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月书吧

第276章 恨屋及乌,重拳出击

《大明:燕王长孙,开局教朱棣起兵》转载请注明来源:星月书吧51xingyue.com

李得成离开济南地界后一步没有多留,连李景隆的留饭都不顾,便直奔京师。

一路日夜兼程,待他风尘仆仆地赶到京师时,立刻回了皇城,求见朱允炆。

不到一时三刻,便有宦官急匆匆地出来迎他。

“李大人!”

“周公公。”

李得成见是相熟的宦官,脸上也露出笑容,跟着往武英殿走去。

“李大人,这回北上情况如何?”

“唉,别提了。”

两人一边走,一边小声交谈。

李得成摇摇头,无奈叹了口气:“那燕王凶的很,在下也是尽了三寸不烂之舌,奈何还是劝不动他……”

周公公微微点头,面上却满是遗憾,还出言安慰道:“李大人无需自责,我等臣子也不过是尽人事听天命,能问心无愧便好。”

“这话倒是有道理。”

李得成也点点头,颇为认可:“上阵厮杀本就是那些武将应当做的,他们作战不力,连战连败,最后这退敌的任务却要落到咱们这些人身上来!”

他小声抱怨着:“你说说,这世间哪有这种事……”

两人的低声讨论直到来到武英殿外才结束。

李得成与两名随员直入殿中,周公公则没跟进去。

殿中不仅有朱允炆,还有齐泰、黄子澄,以及在皇城中办公时闻讯赶来的大臣们。

“尚宝司丞臣李得成叩见陛下。”

李得成入殿后立刻叩首行礼,他身后的随员们则被引去了偏殿。

“李卿家,此去如何?”

朱允炆上身前倾,两手紧紧攥住身上的龙袍,目不转睛地盯着李得成,显然是对他此行的结果非常期待。

“臣有负陛下所托,没能说动燕王罢兵北归!请陛下治臣办事不力之罪!”

朱允炆轻出了口气,脸色不怎么好看,身子后仰又靠住了龙椅的椅背。

在场的其余大臣虽面露失望,但其实也不怎么意外。

不过相较于李得成出发之前,在场众人已经不是那么慌张了。

虽不知为何,但朱棣的兵马在济南城前猛攻了一个多月却没能拿下济南,这让朱允炆与朝中诸臣又看到了希望。

万一朱棣攻不下济南,自己就知难而退了呢?

这种情况下,李得成若是能把朱棣劝回去就是锦上添花,反之若是他无功而返,那大臣们也不用像是天塌了般地绝望。

“你入了燕军大营后,朱棣是如何说的?”

陈迪在一旁问道。

朱允炆本欲开口,此刻也顿住,定定地望着李得成。

其余大臣反应亦差不多,虽然结果已知,但李得成在燕王大营中的过程也很重要。

有没有丢朝廷的脸面?有没有真心劝说燕王?有没有阴奉阳违、应付差事……

李得成在路上便整理好了说辞,被陈迪问起后也不慌乱,主动说起了进入燕军军营后的经历。

“陈宗伯,下官进了燕军军营后便左右扫视,观察营中燕军状态……”

他直接将自己被吓住的环节省去,反而凸出了自己在燕军军营中的努力。

李得成滔滔不绝禀报的同时,一个宦官也从偏殿放轻脚步走进来,默不作声地将一封手书交到朱允炆手上。

这种经历自然不能只听李得成的一家之言,与他同去的两个随员不仅要辅助李得成,还肩负有监督、记录的责任。

现在送来的就是他们二人关于此次出行的记录。

李得成自然也见到了这一幕,但他丝毫不慌,这些记录自然都和他的言行完全一致,这是经过他检查的。

“……朱棣便言下官是忠臣,能为陛下争言,但他又说臣应当忠的不是陛下,而是在殿试中选中臣的太祖高皇帝。朱棣还说,臣应当牢记太祖高皇帝遗志,辅佐陛下,纠谬察错,摒除朝中奸邪佞臣……”

李得成在武英殿中滔滔不绝,却没注意到陈迪的脸色越来越不好看。

这个李得成,办差其实也算得力。

从他进入燕军军营后知道留意其中情况,回来汇报就知道他是用了心的。

但他也太实诚了,就不知道变通变通吗?

