年的代沟,根本是一道鸿沟。想要让大部分人理解自己,都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沟通是需要成本的。

对于一些不必要的人,比如徐保儿,何夕也就没有解释的欲望。只要听话办事就行了。

事实证明,徐保儿办事能力很强。

一会工夫儿,就让人抬着几大桶凉茶送上来。当然了,给何夕的却是好茶。专门有一个太监伺候着何夕喝茶。

虽然不想搞特殊化,但是何夕发现,如果他真与工匠待遇一样,不仅仅徐保儿不知所措,连这些工匠估计也不自在。也就自顾自地饮茶了。他心中暗道:“估计明早上,就能出铁水了。不知道是不是钢。”

就在何夕喝茶的同时。

葛工头也喝了一大碗凉茶。

不过他浑然不知口中的凉茶是什么味道,他痴迷地听着火焰的声音。在鼓风机的声音,还有其他噪音之下,火焰燃烧的声音,并不明晰。甚至很微弱,一般人听来,根本就是呲呲,簌簌的背景音而已。

但是在葛工头听来,就好像是世界上最美妙的声音。

“真的,温度真的升高了。”

葛工头心中暗道:“这用焦炭真能让炉温升高,这温度要比之前高不少,如果按何大饶温度论来,应该在一千三百度以上。”

葛工头之所以这样判断。因为大明工匠达到最高稳定,大概在一千三百度。所以,他知道什么是一千三百度的表征,但是不理解不明白,一千三百度以上,会是什么样子。

是以,他只能判断,炉温升到一千三百度了。超过他们之前所有炉温了。具体是多少度,却不知道了。

毕竟,即便是工业时代,判断炉温还是一个大难题。以至于衍生出来物理问题。

不过,葛工头总觉得有一些地方不对劲。

这种感觉不上来。因为而今的一切,对这些工匠来,也是新的,不知道什么是正常,什么是不正常。

只是葛工头依然觉得不对。

天才一秒记住【星月书吧】地址:51xingyue.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我在水浒做奸商穿成乖软夫郎的农家书生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三国:从麦城称霸世界金玉满唐最狂上门女婿玄天宗修行记事臭县令朕怀孕了大明风流重生三国,我抢了刘备的皇叔谍战风云录:大宋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么当皇帝叛军围城,我皇太子揭棺而起!诸葛重生:众将士,随亮北伐!朕,乃万岁!封地三年,百官跪求登基!谍海无名让你当江湖大佬,你成了军阀?无敌县令:从替哥哥入洞房开始随母改嫁,我跟继父约法三章乱世种田日常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倒拔三国开局贪成五亿县令,女帝求我多贪点?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三国风云:群雄争霸天下三国之美女如此多娇我在异世界召唤我在三国逆转乾坤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舔狗三年,只为开启军工系统明末:边军不退三国:我刘备也是绝世武将全球沙化之我在异世攒功德我家娘子太体贴我只想算命,你却让我当国师清末土司王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大秦:最狠丞相,杀出个万世永昌继兄不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