就算这是燕王的原话,难道就不能委婉些说吗?

保留其中的意思,让话变的好听些不行吗?

辅佐陛下,纠谬察错,这不就是说陛下经常犯错?

还有肃清朝中的谗人、奸佞,指的不就是他们这些大臣吗?

尤其是被免了职不久的齐泰与黄子澄,面色

最是难看。

虽说朱允炆说过免职只是权宜之计,而且还承诺平定燕藩后会将他们官复原职,但从朝中高官一下子沦落到白身,说没有落差是不可能的。

更何况他们二人每日都还要留在皇城中办差,从前觉得不方便的官袍现在看着却是异常显眼。

虽然两人非常稳重,不会表现出来,但这不代表他们心中不在意。

革职的这些日子里,黄子澄与齐泰发火的频率都上升了不少。

“……诛奸谗以谢祖宗,去新政以复旧章……若溺于权奸之言,必欲去臣……”

李得成并未意识到什么不对,还在滔滔不绝,诸位大人们的脸色不好他其实也看出来了。

但在李得成看来,他们生气就对了,燕王都这么说了,谁能不生气。他们的怒火应当是针对燕王的才是,自己只不过是个转述者。

可李得成忽视了一件事,朱允炆与大臣们是摸不到燕王的,这种时候他还这么没眼色,自然要被诸位大人重拳出击了。

收拾不了燕王,还收拾不了你一个小小的尚宝司丞?

待李得成禀报完,朱允炆黑着脸直接让他走了。

虽然他所言和记录无甚差别,但不知为何朱允炆还是心中发堵。

“陛下,臣以为李得成已怀有贰心。”

黄子澄突然开口道:“此人在燕军军营中敷衍差事,回到殿上却妖言惑众,大发厥词,分明是被燕王买通了,回来动摇军心。”

“臣建议将此人革职下狱,以儆效尤!”

陈迪闻言一怔,他其实也对李得成非常今日的表现非常窝火,但私通燕王这种罪名可是要一棒子将人打死,这就有些过了。

更重要的是,李得成是他举荐的,若因此出了事,岂不说明他陈迪识人不明、没有眼光,让一个朱棣的奸细去出使燕营?

“陛下,李得成虽不堪造就,但他也是个忠心办差的。”

陈迪上前一步,拱手道:“能在入燕军军营时想到探查敌情,能在燕王与诸多燕将虎视眈眈之下直言,说明其有智有用勇。”

“况且北上入敌营本就是深入险境,李得成主动请缨前往,臣以为也不必太过苛责。”

“这倒是未必。”

齐泰瞥了一眼陈迪,拱手对朱允炆道:“陛下,臣以为此事尚需再查问一番,若这李得成早就投靠了燕王,这些便都不是难题了。”

道理确实如此,如果李得成早就是燕王的人了,那这一趟济南之行对他来说便没有任何危险。

大臣们有不少都出声附和,实在是今天李得成隐隐惹了众怒。

而且朝廷处在压抑、担忧的气氛之下这么久,众人也需要发现。

朱允炆听得有些烦躁,直接对黄子澄道:“既然还有疑点,那就查一查。”

“黄先生,此事你来办。”

“是,臣定不负陛下所托!”

黄子澄面色严肃地应下。

清除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星月书吧51xingyu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谍海无名我只想算命,你却让我当国师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三国之从购买并州牧开始臭县令朕怀孕了大宋小农民舔狗三年,只为开启军工系统全球沙化之我在异世攒功德无敌县令:从替哥哥入洞房开始继兄不善大秦:最狠丞相,杀出个万世永昌最狂上门女婿三国风云:群雄争霸天下朕,乃万岁!重生三国,我抢了刘备的皇叔谍战风云录:大宋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让你当江湖大佬,你成了军阀?大唐小说家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大汉:开局刺杀刘彻,求诛九族我家娘子太体贴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么当皇帝女帝:假太监,朕的后宫都让你凿光了(HP)Forgive穿成乖软夫郎的农家书生朕,剩者为王随母改嫁,我跟继父约法三章玄天宗修行记事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三国:我刘备也是绝世武将我在水浒做奸商开局贪成五亿县令,女帝求我多贪点?金玉满唐倒拔三国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叛军围城,我皇太子揭棺而起!带着美女闯三国三国之美女如此多娇乱世种田日常